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朝二三事儿 > 第96章 曹相国的“无为”而治

第96章 曹相国的“无为”而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们每天需要的食物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心。 ----亚当斯密

    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有一套理论——看不见的手。

    按照亚当斯密的看法,经济是不需要干预的,它会自然运转,因为人是自利的动物。

    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也诞生了一门学说——道家。

    道家也有一门理论——无为而治,和看不见的手可谓异曲同工。

    刘盈在位期间,在经济管理上,奉行的是黄老学说,治国理政就四个字:无为而治。

    这是汉朝坚持百年不动摇的基本国策。

    这方面,在写陆贾的时候已经介绍过了,并没有太大变化,刘盈在位期间,基本做到了:不折腾,不扰民,同时还做到了:减税,减轻徭役,实现了人民安居乐业,百姓富足安康的繁荣景象。

    这样的皇帝没有赫赫战功,但老百姓最喜欢,因为生活最安定。

    对老百姓来说,有好日子过就够了,难道不是吗?

    说起西汉历史,论文治人们会提起文景和昭宣,论武治人们会称赞汉武,但没人会谈到刘盈,他被遗忘在无人的角落里。

    但我想说的是,他虽然没有文帝励精图治,也没有武帝的雄韬大略,但他也是一位好皇帝。

    理由正如上面所说。

    刘盈在位期间,他的主要搭档是曹参。

    刘盈在执政两年后,萧何快不行了,刘盈去看他,并问了下面的问题:

    “丞相百年之后,该用谁为相呢?”

    萧何回答:“陛下认为呢?”

    “曹参如何?”

    “非常好,这样我就放心了。”

    不久萧何去世了,曹参那边听说萧何死后,就马上打包行李,准备进京,有人问他,说老曹你要去哪里?

    曹参回答:“我要入朝拜相了。”

    不久后,朝廷果然拜曹参为相。

    萧何和曹参两人早年是好朋友,关系非常密切,但革命成功后,因为功劳的问题,两人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但即便如此,萧何临死前依然向惠帝推荐了曹参接替他的位置。

    曹参这位老兄绝对是“无为”而治的最佳代言人,他的工作简直太爽,真真正正地坚持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曹参的无为,是真正的无为,也就是什么都不干,确切地说他还干一件事,就是喝酒,喝美酒。

    曹参喜欢喝酒到什么程度呢?反正是上班也喝,下班也喝,吃饭也喝,上厕所也喝,不上厕所也喝。

    看到他,就等于看到酒。

    领导天天喝酒吹牛,啥事不干,啥事不管,业务又不甚熟悉,这样下去不行啊,于是,就有人就来劝他。

    “老曹,酒喝多了伤身,少喝点。”

    但是老曹实在厉害啊,来的人也就劝了这一句,再也说不出第二句话来。

    因为曹酒神二话不说,马上给这人灌酒,人家根本没有再开口说话的机会。

    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领导就有什么下属,同事们纷纷效仿起来。

    从此曹参管理的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直线上升,因为实在没事可干,唯一的政事就是喝酒,效率能不高吗?

    作为国家的皇帝,刘盈实在看不下去,这破老头仗着他是老革命,啥事不干,整天喝酒,又不好说他。

    所以,刘盈想了个办法。

    曹相国有个儿子叫曹窋,刘盈让他回去问他的父亲一句话:

    “你这样每天喝酒,能帮皇上治理好天下吗?”

    刘盈是个好人,不想得罪曹参,所以他再三让曹窋对天发誓,不要说是皇帝问的。

    曹窋回到家后,一五一十把皇帝的话用自己的身份来问他的老子,老子听了静静地看着儿子,然后给儿子赏了二百的板子。

    啥时候轮到儿子来教训老子了,老子喝过的酒比你吃过的米都多。

    第二天,曹窋同志拖着半肿的屁股去上朝,老好人刘盈知道后终于生气了。

    于是在朝堂上,脾气很好、从不发火的刘盈直接质问曹参:

    “为什么你要打儿子呢?他说的话其实是我的意思。”

    刘盈的意思,你丫的不干事还有理了?实在是岂有此理!

    曹参不慌不忙地回答:

    “陛下自认为,你和先皇比如何?”

    “我何德何能敢和先皇比?”

    “陛下认为,我和萧相国比又如何?”

    “似乎也不如了。”

    曹参设了个套,把刘盈套了进来,然后说出了他懒政的理由。

    “这就对了嘛,你不如先皇,我不如萧何,他们把制度都制定好了,我们还要做什么呢?只要按照他们定下来的法令去办事就好了。”

    面对这样死不悔改的老家伙,刘盈也拿他毫无办法,只能由他去了。

    “我明白了,你回去喝酒吧。”

    什么是无为而治,这就是了。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懒政说得如此冠冕堂皇,那是真的无为了,不但无为,可以说无敌了。

    但是,我必须要为曹参说句公道话,那时的史料是极度匮乏的,曹参当了四年相国,我就不信他天天喝酒,啥都没干。

    问题就在于,司马迁这位老哥确实只记录了曹酒神喝酒的这一伟大功绩,其他啥都没有。

    曹参要对司马迁有意见了:

    “司马老兄,你搞毛线呢?我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你难道眼瞎没看见?你想吹萧何就直接吹,拿我当垫脚石到底是几个意思?”

    司马迁只能哈哈大笑:

    “笔在我手,我想咋写就咋写,你想咋滴?”

    客观地说,在曹参担任相国期间,民间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

    所以,曹参当然是一位好宰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