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最后一次与赵秀玉相约,已近春节。
最后一次与赵秀玉相约,已近春节。年的氛围浓烈的包裹着每一个人。
他们相约的地点仍然以那条景色旖旎的杨河为背景,只不过这次是在河的拐弯处。河水结着薄薄的一层冰,只有河中心的水在缓缓地流着。几只黑色玲珑的小水鸟站在不远的河对面,身边干枯的草枝瑟瑟作响。
这次,赵秀玉穿件新褂子,浅绿色的,是对襟,上面的两扣没扣,露出里面的浅红色旧棉袄。脖颈上仍是那条飘动的红纱巾,美化着她那张白皙的脸。
远处的天空灰沉沉的,一只大鸟在奋力地扇动着翅膀。
丁庆国说:“不见你的日子真难过。”
赵秀玉说:“我好梦见上学的情景,尤其是你打球的样子。”
“我一想到你啥都忘了。”
赵秀玉脸红红地:“上高中有希望吗?”
丁庆国活动着双肩,说:“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上高中没问题。”
翌年正月十六,丁庆国和赵秀玉如愿以偿地接到了高中录取通知书。他们与大队另外几个同学高高兴兴地向杨河镇高中走去。杨河镇离这十六七里地,他们全部是步行。不过,他们心里却充满了无限的憧憬,说说笑笑,浪漫着自己的青春。他们小学是在本大队读的,初中在附近柳集上的。而现在要到更远的乡镇去读高中,那里有更多的年轻人,并且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心里有种说不的激动和新奇。
让他们极为高兴的是,他们俩一个班,前后座,一桌不隔。如果丁庆国稍静下心,就能嗅到从赵秀玉丰满的背上散发出的芬芳。赵秀玉黝黑的粗发扎着两个羊角辫,显得生动、朝气,又透着少女勃勃的活力。丁庆国心情十分愉悦,又与恋人坐这么近,两人经常朝夕相处,这让丁庆国精神昂奋,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每到星期天,他们一道回家有着说不完的甜言蜜语。赵秀玉的家比丁庆国的庄近二里,她站在村头目送丁庆国好远,才依依不舍地拐进村里。
他们的家庭都不富裕,生活很是俭朴。他们在学校吃最低的伙食,两人常常同吃一份菜。别的同学曾对丁庆国说过,你与赵秀玉的友谊不一般。他笑道,我们是从一个学校出来的,并且还有偏亲。对方一笑,言近旨远地说,你这位偏亲可是个大美人。
其实,赵秀玉不光亮丽,重要的是她身上集于女人的一切优点,善良贤惠,并深知人意,母性的意蕴把握得恰当有致。与她相处的男人,都被她身上的魅力所征服。
他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赵秀玉总是把那点仅有的菜让给丁庆国,自己吃干馍。饭后,她主动承担刷碗筷的义务。
丁庆国说:“秀玉,如果你再不吃菜,我也不吃了。”
赵秀玉说:“我不爱吃大盐味,这菜太咸。”
“你找借口。”丁庆国声音压低了,“真正的爱是同甘共苦。”
“你别争了,人家听见笑话。”
丁庆国仍固执地:“你吃菜,我用汤沾馍。”
每次吃饭,他们都相互推让。丁庆国说,再客气就没啥意思了。赵秀玉笑着,想有意思就听我的。时间长着呐,咱俩得配合好。丁庆国说,与你在一起总嫌时间太短。如果光这样,我一辈子多幸福。赵秀玉一脸桃花灿烂,你不想毕业,不想与我结婚单独过日子?一双期盼的目光。
丁庆国说,可那种像天堂的日子,我还没敢具体想过。
赵秀玉说,你应该想,我是属于你的。
丁庆国闻之,周身的血就加速流动,心咚咚跳个不停。如果不是在校园,如果周围不是有那么多吃饭的同学,他一定会对赵秀玉有大胆的表示。
几个女生端着碗路过他们身边,其中一个女生说:“秀玉,你每顿饭都吃得津津有味。”
赵秀玉莞尔:“饥不择食。”
另个女生插嘴:“谁也没你择‘食’好吃。”
赵秀玉起身做个要打她的造型,那个女生端着饭碗嘻嘻地跑开了。
远处有几个男生蹲在寝室门外吃饭,对这儿指指画画地,好像也在羡慕着他俩。
丁庆国说:“秀玉,我们不能再恁亲近了,同学们好像有了看法。”
赵秀玉说:“怕啥,身正不怕影子歪。”
丁庆国一笑,他想,其实我们俩的影子早就“歪”了。
赵秀玉见丁庆国的鬼笑,脸不由地红了。
丁庆国的才华在学校日渐峥嵘。半年之后,他已成全校名人。他的作文篇篇都被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当范文讲。有次,语文老师说,丁庆国同学写的东西很有灵性,是个作家苗子。但是,作家不是人人都能当的。老师简短的几句话,把班里女生胃口吊起来了,都把清纯的目光投向了他。他不光作文写得漂亮,其他各科也棒。只要是他的代课老师,都喜欢他,并时时鼓励他,庆国,好好读书,你大有前途。
学校的板报简直成了他的专利。一到重大节日,校负责人就提前安排他,让他策划和组织板报内容。他出板报时,身后站很多女生,读着他的心声。有个女生说:“你丁庆国真是个大才子,写什么都有新意,出手不凡。”
丁庆国不免几分得意:“你夸奖了,我在你们面前是班门弄斧。”
“你这是寒碜我们。”那个女生说,“我们的作文通篇都是不通的句子,大才子,能不能学学雷锋,抽时间给我们指导下作文?”
“那我就以假当真了。”丁庆国站在板凳上,龙飞凤舞着。
其他女生就嘻嘻地笑,笑声清脆悦耳,像余音绕梁的乐曲。现在他已深有体会,班里几个女生都对自己好感有加,常常对自己暗送秋波,没话找话,惹得赵秀玉总给自己冷脸,让自己委屈难言。当然他能把握自己,对同学,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起码的友情还得保持住。对每位同学付出的热情,他都真心接受,并给予相应的回报。总之,他在班里人缘挺好,同学既愿接触他,也很尊敬他。
经常有同学向他讨教写作方面的问题。每到作文堂,还有活泼有余的女生问他要作文草稿,要抄他的作文。一张张如花的笑脸,让他无法拒绝。
赵秀玉就转过脸来,像一朵带刺的玫瑰,没好气地说:“庆国,你能不能小声点,我在打草稿。”
一个女生嫣然道:“秀玉,我们了解你的心理,可咱们都是同学,你也不能太自私。”
赵秀玉抑制住自己的不满,强作笑颜:“这是课堂。”
丁庆国把草稿悄悄地递给她们,息事宁人地说:“课堂上你们别大声喧哗好不好?”
课后,赵秀玉柔中含刺地说:“庆国,老师夸你胖你别真喘了。”
“我还不会那么轻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