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然糠照薪
261然糠照薪
燃烧糠秕,照着木柴燃烧的薪火。比喻勤奋努力,坚持不懈,以苦为乐。
源于《聊斋志异》,讲述了一个名叫王成的读书人。他家境贫寒,但仍不忘学习。他发明了一种方法,用糠秕覆盖在木柴上,点燃糠秕,借着火光看书。他的精神感动了神仙,得到神仙的帮助,最终获得科举考试的成功。
形容那些家境不好或条件艰苦的人,为了追求理想和知识而不懈努力的情况。也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在困难和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继续前进。
例句:他们家虽然很穷,但他依然然糠照薪,坚持读书,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262薪尽火灭
柴火用尽,火种熄灭。比喻事物消亡,生命的终结。有时也被用来比喻人死了,或是一切事物的消亡。
传说中,有一个孝子,名叫韩伯俞,他的母亲对他非常严格,总是让他按照她的意愿行事。有一天,韩伯俞不小心犯了错,他的母亲非常生气,用一根木棒打他。木棒瞬间断裂,碎片飞溅,引起了一场火灾。火势很快蔓延到整个房子,韩伯俞和他的母亲都被困在火中。当衙门赶到时,他们发现韩伯俞的母亲已经去世,而韩伯俞则坐在一块烧焦的木头上,哭泣着。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逃生,他说:&34;这是因为我母亲用它打我,现在我必须让它燃烧到尽。&34;韩伯俞的话让大家听了都非常感动。
形容事物的终结和消亡,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死亡或消失。例如,&34;这个王朝的统治已经到了薪尽火灭的时刻&34;或者&34;他的错误导致了整个团队的薪尽火灭&34;。
263灭门绝户
使整个家族或整个家庭都灭亡,不再存在。
国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家族叫做智氏,他们拥有强大的军队和财富,但他们的统治者却非常贪婪和残忍。他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和财富,不断向其他国家发动战争。然而,他最终失败了,他的家族也因此被消灭了。这个事件成为了灭门绝户的典故。
形容对整个家族或整个家庭的毁灭,通常带有强烈的贬义。例如:这个事件引起了全国的震惊,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灭门绝户的罪行。
264户枢不朽
成语“户枢不蝼”的误写,意思是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 亦作“户枢不蝼”、“户枢不蠹”。
出自《吕氏春秋·尽数》。原文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意思是说,流动的水不会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这是因为它们在不断地运动。
形容建筑物、机械、车辆等的保养方法,即经常使用或运转可以防止腐朽或损坏。例如,“为了保持汽车的良好状态,应该经常使用,以避免户枢不朽”,意思是经常开车可以防止汽车零件受腐蚀。
265朽木不雕
朽木:腐烂的木头;雕:雕刻。意为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极端无用,无法再加以塑造或改正。
源于《论语·公冶长第五》: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讨论人的品质和修养。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孔子的意思是说,那些已经腐烂的木头无法再雕刻,就像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再粉刷,这些都是指那些已经没有希望改造的人或事物。
形容那些没有潜力或者已经无法挽救的人或事物。例如,“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真是朽木不雕。” 或者 “这个计划已经不可行了,就像朽木不雕一样,没有再继续努力的必要了。”
266雕虫篆刻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和作品,有时也被用来比喻文字技巧和写作能力。
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意思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造成伤害,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到,这正是它的无所可用啊。”
在古代,雕刻和绘画都是十分精致的艺术形式,因此雕刻家和画家都会被视为拥有高超技艺的人。但庄子却认为,这些技艺并不能让人们摆脱困境和烦恼,因为它们只是微不足道的技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因此,雕虫篆刻这个成语就诞生了,它被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和作品,有时也被用来比喻文字技巧和写作能力。
他不过略懂一些雕虫篆刻而已。
他会些雕虫篆刻的技巧。
这些技巧只是雕虫篆刻之用。
267刻不容缓
形容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容拖延。刻,刻骨铭心的意思;容,容许;缓,延缓。
出处是《晋书·王敦传》:“当今日之务,系皇室之存亡,情势危迫,更不容许延缓。” 敦上疏奏,“诚恳劝谏皇上及时采取行动,挽救王室危亡”。
说明某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如:“拯救地球刻不容缓,我们必须立即行动!” 在这句话中,“刻不容缓”强调了拯救地球的紧急性和必须立即行动的重要性。
268缓兵之计
用拖延时间的手段来对付敌人,以达到缓解紧张局势、争取时间、调整策略等目的。
在三国时期,曹操派遣大将徐晃进攻蜀汉的营地。蜀汉军队因为仓促应战,形势十分危急。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士兵们挖掘一条深沟,然后在沟里堆上柴草。当徐晃的大军来到时,他们看到沟里的火光,以为对方已经设下了火攻的计策,便紧急撤退。这样,蜀汉军队得以缓解了危机。
通常用于应对紧急情况,通过拖延时间来争取调整策略或改变敌我双方的情况。例如,在商业谈判中,一方可能会采取缓兵之计来争取时间来思考对策或了解对方的需求;在家庭纠纷中,一方可能会采取缓兵之计来缓解紧张气氛,避免矛盾激化。
269计深虑远
计谋深入而考虑深远。形容计划周密、考虑长远。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夜阑不复成寐,遂发此表。所议既定,愚意辄形。”
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的目标而进行周密的计划和深远的考虑。例如:“这个公司计深虑远,已经制定了一个五年的发展计划。”
270远见卓识
一个人具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识。它源自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指的是刘备在隆中与诸葛亮对话时表现出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三国时期,刘备在徐庶的推荐下,决定拜访隐居在荆州的诸葛亮。他先后两次前往,但都未能找到诸葛亮。第三次,刘备终于找到了诸葛亮,并和他谈起了天下大势。刘备问:“您的才学和见识都超过常人,可有安邦定国的计策?”诸葛亮回答:“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兵力,又有天子在手,这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孙权占据江东,也不可小觑。将军可以联络两人,作为自己的后援。”刘备又问:“那该如何联络呢?”诸葛亮答:“荆州北靠魏国,南靠吴国,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将军能够占领荆州,便可以同时和两国保持联系,共同抵抗曹操。”刘备听后大喜,说:“您真是我的卧龙!”
用作褒义词来称赞一个人的智慧和眼光。例如:“他是一位远见卓识的商人,总是能够抓住商机。”
用做贬义词来形容一个人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或眼光短浅。例如:“他的计划看起来很完美,但是他似乎有些远见卓识,没有考虑到实际操作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