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公元前208年7月,有一伙人被征去渔阳服兵役。
在路过大泽乡的时候,恰好碰上天降暴雨,这暴雨下得十分不讲理,一连下,下个不停,直到把道路都冲垮了,也没见有雨停的意思。
这帮人实在没办法,只能暂时停驻在大泽乡,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期限已经十分接近。
所有的人都非常着急,因为按照秦朝的法律,失期是要杀头的。
所有人都在唉声叹气,因为他们必死无疑。
在面临绝境的时刻,上帝一般都会安排一个人出来,代替上帝说一些鼓舞人心的话,比如类似我乱写的这句:
只要大家不放弃,勇往直前,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阿门!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之际,终于有个人跳了出来。
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鼓动人心的话,相反,他当着所有的面,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流芳百世的名言:
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
说这话的人叫陈胜,他的副手叫吴广。俩人给大伙分析了一番利弊:
如今失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我们逃跑是死,举大事也是死,男子汉大丈夫,死也要轰轰烈烈!
这伙人被这俩人说动了,于是,全部人操上家伙(竹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虽然我们都知道它最后失败了,但是它给后世活不下去的人们,留下了绝处逢生的希望,留下了死中求生的念想,和拼死一搏的勇气。
以后的农民没有了活路,就会效仿起陈胜吴广们揭竿而起的套路,喊出他们曾经喊出的口号,干他们曾经干过的事情,可以说陈胜就是农民造反的祖师爷。
这次起义同时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不管在什么时候,任何地方,当你翻开史书,就会看到:
公元前208年7月,大泽乡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导人是陈胜吴广。
既然举事了,就开干。
起义军从大泽乡,一路势如破竹,打得秦军闻风丧胆、四处逃窜,义军就像蚂蚁一般,很快席卷到几万人。
打到陈县的时候,陈胜已经拥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几千名和步兵几万名。
富贵来的如此突然,苦命人陈胜一开始还不习惯,但是很快他就习惯了,毕竟这世界不能白来一遭啊。
于是,陈胜一声令下,建立起富丽堂皇的宫殿,宫殿建好总不能空着吧,当然还得派人去搜刮许多容貌漂亮的妇人。
都给我住进去,一间房子都不能空,一个美女都不能少。
再接着,陈胜同志就以一介平民之身自立为楚王,国号张楚,定都陈县。
话说陈胜同志早年曾经给人耕田,耕着耕着,累了就坐在田埂上发呆。
呆了很久,他忽然文思泉涌,对耕友们说道:“苟富贵,勿相忘!”
这句话名气实在太大了,大到不用翻译,大家也能看懂。
耕友们听到后,都笑了:“咱们都是苦命人,哪里来的富贵?”
陈胜听了耕友们的话,就在一旁哀叹,这一叹又给他叹出了另一句绝世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幸亏陈胜同志那天早上没有感冒发烧拉肚子或者请假,否则这两句流传千古的句子怕是还没来得及出口就要夭折了。
等陈胜当了楚王之后,和他早年一起耕田的小伙伴张三听说了,就来到陈县找他,此时的陈胜深居宫中,此是昔日小伙伴想见就能见的。
所以张三想了个办法。
他等在大门外,一连等了好几天,终于看到一辆华丽的轿子抬出来,他于是大声喊出了那个名字,狗剩。
陈胜同志一听到狗剩的小名,第一反应就是有人叫他。
但是他突然意识到,现在的他贵为陈王,哪里会有人敢叫他小名呢,何况也没几个人知道他的小名,于是也没在意。
张三看到轿子没有停下来,灵机一动,又大声喊出了陈胜的那一句名言:“苟富贵,勿相忘!”
陈胜一听,不对啊,这句话是他的原创,还申请了版权。
除了他肯定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他于是让轿子停下来,想看看说话这人,到底是谁?
这一下来才发现原来是早年一起耕田的小伙伴张三。
张三就说了,老陈啊,还是你厉害啊,还记得你曾经对我们说过的话吗?
陈胜笑着说记得记得,怎么会忘呢,走,一起跟我去享受荣华富贵。
张三入住陈胜的五星酒店后,逢人就说起陈胜以往的各种糗事。比如:
狗剩有一次半夜起来偷地主家的鸡,被地主抓到毒打了一顿;
狗剩有一次饿得快晕了,在垃圾桶里翻出人家吃剩的骨头,被全村人笑话了一年;
狗剩有一次赌钱赌输了,就赖账不给,被对方打得鼻青脸肿。
陈胜听了心里当然很不爽,不久后找了个借口,让张三先行去地府报到,给他占位置去了。
众人知道陈王的为人后,纷纷离他而去,陈胜慢慢就变成了孤家寡人,半年后张楚就被秦军灭国了。
司马迁记录这样一则小故事,当然不是一时兴起、乱写乱划,他其实想表达陈胜这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意思。
当然,我不认为陈胜灭亡只是他不能同富贵的原因,就好像有人破产了,人们说他以前上课总迟到,不好好学习,这就是他破产的所有原因,这些具体的原因就等到后面再写吧。
接下来,天选之子刘季即将开启他轰轰烈烈的造反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