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亮度与灵气
搞定了房子,杨桐回古玩店取了一幅卷轴,又去银行取了刚刚到手的嘉庆壁瓶,随便吃了口饭,便赶去丽春路的市收藏家协会。
今天下午,中州收藏家协会有赏鉴交流活动,那天周方明见杨桐有意,便邀他一起。
收藏家协会虽然是民间组织,但进入有一定门槛,在古玩行眼里,还是挺有逼格的。
杨桐给周方明打电话,得知他已经到了,便上楼来到三楼最里边的会议室。
室内十来个人正在闲聊,围成一圈的桌上,摆着十多件各式古玩物件儿。
“小杨来了,”周方明看到他笑道,起身对其他人道,“我那个瓷杯就是杨桐捡的漏。”
然后给他介绍,“这位是协会会长石凤来石老师,这位是朱彦合朱老师,这是秦望秦老师,这是尤磊尤老师……”
杨桐躬身一一问好。
这些人也就虚应着说后生可畏。
“小杨还带了物件,我瞧瞧。”石凤来瘦高个,眉毛浓密、眼神深邃,他吐出一口烟,笑眯眯道。
杨桐将卷轴和壁瓶递过去,“石老师、各位老师,这幅卷轴有些疑惑,请多指教。”
这倒不是客气话,古玩行讲究眼力,他今天就是来涨见识、学东西的,比如他带来的这幅卷轴画,通过异能他知道是赝品,却不知假在哪里。
相比其他项,古字画鉴定需要很高深的功力,杨桐在这方面不太擅长。
把壁瓶带来是因为协会赏鉴交流得带真东西,你要是一件古玩都没有,好意思坐在这里吗?
“这壁瓶有一眼!”石凤来打开卷轴时候,旁边胖乎乎的秦望看到嘉庆壁瓶,眼前一亮说道。
众人当即分成两伙,或者看壁瓶,或者看卷轴。
杨桐对秦望笑了笑,凑到石凤来旁边,老头一边说道,“老轴,品相还不错……”一边打开了卷轴。
这幅卷轴是半年前杨桐在小摊淘到的,看落款是清代画家何奕轩仿北宋画家王成的《睛峦萧寺图》。
花了杨桐四千八百块,此前让集雅古玩店老板李岳看过,李岳有些拿不准,但倾向赝品。
得了异能后,杨桐才明确知道自己买到了赝品。
长达一米多的画卷摊开,扑面而来是冬日山谷景色,画中群峰兀立,瀑布飞泻而下,山丘上建有寺塔楼阁,山麓水滨筑以水榭、茅屋、板桥。
杨桐旁边几个人粗略看了大概后,都掏出放大镜看起了细节。
最先开口的是头发有些卷曲的肖耒,几分钟后,他语气犹疑道,“看不出画家的笔踪和笔力,感觉缺乏一些气韵。”
“我看过几幅何奕轩的画,他对树冠的经典画法是典型的龙爪形,虬曲夸张,树干也多扭曲,以配合树冠的变形,这个虽然是临摹,但树干的线条画法似乎有问题……”
周方明若有所思道。
肖耒与周方明都鉴定为赝品。杨桐听了,暗暗点头。
最后开口的是石凤来,他摸了摸下巴,说道,“王成的《睛峦萧寺图》山石雄伟秀美,皴染用笔多有变化。何奕轩笔格遒劲,对皴法也颇擅长。
但这幅画却没有用到皴法,比如这个山坡的坡面,”说到这里,他指着画上一处山石。
续道,“坡面的直峭画法有问题,而且这幅画只有色彩,没有笔法,这不会是何奕轩的作品,其人行笔间掩盖不住素描功夫,应该是现代人仿作。”
杨桐仔细听着、认真看着,连连点头。
周方明与石凤来的点评很有内容,这就是他缺乏的东西,杨桐看瓷器玉器尚可,看书画实在欠缺功夫。
朱彦合笑道,“这仿作倒也下了一番功夫,装裱很规整,看这里,还有虫眼呢。”
大家一起笑,可不是嘛。
杨桐也笑了,当时他就看到那个虫眼了,年代久远被虫子咬出小洞,也是画作为真的一个证据。
但赝品弄个虫眼太容易了,他当时入手是因为装裱,这幅画的装裱工艺很古朴。
听说只花了四千八,众人说无甚大碍,就当学习了。
几个人笑谈间,就听旁边的陶峰略带惊讶语气道,“带着‘懋勤殿’的龙纹印章,看来嘉庆亲自把玩过。”
这边几个人当即凑了过去,此时室内又来了十多个人,基本都带来了物件,大家互相招呼着。
等所有人都看了壁瓶,周方明对杨桐笑道,“小杨,这瓶子怎么来的?”
杨桐讲了经过,众人惊叹,感慨他眼力不错、运气更佳。
周方明又给来人跟杨桐做了介绍。然后协会会长石凤来讲了几句,今天的赏鉴交流会就开始了。
大家互相看对方的物件儿,遇到喜欢的或者买卖,或者互换,这时候杨桐才明白这个交流会的用意,就是让彼此的藏品流动起来。
时间长了,藏家或许会对自己的某些藏品失去新鲜感,有了审美疲劳,于是想更新,而互换藏品是最经济的举措,哪怕只换一段时间亦可。
室内二十多人,有差不多三十来件藏品,紫砂壶、文房用具、玉器、瓷器、铜器、卷轴画、古钱币、漆器、珐琅器等各类型都有。
这是一个难得涨见识的机会,但杨桐眨眨眼发现了异常。
除了他那幅卷轴,其他人带来的都是真品,但调用异能看过去,室内很多亮光,亮度却有不同。
查看后杨桐发现,其中最亮的是一个南宋的紫陶罐,亮度最暗的是一个光绪年的笔洗。
其他如元青花石榴尊民窑、明宣德斗彩花石碗、清雍正年珐琅彩鼻烟壶等物件,亮度按照年代排序。
年代越久远,便越亮!原来自己的异能还有如此功效,这可真是一大惊喜发现!
杨桐还发现一个问题,那个他捡漏、被周方明买走的据说北宋末期的瓷杯,回忆一下,好像亮度跟自己的嘉庆壁瓶差不多。
比那个南宋的紫陶罐亮度差不少,这说明那瓷杯根本不是什么北宋的物件儿,应该就是清朝的。
或许是清朝人造假,包括清朝人陶耿义《南村辍耕录》里的记载都是假的,古玩利润极大,历朝历代赝品层出不穷,为什么不能是清人造假?
这个发现让杨桐大为震惊。
他当然没必要讲出来,而且也没法讲,便定定心神去看别人的物件了。
当他把手放到南宋的紫陶罐上,让他震惊的事又发生了。
杨桐就感觉一股清凉温润的气息,通过右手进入自己体内,气息化作一股暖流,流向四肢百骸,身体当即舒服的不行。
全身似乎更加有力了,精神都为之一振,卧槽!这异能了不得啊!
这应该就是灵气吧?自己的异能不仅能辨别灵气浓淡,甚至还能吸收。
他突然想道,会不会是这种情形?那些古董经历了厚重的岁月积淀,在岁月变迁中,便具有了某种独特的‘灵性’、‘灵气’。
而刚制作完成的工艺品,就算手段再高明、再如何做旧,但时间毕竟有限,岁月变迁所赋予器物的灵性,便不存在。
这个猜想后,杨桐甚至没有心思欣赏这个陶罐,便去触摸旁边的元青花石榴尊,果然,又一股清凉温润的气息流入体内。
再去触摸其他物件,杨桐得出结论,年代越久远的东西,亮度越大、上边那股灵气越强,到了光绪笔洗,气息便若有若无了。
这时候杨桐才想起来,那天他在李三摊位上碰触瓷杯时候,其实是有气息进入体内的,只是因为淡薄,自己没有意识到。
包括初次碰触嘉庆壁瓶也是如此。
物件儿都摆在桌上,每个人或者手持放大镜观看,或者与其他人聊天讨论,室内气氛非常热烈沸腾。
只杨桐自己内心波涛起伏,他发现自从灵气入体,似乎全身的肌肉、血脉和骨骼在发生微微的变化,精气神都不同了。
借着去洗手间的机会,杨桐出拳踢腿,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好似身体被改造了一般,他甚至觉得自己此时能踹倒一头黄牛。
实在是……这种怪异事情都无法用语言描述,但杨桐的三观被彻底改变了。
现在说世上有神鬼,他都是信的,因为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不能用逻辑解释得通。
好吧,总之是好事,是上天垂青。杨桐定定心神,回去看古玩。
矮个儿老头陶峰笑呵呵出价三百万,要收了杨桐的嘉庆壁瓶。
杨桐笑道,“陶老师,我手里就这一件真东西,容我留一段时间,倘若什么时候想出手了,第一时间联系您。”
陶峰拍拍杨桐肩膀,道,“那就说定了。”
这么多真品古玩放在一起,可以任意赏观,实在是难得机会,杨桐跟诸人请教探讨,感觉实在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