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学生朱棣,老朱跪求我出仕 > 第3章 生吃牛肉,老朱叹服!

第3章 生吃牛肉,老朱叹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呕!!”

    从小锦衣玉食的朱标,见到这一幕,直接作呕起来。

    一旁的朱元璋,也脸色没好到哪儿去。

    华夏几千年来的饮食习惯,就没有过吃生肉的说法。

    而如今,朱棣这一行为,与野兽有何异?!

    营帐内,韩秋看着一边作呕,一边强咽着的朱棣,轻叹道:

    “高温煮熟后的牛肉,会流失很大一部分营养。”

    “只有原汁原味,才能让牛肉的营养价值,发挥到最大。”

    “多吃点,对你的身体大有裨益,这是成为大将军的最快捷径。”

    不得不说,朱棣真是莽。

    听说这是成为大将军最快的捷径,硬是把牛肉,一口一口的往嘴里送。

    一边作呕,一边表情扭曲的强咽着,不难看出,生肉对于朱棣而言,是一个多么难以接受的食物。

    这一幕,看的帐外的朱元璋父子干瞪眼。

    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朱棣按照韩秋说的来做,那身体的壮实程度,是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上涨。

    可恨又恨在,这种吃法,无异于在折磨自家老四。

    华夏几千年来,哪儿有吃生肉的说法?!

    “呕!!”

    营帐内,朱棣不小心没忍住,刚吃下的牛肉被呕了一大口出来。

    对于这一幕,韩秋似乎早有预料,

    他带着充满威严的口吻,不容置疑道:

    “捡起来吃了,不要浪费。”

    话落,韩秋也跟着吃了起来。

    将牛肉撕扯一小条下来,随后往嘴里送。

    只是,韩秋的表情并无多大变化。

    对于生吃牛肉,他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就连帐外的朱元璋两人,都暗暗赞叹,这小子的确是一个狠人。

    不多时,帐内两人就把一整块生牛肉,吃的干干净净。

    韩秋拿了块手帕,擦拭着满是血渍的手。

    而朱棣则是朝身后的贴身侍卫,递了个眼色。

    侍卫秒懂,连忙为二人倒了碗色泽焦黄的牛乳茶。

    韩秋没有客气,第一时间端起茶碗,美美的品上了一口。

    而朱棣,则是捏住鼻子,十分不情愿的朝嘴里猛灌了一大口。

    见到这一幕的朱元璋父子,第一时间,脑海中有浮现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

    “标儿,你说老四和这小子喝的牛乳茶,不会是生牛乳沏的吧?”

    一向有问必答的朱标,这回,并没有说话。

    因为,他捂住口鼻的行为,已然说明了一切。

    朱元璋见不惯自己儿子这般作态,直接白了朱标一眼。

    朱标只好诚惶诚恐的放下手,任由生牛乳的腥味,刺激自己的鼻子。

    “父皇,你说这生吃牛肉,喝生牛乳,真的能强健体魄吗?”

    朱元璋眯了眯眼,若有所思:

    “难怪那些草原蛮子,喜欢喝膻味重的马奶酒,生羊奶。”

    “现在听这韩秋一讲,咱似乎想明白了。”

    “要是能强健体魄,咱天天喝也没关系啊!”

    对此,朱标点头表示认同。

    只要能让自己身强体壮,吃生牛肉,喝生羊乳,又有何不可?

    只可惜,这种饮食文化,应用不到军中。

    一来,中原汉人,长久以来习惯了煮食,对生的食物并不感冒。

    二来,隶属于蒙元的草原人,本身就属于游牧民族,

    圈养牛马羊,是他们吃饭的家伙,也是看家本领。

    可中原汉人就不同了,几千年来的饮食文化,就是吃熟食。

    吃生的,反而难以接受,这种观念很难颠覆。

    就朱棣刚才生吃牛肉的反应,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那就是大明隶属于黄河流域,是农耕社会。

    大明的整体经济,依赖于农业,靠庄稼收成,收取田地税负来维持。

    所以,牛羊马都有各自不同的分工。

    羊用来做成衣物,马则是用来当坐骑或者补充至军营当中。

    牛就更不用说了,从西周时期,就严禁宰杀耕牛。

    在唐末以前,曲辕犁没问世的时候,一头耕牛,更是关系到一家子的性命。

    庄稼的收成,全系于一头耕牛之上!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看到自家老四吃牛肉的时候,心头的火气,腾地一下就冒了起来。

    作为农民出身的他,那是相当懂耕牛的重要性。

    若不是韩秋说吃生牛肉,能够强健体魄,他非得让太子进去教训这臭小子一顿。

    不过说到底,他还是比较护短。

    谁让老四是他老朱家的种,既然是皇子,那吃一两头耕牛又能咋地?

    就在朱元璋内心自相矛盾的时候,营帐内,却是突兀传来朱棣的声音。

    “韩师,你凭什么觉得我大明此次出兵漠北,就一定会败北?”

    “大明现在兵强马壮,又刚刚把蒙元赶回了草原,无论是士气还是人心,都站在我们这边,想打败仗恐怕都很困难吧?”

    话音落下,帐外的朱元璋二人,挪了挪脚步,更是恨不得将脸直接凑到破洞上。

    来了!

    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来了。

    刚才韩秋的话里话外,就一直对此次出征漠北,持以悲观的态度。

    究竟是胡说八道,还是真的有依有据?

    不知为何,此刻,朱元璋父子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他俩也不明白,为什么不知不觉,就被代入了韩秋的节奏当中,没理由的顺着其思路往下思考。

    就好像,韩秋说大明会败北,那就一定会败一样!

    朱元璋扪心自问,难道自己都被这姓韩的小子,忽悠住了?!!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