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朝二三事儿 > 第44章 韩信灭魏

第44章 韩信灭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对于韩信,刘季曾经有过一个非常高的评价: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彭城大败后,刘季很不高兴,他不高兴,自然就有人很高兴,这些高兴的人里面当然有项羽一个。

    除此以外,塞王司马欣很高兴,翟王董翳很高兴,魏王魏豹也很高兴,因为这些人并不真的服气刘季,都是被他用武力降服的。

    所以刘季一失利,很快,大家就分道扬镳了,树倒猢狲散,你不强大,就不要怪别人背叛,因为你也是这么过来的。

    魏豹跟刘季请了个假,请假理由是家里的老母亲身体不舒服,我可是大孝子啊,这段时间日夜思念老母亲,饭都没胃口吃。

    如果刘季事先调查一下这位仁兄的背景经历,就不会在魏豹的请假条签字了。当年魏豹的大哥被章邯围在临济城,他以豹子一样的速度逃跑到楚国,吃得那叫一个狼吞虎咽。

    魏豹请假被批准后,马上带人渡过黄河,并切断黄河渡口(这一幕似曾相识),又派人去与楚军订立盟约,然后给刘老三说了句,拜拜了!

    刘季一看傻眼了,从来都是我涮别人,没想到时来运转,今天竟然轮到别人涮我。

    给我打!!

    但是刘季冷静下来转念一想,汉军刚经历一场大败,实在打不动,也不想打了。他想起来自己手上还有一张牌——那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嘴上王者,郦食其。

    郦老,只能靠您老出马了!

    嘴上王者当然明白,他之所以威风,是因为背靠大老虎,问题是现在老虎变成了病猫,却依旧想让狐狸去降服豹子,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但狐狸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郦食其去到魏国,向魏豹允诺:只要回到我们汉王的怀抱,你还是我们的小甜甜。

    魏豹曾在临济运动会上拿过长跑冠军,这样的人可以想象四肢一定发达,但是四肢发达不代表人家头脑简单。

    听完郦食其的废话,魏豹笑了:

    “让你们汉王夜里睡觉的时候垫高一个枕头,走好,不送!”

    用嘴不行,那就打吧。

    刘季以韩信为左丞相,领兵北上去攻打魏豹。

    韩信率兵到达临晋(现大荔县),魏豹已经提前派兵切断黄河渡口,并把部队驻扎在蒲坂,并向韩信挑衅:

    “你过来啊!”

    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至少在地利上,汉军是极其劣势的一方,因为,假如汉军正面强攻,渡河中途必然会遭到魏军袭击,汉军即使能过得了河,也要先脱一层皮。

    韩信发挥了他天才般的想象力,他采用声东击西的计谋,一举打垮了魏豹。

    有人可能要说了,声东击西不就是兵法里面最基础、最普通,连小学生都懂的套路,这算哪门子的天才。

    别急,一定要往下看!

    韩信陈列船只,装出一副强行渡河的样子,他暗地里却派出主力部队悄悄北上,来到了几十公里之外的夏阳。

    他决定在夏阳渡河,然后打魏豹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问题出现了。

    韩信收集的战船已经大部分集中在临晋战场,在夏阳却没有找到可以渡河的船只。

    于是,韩大将军发挥了他天才般的创造力,用木制的盆瓮绑在木筏下面,不需要物理常识就能知道,此举可以大幅增加木筏的浮力,一条条的木筏就这样变成了汉军的&34;战船&34;。

    汉军乘着“战船”渡过黄河,突然出现并包围了魏国的一线城市安邑(山西夏县)。

    魏豹突然收到消息:老巢被韩信掏了。此时的他很懵逼,这汉军难道是从天下掉下来的?

    别管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地上冒出来的,他只能回兵去救援了,这一回兵又变成肉包子打狗,韩信就这样平定了魏地。

    平定魏地后,张耳和韩信领兵,继续北上攻击代国,汉军越战越勇,不久后又击败代国军队,生擒了夏说。

    此时刘季在荥阳战场失利,逃出生天的他,派人前往韩信军营,调走了韩信的精锐部队,只留给他一帮老弱残兵。

    刘季调走士兵一方面是迫于荥阳战场的形势,另一方面是担心韩信不断地打胜仗,在军中的威信超过自己。

    一山不容二虎,绝不能让韩信在军中发展起他的核心势力,因此,刘季此举可谓一箭双雕:

    一:防止韩信培养亲信。

    二:把韩信练出来的精兵一批批调走,韩信的军营就相当于刘季的黄埔军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