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龙飞七朝 > 第34章 展开漠南战役

第34章 展开漠南战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而赵破奴在凉州武威城外,则按照刘龙飞交给的方法,将马步兵很好结合布置了一座大阵。匈奴的休屠王几次被赵破奴惹恼之后领兵前来攻打这座大阵,结果均是损兵折将,铩羽而归。几经折腾后,匈奴休屠王见自己目前的兵马与赵破奴相差不大,被赵破奴折腾了几回之后,则由进攻态势转成了防守。这时在五原和雁门地区防守的公孙敖,因上次疏忽懈怠遭匈奴人偷袭得手后被刘龙飞一顿臭骂,见这回连漠南战役第一阶段也没让他参加,便托卫青帮他向刘龙飞请求。刘龙飞听卫青说了之后,只是让公孙敖好好表现,仗以后则有得是让他打得。还真别说刘龙飞这招还真挺管用的,公孙敖得到信息后连忙和镇守云中与五原的汉军主将商议,决定这次共同行动,与匈奴人玩一次大的骚扰。这三个地方则在大寒日这天向匈奴人的驻防区域内发起了大规模骚扰。持续袭扰最高峰时,云中、五原、雁门三地驻扎的汉军向匈奴人每天的大规模袭扰的次数能达到五次以上。公孙敖更是学着刘龙飞的战术率领自己骑兵部队中的五千人搞了长途奔袭,将匈奴人当初从雁门地区劫掠走得很多百姓给救了回来。在回撤的路途上,公孙敖顺手还将沿途匈奴当地人全部赶出来,一把火将他们居住的营帐烧了个一干二净。

    见公孙敖做事情竟然如此决绝,匈奴伊稚斜单于也被激怒了。他命令驻守雁门附近的匈奴三万多精锐骑兵,向公孙敖发起了追击战。而这正是公孙敖求之不得的,因为他也学着赵破奴的样子,按照刘龙飞教给的方法利用马步兵配合在雁门外用一万五千名骑兵与二万名步兵给匈奴人摆了一个大阵。公孙敖边打边撤,将匈奴人引诱到大阵跟前。他一声令下后,大阵轰隆隆向前滚动前进。匈奴人不晓得这个大阵的厉害,贸然发起了进攻。结果没到两个时辰,便被打了个落花流水,在丢下四五千具尸首后,狼狈败退跑了。而五原与云中地区的汉军,则也积极向匈奴人展开猛烈进攻,几仗下来将匈奴人搞得晕头转向不说,还折损了不少人马。汉军在各个边地重镇针对匈奴人的大规模骚扰行动,也令中行说感到一时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刘龙飞是在为近期大的行动做掩护还是真的在向匈奴人实施报复。他于是向伊稚斜单于提出建议,一面向挨近西汉王朝各个边地重镇的地区调派增援部队,一面令匈奴左右贤王对自己所属的区域内加强戒备,严防汉军的突然袭击。这便是在很多反映汉朝战争野史中所说的“迎春攻势”,在此次大规模骚扰反击战中匈奴人遭受了较大的损失。

    在这年的春节前的半个月内,长安城内外连续下了几场雪。尽管下得不大,但因为次数较多,所以气候比以往这个时候显得温润了许多。刘龙飞感觉整个漠南战役第一阶段的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到了后期尾声阶段。但认为这样一个战役仅依靠自己亲力亲为来组织和协调所有的准备工作,颇感力不从心。刘龙飞倒不是害怕自己劳累,而是觉得事情头绪太多,极容易出现闪失。如果朝廷此时能抽调出一个得力的干将来统一管理这些事情,自己则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整个战役的谋划方面上去。于是,在春节前的最后一周,他进宫向汉武帝刘彻说明了他的想法。汉武帝刘彻也觉着他说得在理,就问他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向朝廷推荐?刘龙飞说他内心已确定了一个人选,但动员工作需得由汉武帝刘彻亲自出马来做。刘彻一听忙问是这个人谁?胶东康王刘寄,刘龙飞脱口而出说出了这个人的名字。汉武帝沉吟了一下,问刘龙飞具体理由是什么?刘龙飞如实向汉武帝陈述讲:首先,胶东康王刘寄在众位诸侯王中年富力强,声望卓著,别看他一天没个正形儿喜欢下下棋玩玩音乐,但他对办事能力是很强的,且很具有正义感,做起事来原则是非分明,心思缜密却很懂得变通。

    其次,他是汉武帝刘彻最信得过的人之一,为朝廷办起事情来自然会一心一意,全力以赴。第三,这样一来,就可以堵住当朝很多权贵与重臣的嘴,省得这些人总在背后非议胶东康王刘寄经常在长安城内外闲耍而不会到自己的领地去。第四,胶东康王刘寄人缘极好,又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办起事情来却有板有眼,很是不含糊。所以有他站到前台了来主持准备工作的大局,很多事情会自然顺畅许多。第五,胶东康王刘寄熟悉朝廷内外的许多事情与办事的流程,出入宫内与朝廷各个办事机构打交道均甚是方便。听刘龙飞说了这五点理由,汉武帝刘彻也感到自己这位心爱的弟弟是担当起这个差使很不错的人选,也就满口答应胶东康王刘寄的工作由他来做。刘龙飞闻言喜形于色,讲就等汉武帝给他好消息了,便告辞去看望刘据了。最近一段时间虽说刘龙飞很忙,但每周总要抽出时间给刘据上几次课。而刘据很是聪明好学,别看还不到六岁却知道在功课上聪明好学。刘龙飞给刘据讲了很多道家与儒学的很多东西,但他要求刘据不要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去认识,则是需学会变通去理解,要明白各类学说的本意和真谛所在。比如针对于儒学,刘龙飞的看法则与现在正得汉武帝刘彻很是欣赏的董仲舒看法很不一样。

    所以在教授刘据儒学方面知识的时候,刘龙飞不是极力灌输所谓正确的东西,而是循循善诱,通过引导让刘据自行来判断对错等等。从而促进刘据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得自己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刘龙飞采用这样的方法教学,则使得刘据从中受益匪浅。过了两三年后,汉武帝刘彻打算也让董仲舒传授刘据一些知识。刘据则当着汉武帝的面,问了董仲舒三个儒学的问题请这位儒学大家人物来解释一下。而董仲舒解释了半天,连刘彻在一旁也没搞懂。而刘据却旁征博引,用孔子与孟子说过的一些东西来阐述对这三个问题的看法,条理清晰,见解独到,不得不让董仲舒也对这位皇子也刮目相看。到了这个时候,汉武帝刘彻才见识到了刘龙飞教学的厉害之处,不禁也暗自佩服他的教学方法来。所以等刘据再长大一些成为太子后,始终对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不敢苟同。其实作为一名儒学的宗师,董仲舒在儒学的很多理论方面还是很有建树的。但他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先例,那就是促使儒学逐渐成为了封建王朝管理者用来统治广大民众的工具。后来南宋时期的朱熹等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终曲解了孔子、孟子等人的很多儒学专著的本意。到了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才会产生出砸烂孔家店的口号。而新文化运动所反对的而并不是孔孟儒家学说的本身,而是经过董仲舒、朱熹等人加工后遗留下来的那些儒家学说中糟粕类的东西。

    刘龙飞走后,汉武帝刘彻连忙命内侍将胶东康王刘寄请到了宫内。刘彻这次很是很正经八百的与胶东康王刘寄谈话,这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汉武帝告诉刘寄,刘龙飞举荐他做漠南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的总协调人,说白了就是整个战役的后勤总负责人。而刘彻本人也正有此意,所以才找他进宫来商量此事。接下来,汉武帝刘彻则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刘龙飞举荐的理由都毫无保留地向胶东康王刘寄讲清楚了。胶东康王刘寄知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刘龙飞为了准备漠南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日以继夜地劳心费力,自己也有意思很想从中帮帮刘龙飞与这位做皇帝陛下的哥哥,只是担心汉武帝刘彻有所疑惑与顾忌罢了。既然汉武帝刘彻今天都把话说开了,他也乐意出人来承担这个差使。能为国出力总比像现在这样待着无所事事吃喝玩乐强多了。更何况自己也是有能力和信心去做好这一切的,也想让汉武帝刘彻通过这件事情欣赏到自己的才干。于是,胶东康王刘寄也不想让汉武帝刘彻这位哥哥过分为难,便甚是爽快地答应了。但刘寄提出了个条件,那就是汉武帝刘彻什么时候感觉对他不满意务必明确讲出来,这样胶东康王刘寄也就会有所思想准备,然后立马辞职交权即可。见自己的弟弟如此通透,刘彻内心非常高兴。

    没过两天, 任命刘寄为漠南战役后勤总负责人的圣旨就颁布了下来,胶东康王刘寄正式走马上任,与刘龙飞、卫青等人搭起了班子。还真别说,胶东康王刘寄办起事情来很有一套。再加上刘龙飞并非是放手不管,所以漠南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推进落实的速度很快。胶东康王刘寄以前不过问朝中的事情,主要是因为他看不惯很多汉武帝刘彻的所谓亲信朝臣所作所为,更是瞧不上他们为人处世与办事的那一套。这次与刘龙飞、卫青等人合作,一群人品都很好的讲究人在一起做事反而好办得多,相互之间坦诚相见,谁也不玩心存芥蒂那些东西,一天到晚只对事情不对人。尽管因为事务繁杂令他感到有些劳累,却也是心情愉悦。更何况长时间与刘龙飞等人相处,更能从中学到很多自己原先不懂的东西,何乐不为呢?至于说到胶东康王刘寄,并不是不想为汉武帝刘彻做事情,关键是要看与谁搭档来做事情!他不愿意和汉武帝当下的宠臣张汤、主父偃之流做事情,是因为这些人大奸似忠,与他们搭帮办事还得时刻留意引起对方的嫉妒与加害之心。而与公孙弘等人长期打交道,胶东康王刘寄则又嫌弃人家过于迂腐刻板,老成持重。所以说他与刘龙飞等人合作,是最合适不过的。而这一点,也恰恰是胶东康王刘寄为人处世的精明过人之处。其实,聪明剔透的汉武帝刘彻又何曾看不出来这些呢,只是他不愿意说破罢了!

    今年的春节,由于刘龙飞与吕幼兰两口子都很忙,夫妇两人让芸儿给按照去年的样式,给宫中的王太后、卫子夫等人送完礼之后,又给各位亲朋好友送去了不少东西。得悉卫青夫人又生了个大胖小子,所以给卫青的这份礼物芸儿十分用心。等到春节前几天,吕幼兰又向汉武帝刘彻请示,说他打算去长门宫看一下被废的陈皇后。很快,汉武帝就批准了。吕幼兰让芸儿给陈皇后精心挑选了不少礼物,然后她带着芸儿等人前往长门宫。见她能来看望自己,陈皇后自然很是惊喜。又见这两口子给自己带了这么多礼物,在感慨世态炎凉的同时,由衷钦佩起这夫妇两人的为人处世来。什么叫做好朋友,刘龙飞与吕幼兰夫妻二人则做出了最好的诠释。而在阴历腊月二十九这天,刘龙飞抽空带着吕幼兰一起进宫,提前向汉武帝刘彻、王太后与卫子夫等人恭贺新春拜早年。大年三十晚上,刘龙飞两口子依旧将李瀚、朱家、郭解、籍兴等绣衣府的主要官员全部请来,大家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吃了一顿年夜饭。从正月初一开始,刘龙飞则轮流在客卿府内由他亲自下厨,宴请了胶东康王刘寄、卫青、汲黯、李息、赵禹等挚交好友,自己又带着吕幼兰与芸儿去逛了两天长安城内的夜市与庙会,这个年就算是过完了。令谁也没想到的是,不知从何时开始籍兴与芸儿居然对上了眼,两人谈起恋爱。刘龙飞和吕幼兰听说后觉得都很高兴,便在过年期间张罗着将这两个人的婚事也给办了。

    过完年后,因为胶东康王刘寄的加入,漠南之战的准备工作又加快了不小的速度。刘寄是个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将事情做好的人。经过他走马上任几天的梳理后,有些准备工作的流程简化了不少,效率却大大提高了。又过了几天,胶东康王刘寄则将自己的办公地点迁移到了客卿府内,与刘龙飞来了个脸对脸的办公。这样一来,很多事情两人就可以当即商量确定,办事的效率则又提升了许多。而每天中午与晚上的两顿饭,自然也全由刘龙飞承包了。好在这位王爷好伺候,刘龙飞做啥他也就吃啥。不过话说回来,刘龙飞做饭厨艺一流确实有目共睹的。所以胶东康王刘寄,自认为他本人是口福不浅。时间过得还真快,一晃就到了二月初,距离漠南战役发起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今年的开年,就显得很有瑞兆。在春节期间,整个关中地区就下了一场大雪,长安城内外也是银装素裹,一片白雪皑皑的样子。而刚过完正月十五,老天爷又接着开恩,三天内连续下了两场雪。而到了正月底,则又隔三差五的开始下雨,且一下就是半天。瞅着样子,今年同去年相同,也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而今年的春天则来得格外早,刚进入阴历二月天气就充满的暖意,长安城内街边的小草又开始泛起了青嫩的绿意,而经受了一冬残酷历练的其它各类植物,此时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因为刘龙飞与胶东康王刘寄等人的努力,漠南战役第一阶段的各项准备比预期提前了半个月,就全部完成了。刚过完春节的时候,刘龙飞与汉武帝刘彻君臣两人就秘密商议开始调动各路参战人马的事情。现在发动漠南战役第一阶段所需的兵马,也均到达指定地点集结得差不多了。而依据绣衣府多路暗探从匈奴境内传回来的可靠情报表明,由于西汉王朝各个边地重镇在春节期间并未有停针对匈奴境内的较大规模骚扰行动,匈奴人的这个年还真是没过消停。中行说和匈奴的伊稚斜单于,都在忙着应对各地的军情战报。依据种种迹象表明,中行说估计将在阴历三月初,汉军才有可能对匈奴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因他觉得现在时间还早,所以建议匈奴伊稚斜单于只是在春节后这段时间向各地发出了旨意,让匈奴的左右贤王加强戒备,严防汉朝大军的突袭,但却没有给各个防守要地增派任何兵力的迹象。而刘龙飞正是要这个时间差,才会在此之前抓紧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现在一看准备工作业已完成,兵马也集结到位,便同卫青一起进宫向汉武帝刘彻请示,准备提前发起漠南战役。汉武帝刘彻也认为发起漠南战役的时机业已成熟,就非常痛快地批准他的申请,卫青与刘龙飞所率领的三万精锐骑兵将于两日后出发。

    出发前一天的晚上,长安城内外又淅淅沥沥下了一晚上的春雨。早晨雨过天晴,空气分外清新,其中还夹杂着些许泥土的芳香。为体现对漠南战役第一阶段的重视程度,汉武帝刘彻这次亲自到上林苑附近的渭水河畔,给卫青与刘龙飞及他们所率的三万精锐骑兵将士送别壮行。而此时这片渭水河畔的区域,也被刘龙飞带人改造成为了汉军平时集结与训练的一个基地。汉武帝刘彻在众将士持续不断地欢呼声中,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暂短的动员演讲,鼓励将士们在漠南战役第一阶段中奋勇杀敌,再给匈奴人一个大大的教训。汉武帝讲完话后,卫青命令大军依次出发。刘彻则又将刘龙飞与卫青召唤到近前,私下嘱咐放手去打这一仗,不要有什么顾忌,无论打好或者打坏,他都会在长安亲自迎接他们。刘龙飞与卫青也都向汉武帝做了郑重地保证,一定将漠南战役第一阶段打漂亮了。大军出发后,先沿着渭水向云中地区行进。刘龙飞见渭水河边的田地里,已有不少百姓在开始春耕土地了,不禁向卫青感慨又过了一年。算上此次出征,卫青与刘龙飞两人携手合作共同抗击匈奴人,已是第七个年头了。在这七年的时间里面,大汉王朝国力全面步入到鼎盛阶段,而汉军综合实力也大幅提升,由传统依靠步军的征战模式,彻底转变成有强大的骑兵与改造后的步兵为主体,拥有多个作战兵种的一支世界超级劲旅!

    汉军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质的飞跃,与他们二人的辛苦运作是分不开的。两人率军走得很快,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到达了云中郡。因为有了河南地区作为可靠保障,云中郡由反击匈奴的前哨阵地,现在已转变成为了汉军的后勤补给大基地,但守军却不是很多。刘龙飞与卫青在云中郡并未停留,稍事休整后马不停蹄地向高阙进发。到了高阙后,刘龙飞向早已到达朔方军的公孙贺等人发出了进军命令,双方均向事先约定好的地点进发。而此时的李息,则带领张次公等将领,也从右北平出发,并在进军路途中歼灭了好几股匈奴左贤王的小股部队。汉军的这些动态,当然没逃过匈奴暗探细作的眼睛。一开始,见李息率领的人马来势汹汹,中行说错误地将李息的这两万骑兵当成了汉军的进攻主力,于是便向请求匈奴伊稚斜单于向右北平及辽东方向增兵。并飞书提醒匈奴的左贤王增加防守,以更好应对李息所率人马的进攻。等他底下的那些暗探在李息进军过程中发现李息所率人马只有两万人时,中行说知道自己又上了刘龙飞的当,李息的这支汉军分明就是汉军牵制匈奴大军的偏师,其目的就是要分散匈奴决策机构注意力的。中行说连忙让匈奴的伊稚斜单于将赶往右北平与辽东方向的援军撤回,又急令匈奴的左贤王在增加自身防守力度的同时,伺机找机会将李息所率领的这二万人马歼灭在匈奴的境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