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后,我成了人型测谎仪 > 第105章 这一年

第105章 这一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已经不是帮忙,简直就是把饭喂到了嘴边。

    潘勇只要张嘴吃就行。

    潘勇随即打通了电话,也就是直通电话,让他迈出了跨行业的第一步。

    由卖设备,开始卖原材料。

    羊毛出在羊身上,套圈厂给周老板的价格跟别人一样。

    但多了一个新客户,不需要定期维护,所以愿意让出一点点利润。

    沟通很顺利,由潘勇负责对接销售。

    但回款得打到公司账户,根据回款金额给提成,一个点。

    别小看这一个点,当时周老板的每年采购套圈金额大约是300万。

    一个点就是3万,这才一家。

    潘勇深耕7年,当时非常要好的客户,何止百家!

    等于说,如果就单单套圈谈妥的话,一年进账300万!

    这可比卖设备轻松多了!

    设备不是快销品,有些客户加了设备,可能要过两三年才继续加,而后期的维护成本也相应加大。

    原材料可不一样,每月都在消耗。

    等于说客户不丢,财源不断。

    后来潘勇就复制这个模式,跟认识多年最要好的老板商量,以同样的价格负责供应,让自己参与进去拿提成。

    同时他也没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最核心的竞争力,通过维修设备解决顾客的麻烦,增进彼此的感情。

    当然,他自己现在已经很少动手。

    此时他已经一年能赚100万以上,花20万供养了两个专门维修的人员。

    再加上油费,住宿,吃穿用度等一切开销,一年最多30万,值!

    受到周老板的启发,潘勇的运作模式开始打开,主动找他的套圈厂老板也多了起来。

    潘勇不忘初心,没有被高提成蒙蔽了眼,仍然以质量为保证,不弄虚作假。

    他依然记得第一个老板当初那句话:

    “我相信你!”

    就是那句话改变了他一生,要是哪一天从某个老板嘴里说出:

    “我不相信你!”

    那潘勇就彻底完了。

    他只是个销售,没人相信的时候,他能干嘛?

    后来的事情的发展,就连潘勇都出乎预料。

    在后来的两三年里,潘勇经常被套圈厂老板拉着请客吃饭。

    由于互相介绍,慢慢的他认识了更多的外协供应商。

    钢球,保持器,油脂,纸箱等等。

    潘勇在轴承这行的名气越来越大,当然不是在设备圈,而是在原材料圈。

    只要潘勇卖的客户,回款都有保障,大家都来找他帮着卖。

    潘勇也尝试着试水,依然是找关系最好的客户。

    客户也很乐意,因为只要潘勇经手的原材料,价格不会高一分钱。

    甚至有时候还低一些,但质量都是相对最好的。

    直到某天有一个老板不耐烦的说:

    “小潘,这么多原材料外协供应商,每个月都要找我要钱,烦都烦死。

    反正基本上都是你介绍来的,反正每个月都要排款,我也不想操心每家排多少合适。

    我如果回到多少款项,该付出去多少全部打给你,你自己去分。

    如果我没有回到款,你就自己想办法拖一拖,反正别来烦我,行不行?”

    潘勇有点为难的说,可以跟他们商量试试。

    后来提这个话题的老板越来越多,因为也确实是这个理。

    那么多外协都经由潘勇牵线搭桥,双方都知道怎么回事,都知道潘勇从中拿一个点。

    为了省事,为了耳根清净,何不让潘勇一个人操心去。

    由轴承厂老板把钱打给潘勇,再由潘勇分给各家供应商。

    这个举措当然有人同意,也有人不同意。

    这一年,潘勇又做出了一个艰难且正确的决定。

    成立销售公司,销售各种轴承设备以及原材料。

    尽管,他手里什么都没有。

    潘勇也是思考了很久,才做出开销售公司的决定。

    他还是固执的认为,一切以方便客户的角度出发,去考虑。

    你对客户全心全意的好,他们才会给予相应的回报。

    最初的时候,很多供应商退出,认为潘勇浅薄的根基,不足以让供应商承担其跑路的风险和损失。

    留下来的一部分,可能也是信得过潘勇的人品和人脉,想先观望一段时间看看。

    潘勇首先要感谢轴承市场没有大萧条,也得感谢那些老板没有拖后腿。

    潘勇销售、回款、付款,一直很稳定,且每年持续增长。

    呵呵,不对,不是增长,是爆发式增长。

    因为潘勇也没有预料到,由于市场向好,每年还有很多新开的轴承厂。

    那些新开厂的老板一打听,居然可以在潘勇这里一站式买全。

    不怕踩坑,不用摸索,不用当小白鼠一家家外协做比较。

    谁不愿意来试试看呢

    潘勇经过一次次正确的选择,变成了站在风口上的猪。

    猪站在风口上能飞起来,但会飞到哪里,也不是潘勇能决定的。

    后续的发展,刷新了潘勇的认知。

    由于开了销售公司,有了员工,又有那么多不同种类的原材料。

    再加上又客户主动上门,提及有没有更便宜优惠的,或者质量更好的。

    潘勇从善如流,针对不同需求的客户,决定吸纳更多的供应商。

    员工的智慧就开始显现。

    他们开始分门别类,只定高、中、低三个档次,征求潘勇的意见,每个档次对应不同价格。

    这个看似只是为了方便自己的举动,却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震动!

    由于潘勇的销售公司太过出名,潘勇的无心之举,却绑架了整个行业的定价!

    那些没有经过潘勇销售的供应商,他们的价格如果对不上以上三个价格,轴承厂家就会疑惑。

    你这原材料到底属于哪一档?

    就像大家都知道,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卖一元,买不买咱们先放一边。

    你要卖我08元,我就感觉这水可能有问题。

    你要卖我12元,我就觉得你宰我,拿我当冤大头。

    这时候你要说,那就卖你1元吧。

    对不起,我觉得还是跟潘勇买吧。

    同样1元,我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更加放心跟保险。

    就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潘勇的销售公司每天都处于爆单的状态,每天的销售额都在增加。

    终于在某一天,潘勇深耕轴承行业十多年后,迎来了高光时刻

    这一年,他赚了1000万!

    有多少优秀的销售员,一辈子也赚不了1000万。

    潘勇做到了,而且是一年,1000万。

    这一年,他35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