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道寄奴曾住 > 第51章 两战双胜

第51章 两战双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桓玄那边的军事会议不欢而散,而刘裕这边的军队气氛却极为融洽。

    刘裕军的大将朱龄石因世受桓氏厚恩,不忍以兵刃相向,乞在军后。

    刘裕欣然同意,他的大将之风与桓玄形成了鲜明对比,不仅赢得了朱龄石的忠心,更使军心更加团结。

    三月初一。

    刘裕的义军与桓楚吴甫之的部队在江乘相遇。

    遭遇战随即打响。

    刘裕二话不说手执长刀,大呼一声率领义军冲锋。

    兵士皆受鼓舞,众皆披靡,即斩吴甫之。

    江乘之战,是刘裕军与桓楚军第一次正面对抗,本以为会异常激烈,可事实上战争不到一个时辰便结束了,过程毫无波澜,令人索然无味。

    吴甫之担任桓楚军的前锋,那肯定是能拿的出手的军事人才。

    他仗着人多,本想与刘裕试试武功,好争个头功。

    没想到试试就逝世了。

    不怪吴甫之太弱,而刘裕太猛了。

    刘裕杀疯了,谁也拦不住,追着吴甫之的残部一路狂砍至罗落桥。

    如果击杀吴甫之第一关,没有什么难度,那罗落桥就是第二道关卡,游戏设定者必然会增加boss的基础属性,以提高游戏难度。

    果然,镇守此地之人名叫皇甫敷,他乃桓玄荆州起兵时带出的旧将,麾下数千人马皆为西府老兵。

    ……

    绿水盖罗落,竹筱出大江。

    罗落桥位于江乘,此处风景极美,小桥流水、湖泊如星,草长莺飞本是踏青游玩之盛景。

    然而,今日禽鸟鸣叫,莺莺燕燕全无,变为一片肃杀。

    皇甫敷率领的桓楚军队在此地等候多时,但见士兵整齐排列,刀剑鲜亮,好不威风。

    刘裕军挟胜利余威杀至此处,战意正酣。

    纵然敌军比之前多了一倍,同样没有被刘裕放在眼里。也许是第一关过的太简单,导致他过于轻敌。

    刘裕简单的看了一下地形,依据以往作战经验,与檀凭之各领一队人马,发动钳形攻势,左右突袭。

    在刘裕眼中,只要自己冲杀进去,敌军必然崩溃。

    可短兵相接的那一刻,刘裕发现有些不对味了,皇甫敷的这支部队明显训练有素,阵脚丝毫不乱。

    如此一来,马上就暴露出刘裕兵微将寡的弱点了,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他还将兵力分成了两部分。

    皇甫敷利用人多势众的优势,轻而易举的集中优势兵力,将檀凭之当场斩杀。

    钳形攻势的一个钳子已经断了,刘裕很快就陷入了巨大的被动之中。

    刘裕知道自己一脚踢到了铁板上,可他是百胜名将,纵然陷入包围之中,仍旧背靠大树奋力砍杀。

    端的是一人凭树而立,百人不得身!

    檀凭之已死,刘裕如困兽犹斗。

    皇甫敷见到如此大好局面,以为这把稳了,就差半场开香槟庆祝了。

    但见他从容的来到刘裕跟前,得意的喝问道:“汝欲作何死!”

    刘裕即便英雄末路,仍旧未将皇甫敷放在眼里。

    面对踏马执戟而来的皇甫敷,他突然一声暴喝,竟把皇甫敷吓得一寒颤。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一打盹的时间,一支飞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不偏不倚的落到了皇甫敷的脑门上。

    皇甫敷应声倒地,桓楚军见主帅落马,士气大跌,瞬间慌了神。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刘裕军怎会错过如此良机,立刻发动反攻,扭转了局势。

    刘裕则援刀直进,冷冷的看向倒在地上的皇甫敷。

    两级反转的太过突然,奄奄一息皇甫敷自知大势已去,无奈的说道:“君有天命,以子孙为托。”

    刘裕微微的点了点头,干净利落的取下了皇甫敷的首级。

    反派往往死于话多,电视剧诚不欺吾。

    皇甫敷可以安心的去了,若不是他废话太多,他几乎干掉刘裕,从而改写历史,可他终究没有做到,但能把一代战神逼至如此绝境,亦是足矣吹嘘。

    此役结束之后,刘裕并未食言,厚葬了皇甫敷,对其后人也略有关照。对他而言,能将自己置之死地的对手不多,所以值得尊敬。

    此战义军虽然取得胜利,却是一场惨胜。

    刘裕久久不语,他为自己的骄傲轻敌感到内疚。

    战场之中,生死无常,没有时间留给军人去感伤。

    记得刘裕与何无忌等共建大谋之时,有善相者相刘裕及无忌等并当大贵,其应甚近,唯独对檀凭之不发一言。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刘裕草草收拾心情,随后命令檀凭之所领兵士配给他的侄子檀祗统领,军队继续向西开拔。

    一日之间桓玄得知桓楚两员大将吴甫之与皇甫敷全部战死。

    他又急又气之下赶忙再次动员军事会议,大骂征讨都督桓谦一意孤行导致楚军两战皆败,并要求及时纠正以桓谦为首的左倾冒进主意思想。

    桓谦吃了败仗,哪里敢出声反驳,只能更改主动进攻计划,按照桓玄的意思,与游击将军何澹之退防东陵,令侍中、后将军卞范之集结精锐部队驻防覆舟山西面。

    此次桓玄方面共集结了将近两万人的兵力,在如此紧迫的时间下,这两万人已经是能够动员的极限了。

    虽说是两万人,但相较于刘裕军,仍是十倍有余,桓楚还是占据绝对优势。

    不过桓玄内心总一种“朕其败乎?”的思想在作祟。这种思想让他越发恐惧,赶忙找来一堆道士过来跳大神。

    可怜桓玄吃败仗,不问苍生问鬼神。

    众大臣有些看不下去了,有人直谏道:“陛下如此迷信鬼神之道,为何大楚之祭,上不及祖,七庙都不尊,定是影响了国运,致使民怨神怒。”

    桓玄无语的问道:“为什么不早说,你为什么不早说。”

    大臣苦笑道:“您是大老板,俺们跟您不是一路人啊,写错字差点人头落地,哪里敢bb啊。”

    桓玄听后顿时语塞,愈发自怨自艾起来。

    一方赌了命,一方也只得跟着梭,一场即将影响国运的战役即将要开场了。

    风云际会,孰能主宰胜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