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满江红:乱世草莽搏王候 > 第18章 文能提笔安天下(三)

第18章 文能提笔安天下(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要说到兴洋务,那张香涛更是值得称道,丝毫也不弱于另一位以洋务著称的大员。

    例如有着“干路之枢纽,枝路之始基”之称的芦汉铁路,便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的,这可是国人第一条自己主导的铁路,全程一千二百多公里,后改称京汉铁路。

    亚洲首创,同样也是最大的钢铁厂,汉阳铁厂,在他的主持下于光绪十九年建成。

    另外,枪炮厂、轮船局、织布局、纺纱厂、缫丝厂、制麻局等等数十种行业、种类的新式工厂,亦是在他的力推下,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而起。

    别的不提,就拿汉阳兵工厂所造的步枪来说,被称之为“汉阳造”,流传最广。

    后世几十年里,军队多半用的便是这枪,它历经了晚清、北洋、民国,甚至一直到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时,这种步枪仍是志愿军的主战武器之一。

    “香帅真奇才也,当是吾辈楷模!”

    杨皙子听着张香涛的生平,心神动摇,悠然向往。

    福三刚才听沙场战事就已经佩服不已,加之听到那老帅又在洋务这块做下了如此众多的大事,更是连连称赞:“厉害啊,竟有如此大能之人……”

    但让两人不解的是,王壬秋却叹息道:“你们可知,许多事,他是不得已而为之,而有些事,他是想为,却不能为之!”

    王壬秋门生遍布朝野,知晓不少隐秘之事。

    “张香涛有统军之能,可自中法一战,镇南关大捷之后,再无显赫战功,何故?”

    王壬秋的话提醒了福三,是啊,甲午之战、庚子之战,皆听不到香帅的声音,为什么?

    “莫非……是功高盖……”

    杨皙子的帝王之学不是白学的,他想到了一种可能。

    “不错。”

    王壬秋赞许的点了点头,继续道:“宫里有曾有话传出,这年岁,汉人里出了一个曾文正已经够了,张香涛以后啊,最多只可得个文襄。”

    福三对文正啊、文襄什么的不甚懂,便小声问杨皙子。

    “这是谥号,就是朝廷给有功大臣上的尊号,以文正、文忠、文襄三种最好,这三者又以文正最高,忠次之,文襄再次之。文襄自咸丰后,一般是表彰有沙场之功的重臣。”

    杨皙子亦是小声,给福三简要说了几句。

    “这不就是卸磨杀驴嘛!”

    福三听了大怒,恨恨道:“好好的帅才弃之不用,却让那些酒囊饭袋上阵,活该满人把京城都丢了!”

    王壬秋没有怪罪福三的无礼,另说道:“更有甚者,当年甲午之战,张香涛先是上疏请战,奏请驰援天津,听候调遣,朝廷不允,后他又提出购兵船、借洋款、结强援、明赏罚五策,朝廷同样置之不理,再到后来,倭人围困旅顺,他想带兵救援,朝廷仍是不允……”

    “……”

    福三已是无语,这是要多怕这香帅带兵啊。

    王壬秋又说: “当年张香涛得知朝廷有割让台湾之说,便急电陈述利害,极力反对,可惜奏折如石沉大海。”

    “香帅便只能坐视吗?”

    福三觉得,这香帅厉害是厉害了,但怎么这么憋屈呢。

    “当然不是!”

    王壬秋的话,先是让福三一喜,可接下来的内容仍是让他失望了。

    当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张香涛立即上奏,请求废除条约,并提出了废约办法,“乞援强国,以洋制洋”。

    大体意思是与英、美、法、德等强国斡旋,许以重利,让他们给倭人压力,哪怕是多花点银子,也不能分疆裂土。

    可惜当时的清廷,已吓破了胆,不敢再起波澜,只一心想着息事宁人。

    张香涛只能致电驻守台湾的黑旗军刘永福,告之“自率大支亲兵,获饷械,择便利驻扎,或战、或攻、或守,相机因应”。

    只可惜最后,刘永福孤立无援,虽经血战,但终是落败,台湾自此被倭人给强占了。

    福三听到这,心里直想骂娘,气得呼哧呼哧大口吸气,强自忍着,才没骂出声来。

    王壬秋总结道:“带兵打仗这条路行不通了,这才有了张香涛重教育、兴洋务,做下了种种利国利民的大事。从长远来看,教育和洋务这两方面,他做的事可一点也不比镇南关大捷小啊!”

    “我等读书人当以香帅为榜样!”

    杨皙子已经被那老人的事迹给深深折服了。

    “我才不要做这香帅!”

    福三却语出惊人,大声道:“一点也不爽利!空有一身本事,却不能施展,真真是憋屈!”

    “福三!”

    杨皙子出言制止,一方面他是敬佩老人,不愿福三出言无状,另一方面是老师在场,不想福三坏了老师心情。

    “无妨。”

    王壬秋知道杨皙子是好意,但他挥挥手,说道:“福三的感受,并没有错,只要是尚有血气,都会感到不公。我花这么多口舌说张香涛往事,正是要告诉你们一件事。”

    两位学生目光炯炯,望着老师。

    “文能提笔安天下,这很对,也很好。”

    顿了一顿,王壬秋郑重道:“更需武来定乾坤!”

    接着,王壬秋便开始了今天这堂课,最为关键的一部分。

    王壬秋这逐鹿书院,奉行的是公羊学说,核心思想是“尊王攘夷”。

    先说这“尊王”,分为四重内容:

    其一,“天子一爵”,强调的是天子之位也只是爵位的一种,所以,天子并不是天的化身,天子,是人。

    其二,“天人感应”,说得是天子要服从上天,而上天是什么?上天说白了,是由儒家思想塑造出来的,所以潜台词就是天子也得听读书人的。

    其三,“君臣以义合”,前文中就提及“君视之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说白了就是你待我不错,我就为你效命,你待我不好,别怪我翻脸。

    其四,“通三统”,说的是王朝更替有循环,这王权啊,没有永恒不变的,你做不好天子,自有人来取代。

    总之一句话,这天子之位得好好干,干不好,公羊一派就有理由,也有能力,找人替你干。

    再说这“攘夷”,分为三重:

    首先是“夷夏之辩”,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完全的血统论,也是一种朴素的文化民族主义。

    然后是“大复仇”,强调这种仇恨是国仇、公仇,而非个人之仇,十世、百世都要报。

    最后是“张三世、大一统、讲经权”,简言之就是天子对外不能履行职责,诸侯或者有能力的人,可代行其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