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人在家中坐
张氏的屋子里,卫春雪和石大根一起站在床头,紧张的盯着村医把脉。
看村医收回手,卫春雪问道:“大夫,张大娘身体怎么样?”
村医起身道:“还好,没什么要紧。忽然晕倒八成是因为饿了,先别给她吃干饭,煮粥喂她吧。”
村医的话,令卫春雪不知所措。她不解道:
“为什么只能喂粥?”
村医好心的解释:“饿肚子的人容易一下子暴饮暴食,吃多了会撑死人的,所以干饭不适合喂给她。”
旁边的石大根则是表情复杂:“大夫,需要开药方吗?”
村医摆手:“不必,饿晕喝汤药不对疗效。”
他只象征性的收了几文钱出诊费,就背着自己的药箱离开石家。
石大根送人出门回来,朝张水娘有些埋怨道:“你不是答应,要帮忙照顾我娘吗?”
卫春雪有点委屈,连忙解释:“我给大娘熬粥了,还是放了很多米的厚粥,结果大娘不愿意吃叫我端走。”
石大根疑惑:“为何不愿意吃?”
“大娘说没有肉”
卫春雪说到这里把头埋得很低:“从前我不知道肉被收在哪里,现在即便知道了,没有大娘应允,也不敢擅自去用。石大哥是我没有做好,对不起。”
石大根看着躺在床上的娘,已经幽幽转醒,他连连叹气:“粥在哪里?”
卫春雪道:“就在火房,我用火星子煨着一直有余温。”
石大根没有迟疑,去重新盛了一碗,灶上的清炒剪刀菜也夹点:“我来喂娘,你去吃饭吧。”
卫春雪看石大哥没有再埋怨自己的意思,心里好受多了。自己吃饱了,回屋子里点油灯,对着微微火光出神。
她现在觉得自己和这个家格格不入,她想离开的想法,又一次升起。喃喃自语:
“可是,离开石家我又能去哪里呢?外面新皇仓促登基,正是兵荒马乱,若我再碰上仇家,该怎么办?”
“怎么想,现在躲在农家户里苟活,反而是我保命的选择啊!”
卫春雪想到这里,不由得勾唇自嘲。
“活着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若我爹娘还在世,该有多伤心?”
伴着深夜小雨昏昏沉沉的入睡,卫春雪做了一个绚丽的梦,她身着一袭红衣,在满是牡丹的园子里面扑蝴蝶。
次日,石家堂屋坐满人。
村里的爱打翁堆的村妇个个健谈,她们只要围在一起,给上一杯水,就有说不完的话题。
卫春雪纳罕:“段姐姐你今天怎么带这么朋友过来啊?”
“嗐,这不是怕你一个人做绣活无聊嘛,我招呼大家一起来,一边做女工一边闲聊。”
卫春雪和段氏熟络以后,就发现她这个人挺主动的,看她把篮子里面准备的香瓜子、茶叶等物摆出来,卫春雪心底一暖,就知道段氏有备而来,不叫自己为难。
卫春雪没有刻意避讳,把绣了一半的帕子拿出来继续绣蝴蝶,其他人有的纳鞋底、有的做衣服、有的打络子,各有各的忙。
不过这其中还属卫春雪和段月儿手上的活计最鲜亮,其他村妇也频频朝她们投去打量的目光。
一个村妇磕着瓜子,吧唧嘴道:
“我说王家的,你最近可别走镇上去,我听说最近咱们周边山脉出了流寇,他们明目张胆的守在匝道口收过路费呢!”
段月儿听了一震:“守在去镇子的匝道口收费,这种事情衙门不管吗?”
那村妇扑哧一笑:“年年说剿匪,你看有哪一次是把匪剿干净的?更别说今年了。”
段月儿表情凝重:“确实,皇城自己都乱了,更别提我们这些小村小户,若在往南边,天高皇帝远,不定还要闹出什么乱子来。”
卫春雪在旁边活儿也不干了,光竖着耳朵听,她手上的活计真是要送去镇子上的谷府,她们说的事情和她有密切关联。
卫春雪少见的插了一句嘴:“既然流寇从前都在山上夹着尾巴做人,怎么突然又有胆子出来为非作歹了?”
那村妇摇头:“这我哪知道,还不是因为今日村口来了一个行脚商贩,我家男人从他口中得知的。”
卫春雪表情颇为难看,哪怕是天塌下来,她答应了主薄夫人,她就必须再走一趟兴众镇。
她手肘捅了捅旁边的段氏,附耳小声道:“姐姐你还敢去镇子上吗?”
段氏给了一个安抚的眼神,小声道:“我晓得你的意思,交活对不对?我舍命陪你去,我想办法传信给我男人,叫他在半道上接应我们。”
卫春雪说不出来的感激,和段氏、徐氏等人交际久了,她们也渐渐成为自己在村子里的依靠。
“多谢段姐姐。”
时至晌午,该做饭了,村妇们不约而同的纷纷离开。若这种时候还不走,八成会被主人家误会,要留下蹭饭。
卫春雪在火房忙得团团转,又要蒸饭,又要炒菜根本顾不过来,耳朵边全是张氏的吼声:“动作快点,我饿了,我要吃饭!”
张氏越催促,卫春雪越慌了手脚,路边采的婆婆丁野菜煸炒过火候,叶子变黑了。
闻着焦糊味道,卫春雪这次知道了:“吃不得,倒了吧!”
张氏大骂:“你把什么东西烧糊了?我家的大铁锅烧穿了,你这个死婆娘!”
卫春雪顶着压力又重新采一把回来,把炒婆婆丁,换成水煮。
大罐子里窖藏的酸菜照例取出来吃,她自从来了石家每顿不离酸菜,从最初的不习惯,到现在慢慢适应了口味。
“如果口味可以适应,那人在不同的生活环境里是不是也可以适应呢?”
卫春雪这么想着,手上动作放快,有食物堵嘴,张氏不再叫嚣,她乐得清净。
“也不知道徐婶子的背怎么样了,虽说有段氏照应着,我还是得去看一眼才能安心。”
她想来想去,不知道该带什么登门。索性裁了约五米长的白丝绢去答谢,她现在浑身上下,也就能拿出这点东西还算像样子。
挎着竹篮,顺着记忆走到徐氏家,就听见屋子里传来一阵说话声,交谈内容是关于她。
故而她顿了脚步站在原地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