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道寄奴曾住 > 第17章 遭遇战

第17章 遭遇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会稽郡因王凝之的不抵抗政策而生灵涂炭,甚至很快牵连至三吴之地。

    三吴一带承平日久,士不习战,又无器械,当地军民望见这群丧心病狂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根本不敢生出抵抗的念头,几乎是一触即溃、望风而逃。

    跑的快的吴国内史桓谦、义兴太守魏隐、临海太守王崇等都弃城逃走,跑的慢的吴兴太守谢邈,永嘉太守谢逸,嘉兴公顾胤,南康公谢明慧,黄门郎谢冲、张琨,中书郎孔道,太子洗马孔福,乌程令夏侯愔等人皆遇害。

    长生军基本属于平推,宛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十几天后,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八郡就被长生军实际控制。

    造反事业顺利的不可思议,长生军的规模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很快便发展至十万之众,无数金银珠宝,美姬佳人更是数不胜数。

    长生军已初具规模,道爷们也渐渐成为了成熟的造反者,孙恩意识到,是时候让大伙学着当当官了。

    于是对着跟随他的左右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天下无复事矣,当与诸君朝服而至建康”。

    下属十分感动,道法精深的孙道首亲自指导、勉励大伙脱下道袍换上朝服入主建康,甚至不惜放弃霞举飞升之道,沾染凡尘琐事,自封征东将军。

    由是可以看出,孙恩哪里是什么正儿八经的修道之人,分明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政治野心家。

    道家常讲“承负”,上天有好生之德,无端的杀戮必然会招致恶果。

    已经飞升的王凝之虽然是一坨烂泥,但是他再怎么说也是琅琊王氏的族人,同时他还有另一层身份,那便是谢家的姑爷。

    那时的王谢堂前燕可还没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

    大家族的人,那是要脸面的,哪里会受这等鸟气。

    老王家还没摇人,老谢家便按捺不住了,有一个叫谢琰的将军便火急火燎的申请出战。

    因为孙恩不仅杀了王凝之,同时也把他几个宝贝外甥给杀害了,于情于理他都要狠狠的教育一下这位妖人。

    十二月,谢琰便亲率大军前往义兴。

    当时镇守义兴的许允之不以为意,他自信的认为己方天兵以逸待劳,定能力挫晋军锐气。

    孰料晋军这次来者不善,对天兵天将毫无尊敬可言,二话不说便直接开干。

    谢琰乃是淝水之战认证过的猛人,岂是浪得虚名,在他眼里前秦的百万之众不过尔尔,孙恩之流不过是一些臭鱼烂虾而已。

    别看长生军平日叫的欢,真正遇狠茬,当即就哑火了。

    双方还没拉开阵势,谢琰便宛如天神下凡般冲入敌军之阵,轻而易举的斩杀了对方将领许允之。

    接着,谢琰趁热打铁,挥师吴兴。

    结果显而易见的,由丘尫镇守的吴兴城墙就像纸糊的一般,被晋军摧枯拉朽的拿下。

    数日功夫大败亏输,失陷两城,孙恩这才如梦方醒,纵然自己再会跳大神,也只得认清现实。长生军也就只有欺负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的水平,进军建康是痴人说梦了。

    长生军令人心疼的战斗力使得孙天师有些心虚,遂改口道“我割浙江,不失做勾践也!”

    孙恩说这话能有什么坏心眼呢,他已经做了让步,无非是想做越王而已。

    客观的讲,还真不是孙恩吹牛,长生军如今家大业大,拥军十数万,这股势力就算是被晋军当猪赶也要不少时间。

    但想做越王勾践,还要问另一个人答不答应,那便是北府军统帅刘牢之。

    谢家作为北府军的初代掌门人,与北府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孙恩打了谢家的脸无疑打了北府军的脸,北府军同样也要给孙恩点颜色看看。

    再者说北府兵本质上是雇佣兵,雇佣兵那是要多挣外快的,南方鱼米之乡,富得流油,那么多油水可图哪能不掺一脚。

    眼见得谢琰那么猛,刘牢之若不加快南下的步伐,恐怕连孙恩的头七都赶不上。

    于是,命令北府军火速进抵吴郡。

    相较而言,名声在外的刘牢之更是个煞星。

    孙恩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他算是倒了血霉,没想到晋廷如此不讲武德,自己才出一对三,对方直接扔王炸,这谁受得了。

    见到朝廷的两路军队各个生龙活虎,势如破竹,长生军吃进肚子里的地盘不断吐了出来,孙恩怂了,他下令长生军守好自己的地盘,不要轻易外出送人头,过快的丢失已占领的城池。

    孙天师十分心焦想要力挽狂澜,可多日的战斗令他疲惫,即便他真的会做法,那也要时间补补蓝啊。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孙恩下令严守想要稳住阵脚,奈何今非昔比,现如今铺开的摊子太大,他又没有修炼成千里传音,有些将领还未及时收到指令。

    远在吴郡的长生军守将陆瓌便是如此,他是孙恩任命的伪吴郡太守。

    陆太守乃孙天师的忠实信徒,哪怕知道长生军如今吃了败仗,仍然坚信在孙天师法力无边,必然能够带领长生军解放全人类。

    毕竟己方统领的可是天兵,天兵是不会失败的。

    按照这个样的思维,迷之自信的陆太守甚至觉得依据职务划分,自己将来定然会位列仙班,荣登大道。

    不过他也清楚,现如今自己道行还不够,所以还要暂食人间烟火。

    为了解决手下千余口人的温饱问题,陆太守整天带着千把号人瞎转悠,看看能不能打打秋风。

    都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上天也绝不会亏待任何一支用心送人头的部队。

    就在陆太守安逸的逛街打野之时,突然见到了一支十几人的小部队。

    陆太守大感欣喜,因为他发现这些人不同一般,从其身着鲜亮的甲胄,便是能分析出他们是晋廷的正规军。

    如果首战告捷,歼灭这股力量,到时候添油加醋的汇报给孙天师,那岂不在一众长生军面前赚足面子。

    “为道门立功的时候到了!”陆太守极为振奋,马上下令部队包围那一撮人。

    被洗脑的长生军听后无不争勇竞先、鼓噪上前。

    人多便能势众,蜂拥而上是长生军的一贯作风,非如此不能显示这些道门中人的手段。

    这属实是一场遭遇战,上千人的长生军黑压压的扑向那十几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