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道寄奴曾住 > 第39章 元显覆灭

第39章 元显覆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司马元显见到拱卫都城的王师这副德行。大喊:“你们忙,我家里有点事儿,我先回去了。”

    而后乘着一匹捡来的战马,国子监也不去了,一路践踏着朱雀桥边的野草花,风尘仆仆的跑进了老爹的东府。

    都这个时候了,去国子监上学还有什么用,上学是不能救东晋的。

    司马道子这时正在府中吃斋念佛,忙着为自己超度。

    忽然见到自己多年不见的好大儿回来了十分心疼道:“哎,当初真的不该让你学都没上完,就去混社会,闹成现在这个样子。”

    司马元显见到自己曾经的监护人如此控诉,不禁勃然大哭。

    他太委屈了,直到现在他也不过才是二十出头的孩子而已,身上承受了太多不该这个年纪承受的东西。

    司马道子见到儿子哭的如此伤心,不觉忧从中来,自己也跟着哭泣不止。

    哭声感天动地,引动了太傅从侍中郎毛泰的关注。他为了不让司马道子哭的那么伤心,果断的把老上级司马元显收押起来,送到新亭交给了桓玄。

    至此,把持东晋朝廷数年的一代权臣司马元显,即将结束自己的一生,曾经那个鲜衣怒马众心捧月的少年,临死之前陪同他的也只有张法顺一人而矣。

    纵观司马元显的一生,至死仍旧是少年。

    虽然人生短暂,可是他在文治武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文治上,他令百姓穷困,政治腐败;在武功上,他戎马一生,未尝一胜。

    三月初五。

    鲜衣怒马的“政治家”、“军事家”司马元显,终于撒手人寰了,时年二十一岁。

    斯人已去,留给他人嗟叹:东晋乱世,有人把握时代脉搏,有人最终黄土埋脖。

    有人归去仍是少年,有人归来却成熟又有钱。

    这个归来之人便是桓玄。

    就在司马元显在闹市被处死的前一天,东晋文武官员很识趣的簇拥着桓玄入驻建康宫。

    变脸的速度,比作者更新的速度都快。

    铁打的东晋朝廷,流水的大老爷。

    傻子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那是一个提线木偶人,谁入驻建康,谁便东晋实际的爷。

    桓玄当天就废止了“元兴”年号,改为旧年号为隆安六年。而后命令皇帝任命自己统领文武百官,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兼任徐、荆、江三州刺史,加授给他黄钺。

    一个新时代的的到来,满朝文武并没有任何不适应,就连空气中弥漫着快活的气息。

    桓玄自然不会亏待那些与其一同造反之人,他们现如今那是有佐命之功的,当然要分享政治成果。

    大手一挥任命桓伟为荆州刺史,桓谦为尚书左仆射,桓修为徐、兖二州刺史,桓石生为江州刺史,卞范之为丹阳尹。

    造反派可谓风光一时,就连功劳不是很大的殷仲文也混了口汤喝,真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当然,桓玄亦知好处不能独占,蛋糕很大,吃相不能太难看,怎么说也要匀出来点给其他人。

    于是他又从几个世家大族中精挑细选出了王谧作为代表,任命其为中书令。

    中书令一职清贵华重,桓玄借此告诉大伙自己不会吃独食。甚至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他还提拔了原殷仲堪帐下参军刘迈。

    刘迈被提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便是此人脸皮够厚,且会溜须拍马,他曾得罪过桓玄,但是等建康即将失守之时他居然敢舔着脸跑到桓玄帐下献殷勤:“射钩斩祛,并迈为三。”

    瞧瞧人家这马屁水平,想要在官场上平步青云的人要多学习学习。他言下之意是:管仲当年用箭射中了齐桓公的皮带,寺人披行刺晋文公斩断他衣襟,加上我刘迈,正好凑够三个人。

    虚荣好大言的桓玄很吃这一套,当即任命其为自己的参军。

    桓玄能否比肩齐桓公、晋文公姑且不论,只是把刘迈好意思把自己比作管仲、寺人披这等治世之能臣,管仲、寺人披要是泉下有知,非要掀开棺材板给他一大逼斗。

    从任命刘迈这种攀龙附凤之辈来说,大伙不得不承认桓玄识人用人的格局。

    总之,桓玄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自己的分赃,不对,论功行赏的行为。

    这边好处给完了,剩下的便是到了大伙最喜闻乐见的大清洗环节。

    一个合格的上位者知道,只给好处是不能树立自己的权威,必要的鲜血才能点缀自己的威严。

    司马元显无疑首当其冲,当然他并不孤单,与之陪葬的还有东海王彦璋、谯王尚之、庾楷、张法顺、荀逊、袁遵等人。

    但颇具黑色幽默的是,陪葬大军中居然还有毛泰,就是那个费尽心思把司马元显生擒献给桓玄的前太傅从侍中郎。

    可见叛徒没有好下场,这种叛主弑主之人,在谁那里都不受待见。

    司马道子因其王爷的尊贵身份被暂时流放到安成郡,但是对其恨之入骨的桓玄怎会轻易放过他,至同年十二月,他指示守卫司马道子的御史杜竹林以毒酒将之送往西天,时年三十九岁。

    至此,司马元显及其党羽被彻底肃清。

    在一颗颗大好头颅的黯然落下之时,标志着一个属于桓玄的时代到来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