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烽火关山月 > 第9章 金主临江

第9章 金主临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浩浩大江越过池州、芜湖,奔腾泻入东西梁山之间,然后过当涂,来到东西采石。牛渚山绵亘于当涂西北,下临大江,其北突入江中,名曰采石矶,是为东采石,西采石则在对岸和州城外,江面狭窄,遥遥相对,两汉以来,常是兵家必争之地。大江东去,经建康、镇江,方才渺渺茫茫上接云天,东临大海。

    完颜亮渡淮以后,分了一路兵力,命统兵官萧琦带领十万人马去攻打滁县、扬州,以截断宋军刘琦的后路。他亲自统领二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经庐州来到和州,驻在和州西北的鸡笼山,已经十多天了。为了赶造战船,不得不一再推迟渡江进攻的时间。今天轻装简从,黄袍衫帽,带了内侍梁汉臣和几名侍卫,志得意满,嘴角含着骄矜的傲笑,策马巡视大江沿岸一座座锦绣似的营帐。各军总管和猛安、谋克率领部下站在帐外高呼:“皇帝万岁!”他满意地笑了。经过神武军营盘的时候,眼梢瞥见了过去熟悉的猛安唐括乌野。他挥动马鞭,拂着他的背脊,喊道:

    “乌野,就快渡江了,给朕立个大功!不然,朕捶死你!”

    唐括乌野两手一摊,愁眉苦脸地叹气道:

    “陛下,俺只会陆战,不会水战。上次渡淮,晕得不能动弹,幸亏南岸没有人,才平安过河。这次,喏,你看,江面比淮河宽多了,再要乘船渡江,可要俺的命了。”

    完颜亮不乐意地扬鞭一挥,指着南岸,说道:

    “混蛋,你看南岸采石一带,哪里有一个宋兵的影子那伸出江心的是采石矶,就在那一带渡江。宋兵都吓跑了,到了船上,睡你的大觉吧!哈哈!”

    唐括乌野耸肩苦笑,先锋耶律元宜站在旁边含着不易觉察的讥讽微笑,恭敬地迎送皇帝。

    完颜亮继续前进,来到和州城东北乌江镇附近的凤凰山上,凭吊西楚霸王祠。祠宇恢宏,共有正殿、行宫等近百间殿堂。青松翠柏中,掩映着层檐重阁,雕章褥彩,好一派庄严气象。完颜亮正欲进殿流览,忽然从和州城中疾奔来几匹快马。当头一人紫袍冠带,气喘吁吁,乃是左领军副都督李通。他神色惶遽,上了台阶,叩见了完颜亮,低声道:

    “陛下,臣有密事启奏。”

    完颜亮威严的眼神疑惑地盯住李通,把他引到殿外抄手游廊中,问道:

    “什么事这样惊惶”

    “陛下,留守南京的尚书令张浩遣使来告,东京(辽阳)留守曹国公乌禄自立为皇帝了。”

    “胡说,我派副留守高存福监视,乌禄他敢!”完颜亮露出凶野的眼光,拔出佩刀,逼视着李通喝道。

    “不,”李通结结巴巴地说,“是南征的猛安完颜福寿等人在河北大名府领到盔甲之后,不愿打仗,带领了一万多人回到东京,杀了高存福,拥立曹国公为帝。已经发了登基诏书,改元‘大定’,大赦天下。”

    说罢,献上张浩差人送来乌禄所颁的“诏书”。完颜亮看了,愤怒地撕毁“诏书”,跺足叹道:

    “罢了,罢了,朕原意平了江南,明年改元‘大定’,不想乌禄却抢在前面了。”

    他怒冲冲命令李通道:

    “速派一支军马回去征讨叛军,凡是参加叛乱的一律诛死不赦。”

    李通灰心丧气,勉强领旨。他知道局势不妙,金国人心都在怨恨皇帝,这几十万人马,绝大多数都是强征来的,各地汉人起义的也极多,仅在最近,就有魏胜占了海州,耿京占了东平州。现在前阻大江,后有内乱,若是渡不了江,胜不了宋军,那就糟了。

    完颜亮心情变得异常烦躁起来,不耐烦地问李通道:

    “战船造得怎样了能渡江了吗”

    “已经造成了几十艘,全部造齐还需许多日子。”李通小心谨慎地说。

    “嗯”完颜亮眼露凶光,拔出佩刀,试比着刀锋,吓得李通浑身发抖,几乎要跪下来了。可是完颜亮发疯也似地把刀刃劈向游廊上的栏杆,嚷道:

    “朕要渡江,朕要平宋,朕要杀尽那些叛乱者,杀死他们,杀死他们,呔!”

    他大喝一声,刀锋猛劈下去,栏杆一劈两段。完颜亮抽回刀,方才稍稍消了心头的气恼和焦虑,催促道:

    “李通,快传令下去,明天在江边祭祷,后日渡江。等不得了,要快!”

    李通侥幸保住了一条性命,屁滚尿流地赶忙到杨林河船厂宣旨去了。完颜亮意兴索然地进了霸王祠正殿,看了殿中威武雄猛的项羽塑像,还有虞姬、范增等人陪祀的座像,心中忽然升起一股无名的悲哀,叹息道:

    “霸王这么英雄,没有得到天下,实在可惜啊!”

    内侍梁汉臣见主上闷闷不乐,忙上前凑趣道:

    “陛下,霸王虽然英雄,却是有勇无谋,哪里比得上陛下雄才大略。”

    “那当然,项羽缺少帝王的才器,所以失败了。”完颜亮毫不谦让地说:“不过他究竟是个大英雄,而且失败得很壮烈,是条好汉。朕佩服他,也很同情他。”一刹那,完颜亮仿佛眼角有些湿润了。这时候,他的性格忽然变得软弱起来。就仿佛过去在宫中时,遇上不如意事,在一阵狂怒之后,又会搂住妃嫔啼哭悲伤,诉说自己的痛苦。他是一个性情复杂的人,带着一腔悲酸的感觉,惆怅地离开丁霸王祠。

    当晚,完颜亮斋戒沐浴。次日一早,穿戴了通天冠,绛纱袍,由金吾仪仗前导,登上了旌旗辉耀的临江祭坛,亲自主持祭天祀水的仪式。军士宰杀了黑白马各一匹,把马首用盘子托着,跪呈与皇帝。完颜亮接过了,放上祭桌,祭献天神。又宰了一羊一猪,投进江中,祭献水神。女真人是非常迷信神灵的,完颜亮平时天不怕,地不怕,到了这次决战前夜,传来曹国公乌禄登基的噩耗,他的心情也紧张起来了。他默默地站在祭桌前祈祷,愿上苍降福,此番渡江一帆风顺,一举灭宋,才能迅速回军去东京平定叛乱。他那凌厉而蔑视的眼神越过祭桌,越过大江,扫向江南的山峦、田垄、道路,只见寥寥些许宋军三三两两悠闲懒散地在山坡上伫足观望,还有一些舰船停在江岸边。他料定这是宋将王权的残兵败将,渡江以后,军心涣散,金军一旦过江,定然如摧枯拉朽,不堪一击。

    祭礼完毕,他回过头来对左领军大都督奔睹、右领军大都督纥石烈良弼、副都督乌延蒲鲁浑轻松地说道:

    “战船已经造好,明天就可以渡江!”

    良弼年轻好战,说道:

    “陛下,是该渡江了,臣已等得不耐烦了!”

    老将蒲鲁浑向南岸宋军船舰瞟了一眼,耸耸肩膀说道:

    “三十年前,臣追随梁王,渡江追击宋主赵构。从明州(宁波)驾舟下海,船小,将士又不熟悉水性,在台州海岸碰上宋将张公裕的艨艟大舟,被撞击得四分五散,全军复灭。臣侥幸逃回明州,从此本朝不曾再渡江和宋军舟师交过战。为什么呢,就因为我们水战不是宋军的敌手。昨儿我到杨林河船厂去看了,那船嘛,是象个船样,可是太小了,而且底宽,行动迟缓。依臣看敌不过宋军大舰,几十万大军恐怕渡不过江去。”

    完颜亮大怒,骂道:

    “宋军已被朕击溃逃散了,还怕什么!明天尔与奔睹先过江去!”

    蒲鲁浑倔强地不肯领旨。奔睹逍遥自在地望着江面,也不理会皇帝的命令。他们都已知道曹国公在东京登基为帝,国中出了两个皇帝,哪肯替完颜亮去卖命。奔睹打定主意,如果皇帝一定要他带兵过江,他今晚就带领部下,掉转马头,回北方去拥戴曹国公。他心平气和地朝蒲鲁浑眨眨眼,蒲鲁浑心中领会,也作了逃亡的打算。金主见两人倔强,不由得怒气冲冲,但这是两员老将,在军中素有威望,现在不敢轻易碰他们,怕引起兵变。正僵持不下,耶律元宜怕金主点他的名,用臂肘触了一下副先锋阿邻,悄悄说道:

    “这是立功的好机会,你年轻勇敢,还是你带舟师过江去吧。”

    年少好胜的阿邻见两位老帅不肯过江,早已按捺不住,经元宜一提,也不思索,便踏上前道:

    “陛下,明日渡江之战,臣愿为先锋,带领舟师过江,保证旗开得胜,船到成功。陛下但在北岸坐观臣等破宋吧!”

    “好!”完颜亮大喜,凶恶的神情顿时缓和下来,频频颔首道:“朕明日亲自坐在江岸看尔等大破宋军,先渡江的赏与黄金一两。朕置红黄旗于岸上,红旗勇往直前,黄旗才可后退,未竖黄旗而擅自退兵的,一律斩首。”

    奔睹、蒲鲁浑、耶律元宜等都愀然变色,为阿邻担忧。但阿邻年少气盛,不把宋军放在眼中,傲然笑道:

    “陛下只管挥动红旗好了,臣的舟师决不后退。”

    “唔!”完颜亮满意地微微点头,对李通道:“命令全军的战鼓明天都给我擂起来。要擂得震天响,震得南岸宋军吓得魂飞魄散,不战而逃。哈哈,那时候,我军登岸,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