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袁术称帝,刘备投曹
袁绍坐拥两州,气吞山河。
知道曹操得并州后,立刻整备兵马剑指青州,欲吞孔融。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刚刚偷袭得到江淮属地的袁术,在寿春城中穿上了梦寐以求的龙袍!
袁术等不及了,他受不了那个庶出的哥哥比他强大,他要称帝,以此宣泄心中愤懑。
当然,袁术称帝也有他自己的理由。
一口气夺得扬州六郡,他的野心已经极度膨胀。
何况他一直认为袁姓出自陈姓。陈,乃是舜帝之后。姓袁的当皇帝,乃是天道轮转,天命所归!
袁术找有名的方士卜了一卦,方士哪敢说不能称帝?
心领神会之下,立刻马屁漫天飞,说他袁术天生就是要当皇帝的。
袁术大喜,不顾众人阻拦,力排众议。
终于把这件早就制造好的龙袍,明目张胆的穿上了身。
他绷着脸张开双臂,对着铜镜左看右看。
身边的美姬对他是赞不绝口,袁术当场封那女子为贵人。贵人是东汉光武帝时的皇帝嫔妃封号,乃是妃嫔中最高的封号,仅次于皇后!
袁术金口玉言,美姬匍匐不起。
袁术很开心,用以前见过的皇帝礼扶起爱妃,脸上的表情逐渐狰狞。
……
……
“欺君罔上,不为人子!”
兖州,许昌。
朝堂上,曹操怂恿群臣叫骂不断,他自己心里却乐开了花:袁术终于忍不住要做那出头鸟了?
他曹操挟天子,都只做丞相,就是怕被人顶上风口浪尖。
如今乱世之争,手里有兵马就是草头王,割据土地才是众人争先恐后要做的正事。
袁术妄自称帝,不仅不会得到天下响应,还会立即成为众矢之的!
如此一来,江淮属地大乱,曹操也可从徐州发兵分一杯羹。
可惜,这件事跟他想象的不一样。
也完全偏离了苏晨所熟知的演义剧情。
一封封诏书送至天下诸侯手中,竟然无人响应。
袁绍忙着攻打青州,又碍于兄弟情分,直接选择无视。
何况在他看来袁术称帝也是好事,至少开了历史之先河,算是给他探路的。姓袁的能当皇帝更是好事,他袁绍不也姓袁嘛!
袁绍如今坐拥两州之属,成为最大的诸侯,称帝自然也在他计划之内。
江东孙策收到消息隔空喊话,誓要讨贼。
而后偃旗息鼓,继续围着丹阳郡,派人搜索来莺儿。
用郭嘉的话说,如今天子在许昌,当由曹丞相发兵讨伐,他还是得先完成公子的任务。
天子讨贼诏书传到北海,孔融距离袁术最近,别人不敢动他哪里敢动?
孔融不但没有兴兵讨贼,甚至还拜上一份贺礼,以求袁术跟他哥哥袁绍说两句好话,他这青州也是岌岌可危啊!
如此一看,整个东部地区都没人讨伐袁术。
袁术意得志满的笑声,在寿春城内飘荡。
当然。
还真有人准备响应曹操的号召。
那就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刘备,刘皇叔。
刘备离开徐州后情绪再次跌落低谷,带着三兄弟低迷许久,惶惶不可终日。
直到公孙瓒对他抛出橄榄枝,他才重新振作起来。
可惜袁绍佣兵十万,更有飞将吕布打先锋,公孙瓒被韩馥反叛偷袭致死,他三兄弟再次沦为丧家之犬。
袁术称帝是他的机会,刘备是这般想的。
可其他人都无动于衷,他刘备三人三骑,能掀起什么风浪?
“二弟三弟,咱们不如去投奔曹操罢!”
刘备把各路势力大的诸侯骂了个便,终于痛定思痛做出如此决定。
“大哥,那曹贼夺我徐州,如今怎能去投他!”张飞第一个不愿意,很生气的甩袖背过身去。
徐州最终进了曹操口袋,三兄弟才明白过来这是一场阴谋。碍于苏晨的威势,和他三人本就亏欠良匠的打铁钱,他们三人也很统一的把仇,记在了曹操头上。
刘备如此说,张飞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
“兄长,那曹贼阴险狡诈,我等过去……”关羽深呼一口气,对这个决定也是莫名其妙。
“我又何尝不知曹操是什么人,可如今袁术称帝蚕食汉室江山,若不能及时制止,其他诸侯必会争相效仿,到时候……皇权何在,天威何在!”
刘备说着又哭了起来,哭获人心战法已经对关张失效,可二人还是忍不住看他们大哥流泪!
刘备有就此说了很多,甚至还夸曹操乃是人雄。
纵观天下乱局,也只有曹操还对天子礼敬有佳。
不是他刘备愿意这么说,而是如今除开曹操外,无人能对袁术构成威胁!
劝服两位兄弟,刘备安顿好家小。
一扫公孙瓒败北的忧郁,再次启程踏上前往兖州的路。
“什么?刘备携关张二将来投?”
曹操收到消息大喜过望,他欣赏关张二将可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但见贾诩若有所思,曹操才冷静下来询问道:“文和先生,是怕子淳有所误会?”
刘备跟苏晨苦大仇深,他二人比谁都清楚。
如今若是就这样收留刘备,怕……
贾诩微微点头:“丞相,此番刘备来投必会劝我等出兵讨伐袁术,可袁绍孙策都不曾响应,我们若是兵出徐州,恐后方有乱。”
贾诩绝对不会同意曹操收留刘备,他这个苏晨安插在曹营的细作,怎能做出对苏晨不利的事?
可曹操心念关张已久,他也不得不仔细考量,故而以天下大势逼之。
出兵徐州时吕布后方作乱的危机感尚存,曹操闻言也是一阵后怕。
现在袁绍割据黄河以北,剑指青州。
青州又与徐州相比邻。
他一旦出兵讨伐袁术,袁绍便可趁虚而入,直取徐州,再破兖州!
到时候,他的情况只会跟那扬州刘繇一样,首尾不能相顾,陷入两难之地。
曹操很快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却暗叹一声:“文和,如今袁绍得吕布,有气吞山河之势,若关张与我失之交臂,日后……哎!”
曹操坚持,贾诩也是无可奈何。
只能退而求其次,谏言道:“不如,先控制起来,以书信问询苏将军的意见!”
“好——!”
曹操大喜:“就依先生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