第24章 背井离乡家难养
刘学生是杨振国的小学同学,同在一个大队,不同的村子。后来成了好兄弟。
刘学生一直靠贩鱼为生,今年发大水,很多包湖投放了鱼苗的渔民,损失惨重,不光是鱼苗跑了,之前辛辛苦苦喂水草喂饲料好不容易养肥的大鱼也跟着大水跳出了“龙门”,逃离了拦网。渔民没鱼获,贩鱼的刘学生自然也经常收不到鱼,生意异常惨淡。不干这个,他也不会其他手艺,只能硬着头皮死撑。
杨振国给小毛办好证才两天,刘学生晚上就摸过来了,周慧娟在收拾碗筷,一家人刚吃完晚饭。
显然刘学生算好了时间,来的时间点刚刚好,上次过来喝多了,这次怎么也不能再喝酒了,等他们吃完饭再出现最好不过了。
“你早来一点,我们就可以喝几杯了。”杨振国看到刘学生出现在门口,很是开心,“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你个大忙人。”
“又取笑我,兄弟我今年都快没有饭吃了,想忙老天都不给我机会。”刘学生一脸苦笑,走到堂屋的方桌边,拉出一条长凳坐下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拿打火机点上。
“你以前不是不抽烟吗,什么时候开始的?”杨振国看到刘学生点烟,有些惊讶,以前其他朋友给他发烟,他从来没有接过。
“无聊,打发一下时间。你还别说,这玩意还真管用,以前一天抽一根,现在一天要抽5-6根,越抽越有感觉。就是这日子越来越难过了,烟都快抽不起了,现在只能抽最便宜不带把的。”
“兄弟,你是受了什么刺激,这么放纵自己。”
“什么放纵不放纵的,就是想明白了,该享受就享受,万一哪天人没了,好多东西都没体验过呢,不是很亏?”
“你才多大就想那么远,我没了,你都还在。你小子肯定是被老婆骂了,夫妻两个有什么说不清的。”
“我家那个要是有嫂子一半就好了,天天在家叨我,说我就喜欢窝在屋里,啥事不干,今年生意不好,能怨我吗,其他贩子都是一个鸟样,这是天灾,我真想拉着她的耳朵朝里面喊话,天灾能怨我吗?”
“她也是看着着急吧。有没有想过换个生意试试,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总会找到新出路的。”
“这就是我今天来找你的原因。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去外面看看。”刘学生很有诚意的看着杨振国,期待的眼神希望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我早就想去外面看看了,要不是因为孩子,我不会重新回来种田。现在孩子有着落了,我也可以放心一点出去闯闯了。你有门路没有?”
“就王家湾那个王富贵,你知道吗,咱们小学那个同班同学王小伟他大伯,前两年去了北华市,在那边开了一个厂,倒卖建筑材料的,他发了,今年过年还开了一辆新的小轿车回来炫耀,抽的烟都是金边的,高级过滤嘴。今年年后他就把王小伟带出去了,前几天我去王家湾碰到他妈,他妈给了我一个他那边的电话号码,我寻思着,要不我们也去投奔王小伟,他要是不愿意,我们两个就单独出来干。你觉得怎么样?”
“靠谱就行,就是我没有什么本钱,生意刚起步不得多准备点本钱。”
“我也没有,咱们可以先去给王小伟打工,摸摸门道,等知道其中的道道了,咱钱也有了,就可以自己出来干了。”
“你们虽然是小学同学,这么多年没有见了,他会不会骗你们,人品靠得住吗?”周慧娟听到他们两兄弟的对话,也担心王小伟会不会骗他们,毕竟北华市可不近,一个在地图的南边,一个在地图的北边。
“放心吧,他每年过年都会回来的,真要骗人,他都没脸在大队里待。”
“那咱们什么时候出发,订好日子,还要去市里买火车票。”
“我家里没什么事了,老婆天天叨叨,越快走越好,耳根子清净。”刘学生是一天不想在家里待了,他巴不得躲得远远的,一个人过。要不是看在孩子面上,早就想散伙了。
“那等我一个礼拜,我把家里安顿好,田是没救了,地里的东西还要收拾一下。我这一走,家里两个孩子都得靠慧娟,再让她干地里的活,怕是吃不消。”
“嫂子真有福气啊。会疼人,也有人疼。”刘学生一脸的羡慕,自己家咋就没有这样和谐。
“你肯定是冤枉弟妹了,她以前也挺会稀罕人的。”周慧娟笑了笑,赶忙安慰他。
“不会赚钱的男人,哪个女人不嫌。我就是今年没拿什么钱回家,她就突然变了个人似的。”
“照顾一家老小,压力太大了吧,小的要上学,老的要吃药,光靠地里那点收成,还要求老天保佑,像今年这个样子,口粮都成问题,她心里着急可以理解。”
“要说困难,你们也不容易啊。小毛这个样子,晓琴也要上学,你妈也年纪上来了,你们能保持不变,真是村里的模范。”
“拉倒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也有犯难吵架的时候。”
“反正比我家好,不扯了,回去晚了又要叨叨我了。咱们就这么定了,一个礼拜后出发,我这几天抽空去趟市里,把咱俩的火车票买了。”
“那要辛苦你跑一趟了,我家里还有点事,票多少钱,回来我再给你。”
“小意思,钱的事不着急。我先回去了。”
刘学生走后,周慧娟和杨振国又开始讨论出去打工的事。
“咱家也没有攒什么钱,你打零工赚的一点钱,小毛看病,晓琴上学,平时花销也没剩多少了,要是做生意亏了,欠一屁股债,不知道以后怎么还。”周慧娟想问题,想得特别久远,有时候也有点紧张过头。
“没事,我们先去给王小伟打工,跟着他学,他要是生意可以,我们再去单干,生意不行,我们也不会那么傻还出去自己干,我们就给他打工就行了,再怎么样也比在家里种田要强啊。”
“也不知道北华市跟滨城比,哪里繁华一些,听说北方比较干燥,你去了会不会不适应。”
“都几十岁的人了,什么苦没吃过,大男人怕什么干燥,皮糙肉厚的,用砂纸磨都磨不起皮。”
“要是活太累,就回来,不要死撑,赚没赚到钱,身体最重要,不行就回来。”
“别担心,我有分寸,就是家里的事情要辛苦你了,地里的活就别干了,等我回来。要是小的带着累,就找我妈,她很愿意带孙子。”
“知道了,我能应付过来,现在田没法种,也不知道大水哪一天能退,农活已经少了一半了,没以前辛苦。”
杨振国消除了周慧娟心头的结,又花四天时间把地里的花生、红薯收回了家,地里暂时没什么重活了。
和老母亲金兰枝打声招呼,又去大哥家和嫂子交代了一声,希望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可以照应一下周慧娟。杨振国打包好了脸盆、被子、衣服和桶,像战士急行军一样,从家里走到了村口,消失在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