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翰墨情缘 > 第28章 翠云亭英菊吟怅词铁索桥再菊赋情书

第28章 翠云亭英菊吟怅词铁索桥再菊赋情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且说那英菊姑娘也是多情善才之人,听得望来小子道的翠云亭是十里长亭送君别的地方,不觉也是生情起来。心想,莫非到此一别,竟会与望来哥成了千古恨了?望来看出,在这荒凉寂静的峰崖上不宜久留,便道:“英菊妹,古人在此虽也是依依难舍,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今天至此,若送你英菊妹就此而别,为兄也是心忍难别,我且送你英菊妹到那烟景热闹之处,你自行去了也是放心,不枉英菊妹往我府上一游!”那英菊听后,却是心花开怀,忧虑解除,说道:“谢谢望来哥!”望来道:“英菊妹如此客气,现时辰尚早,为兄已是了解英菊妹几分心怀,你是地方上的闻一知十的才女,借此景色,咏几首诗啊词的,给愚兄鉴赏,既抒发情怀,又激励增添兄妹之情。”那英菊道:“望来哥,你提的倒是在理。可惜妹妹诗知浅落,咏得平仄颠倒,牛头不对马脑的,倒是笑人了。”望来道:“这倒不妨,又不是科举考试,既是顺口溜也是作的好玩吧。”那英菊道:“既是如此,且不要见笑,咏出参差还望为兄修改。”只见英菊咏道:

    峰高路遥白云飞,亭闲芳草绿萋萋。

    古时伊人不见影,今朝俦侣心怎归。

    又道一首《忆秦娥》:翠云亭,名存今时亭何存,亭何存,君别无奈,凄凉堪悲。一腔痴情对谁诉,子规泣血空传音,空传音,人生有别,何时共鸣?

    英菊咏毕,递给望来,望来仔细看了又看,觉得写得触景堪深,尤写得悲伤离情。

    古至今来,凄怆难别,却是人之常情。望来阅后,便向英菊道:“英菊妹,你咏的诗和词很好,把古人今人,峰高亭闲、白云芳草,别后思怀,子规啼疾,真写得侃侃如音,犹是一副画卷,只见那白云飘飘,彩云霏霏,伊人不舍别,日头往西飞的景象,愚兄却不同,非把英菊妹送到烟景热闹之处,方可心欢乐意。”望来又道:“英菊妹走吧,太阳是不等玩耍人的呀!”说罢,拉着英菊的手,离开翠云亭。那是一段长长的下坡路,望来与英菊连跑带走,不到两刻钟的功夫,来到哈江下游的渡口上。两岸百户人家,炊烟缕缕,来往行人南来北往,很是热闹。那艄公悠扬的划着客船,在江面的涟波中荡漾。望来向艄公招手道:“哎,艄公老人家,有人要过河了,请划过来呀!”那艄公听到喊声,回应道:“不要慌,我马上就过来了!”只见那艄公拿着槁儿,娴熟地点划着江底,不一会,船已经到岸。

    英菊握着望来的手道:“谢谢了,望来哥,后会有期,请回去吧!”英菊登上客船,频频挥手致意。望来目送英菊上了岸,隔着江挥手告别。望来回至家中,也是蒙蒙夜幕,此时的御马村寨已是点点灯火,犹如天上的繁星点点。望来狼吞虎咽地用了晚餐,洗漱完毕,来到书房,写着笔记,不在话下。

    却说望来母亲,出门办事回来,看到满满两箩筐的小米粒,已被捶好簸净,心想:这些小米穗捶好簸净,也需花些时间和功夫,这望来动作再快也要一日之时,但又不见望来在家中,莫非又是谁帮了望来的忙了?其母亲深感奇怪,来到厢房问明望来,

    望来实情告诉其母,望来母亲返回房间休息不表。

    英菊姑娘独自一人登门来到望来家中,为的是加深儿女情肠之事,可望来却是一般接待迎送往来,不比以往那些姝女们,那样话语幽默缱绻缠绵。却是不疏不密,不舍不弃,顺其自然是了。如说英菊姑娘的才华品貌,固然也是婀娜俊秀,才貌双全。为何望来不因此追求?其原因还是那句老话,与痛失普妮相干。由此,望来便生了“可近不可密、不留不弃”的结朋纳友观。看官,我们不妨又来看看望来与这些姝女的情爱游戏吧。

    话说英菊姑娘回舍不过数日,便邮给望来一封书信:“菊参与湘黔三线建设,于阴历十月二十在笔山响琴峡谷会晤,事盼亲临,勿误!”望来收阅此信,不负英菊期盼,是日清晨洗漱完毕,用过早餐,按时到达相约地点。望来在那临时搭建的施工铁索桥头等候,不到两刻钟,忽一少女从铁索桥的另一端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看着陌生的望来道:“你这位哥哥,是不是名儿叫“望来’的?”望来对这位陌生姑娘却感奇妙,来信相约的是见面两次的英菊姑娘,而此时来接待的却又是另一位姝女了,望来疑神不定。只见那姝女眉弯眼秀,唇齿红润洁白,一头齐肩秀发,苗条身材,上身作百花衬衫,下作青色中衣,脚蹬黑胶靴鞋,鞋上敷满了黄泥,看来也是刚下工地的样儿。那姝女看着望来疑神疑鬼的样,故做了自我介绍,道:“我早知道你望来哥了,你且不知我,我英菊姐工种有变,到政府上班去了,因英菊姐时间紧迫,未能与你联系,故此,嘱托为妹的转告,我与英菊姐同村同寨,我便代替了她此次的活儿,故来与你相遇,为妹名再菊,杨姓该是,望来兄不比猜疑,如兄不嫌弃菊妹,可结一世良友!”再菊话毕,自己却感觉言语冒失,对着这一声未吭的望来,甚感羞恨。刹时,双脸通红起来,望来见状笑嘻嘻道:“再菊妹妹,今朝今世,又增添了一位良友,为兄岂有嫌弃呢?你英菊姐姐时来运转,我祝她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并托贤妹,转告你英菊姐姐,望来兄对她有一颗祝福之心。”望来言罢,欲想告辞再菊返回御马。话未说出,再菊说道:“望来哥,机会难得,此时我们正处午休,同我到工地玩玩去吧,好吗?”望来想到现在回去也无啥要紧事,不如陪伴着初交的再菊玩玩倒是开心的多。望来欣然答应了再菊的邀请,便说道:“承再菊妹妹之邀,逗留陪玩不妨,菊妹可带路前行!”

    那临时施工的的铁索桥,宽约五尺,长近百五十米,高近百余米,用木板扣在铁链上,框框眼眼,桥下是波涛汹涌的鱼梁江水,一眼望去,却是十分险恶。望来随着再菊倩女缓缓前行,将至铁索桥时,那铁索桥随着脚步的移动,上下震荡,左右摇摆,颠簸起来。望来又是初次行走在如此铁索桥上,望着悬空摇摆的铁索桥,刹时眼花缭乱,不敢动弹。再菊姑娘见望来此状,微笑道:“望来哥,你放着胆儿呀,沉住气,就像童年玩的打秋千一样,抓住护栏,总不会掉到江里去吧!”望来道:“再菊妹妹,倒没这么严重,可就是眼花脚软,不敢动步。”再菊再道:“望来哥,你一个年轻英俊男儿,可不会比我们姑娘家的胆儿小吧,我拉着你走可好了!”说着,再菊姑娘伸手拉着望来,望来伸手抓着再菊姑娘的肩儿,顺顺当当的走过铁索桥的中央。望来道:“谢谢菊妹了!”说着,对着再菊姑娘“噗嗤”的笑了起来。再菊姑娘看着望来嬉笑的样儿,道:“望来哥,你不老实,你是故意装着逗我的!”望来听见再菊姑娘如此说来,更捂着嘴儿笑个不停,说道:“菊妹,为兄岂敢装疯弄傻?在铁索桥摇摆时,我真是眼花缭乱,心酥脚软,不得你再菊姑娘拉着我走过那铁索桥中央,我倒进退两难啊!”

    这望来过着铁索桥,眼花缭乱,心酥脚软,连那片叶轻舟在急波湍浪中,望来也都来去自如,随波逐流,这分明是在戏谴玩弄这再菊姑娘。望来与再菊姝女相拉,到达彼岸,只见临建的工棚林立,男女成千上万,有的在用午餐,有的在洗衣,有的运动打球,有的唱歌跳舞,有的吹笛弄琴,却是各取所好、各爱取乐,一片生机勃勃的欢乐景象。那俊男倩女们,看见再菊姑娘陪同望来走上工地来,却取笑围观过来,戏弄再菊姑娘,一些姑娘说:“再菊姐姐,来的不到半个月儿,怎么就想起情哥哥来了?”一些说:“我们刚看你杨姐姐过桥去,怎么这样便利拐了个巧哥儿来。”总之是,你一言我一语,倒弄的望来羞恨起来,不得自在。那再菊姑娘与望来不同,因她与这些工友很是熟悉了的,又是其中的小小头目。任其那些兄弟姐妹们叫嚷戏弄。热闹中再菊姑娘便直言道:“兄弟姐妹,自古天地人间,男爱女、女寻男,犹如天地娘合,日月妯合,且有人不能婶合吗?”再菊姑娘言出口说,手舞足蹈,倒惹的俊男倩女们哄堂大笑。再菊姑娘说的豪言直爽,反而倒压住场了。常言说的好“纸是包不住火的”。男女一块,说玩讨笑,谈情说爱,理所当然。一场嘲笑就这样结束了。且说再菊姑娘趁未上班之时,带着望来游到响琴峡的峭崖上。此处一览响琴峡的风光全景,幽、静、险、奇全收!真是神工鬼斧,天地造化。在此参加湘黔三线建设的工友们,也随时到此游玩,犹是作业休息时,更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再菊姑娘拉着望来的手,问道:“望来哥,此时此刻,你的眼还花吗?脚还软吗?心酥没有?”望来知道,此时再菊姑娘的问话是有意戏弄自己,便回应道:“再菊妹妹,有你陪着为兄,壮了胆儿,我的眼怎么会花?我的心怎么会酥?感觉的却是美滋滋的,在这响琴峡的风光吸引下,逾感心旷神怡,喜得再菊妹妹陪玩,反而心花难收了!”再菊姑娘道:“望来哥,我们年轻人呀,此时不玩到哪时?我们兄妹有幸相识,却仿佛一见如故,这却是天缘地份的啊!”话说再菊姑娘与望来相识不到一个时辰,心儿却是恋上望来小子,只是难以启齿,说声:“我爱你,望来哥!”所以望来看出再菊姑娘秋波投寄,自己又想叙些情话儿,却又咽下去了,只道:“再菊妹妹,时间不早了,你还得上班,承得你相配游玩,至此谢意,后会有期,我也该回去了!”说着。松开再菊姑娘的手,告辞返回。那再菊姑娘捲了袖儿,望了望表,说道:“望来哥,时间尚早,还有半个时辰才上班,你且别慌,为妹送你过铁索桥去。”再菊姑娘又道:“望来哥,为避着我这些工友兄弟姐妹们戏弄,你可先走,我随后跟来就是了。”望来会意地点了头,直往那铁索桥走去,望来走到铁索桥中央,方放慢脚步,缓缓停了下来,扭身回看,那再菊姑娘果真尾随赶来了。犹是那情歌中唱的:

    墙上挖花墙下栽,花高墙矮现出来。

    蜜蜂见花也要采,花见蜜蜂也要开。

    再菊姑娘越走越近,迎着望来笑嘻嘻道:“望来哥,你来的时候,装的胆怯,你现在怎么走得自在了?”望来道:“再菊妹,常言道‘人到急时终有路,船到桥脚也会直’,为兄怕你再菊妹妹骗我,所以自己壮着胆儿闯了过来。”再菊姑娘三步拿作两步走,伸手抓着望来道:“望来哥,现在我的眼也花了,脚也软了,心也酥了,我得要你望来哥拉我!”说着,故意用脚蹬着铁索,用手拿着护栏的铁链使劲摇。顿时整座铁索桥颠簸起来,再菊姑娘拉着望来,笑得捧腹弯腰,那笑声响彻山谷,真是少女之心,天真烂漫,犹是含苞待放的花蕾,难以形容。

    一时,再菊与望来来到桥头,由于上班时间紧迫,不再给再菊姑娘玩耍的余地,只有紧紧地握着望来的手,双眼脉脉含情地道:“望来哥,望你常来常往,有事捎信便可,彼此相互了解。”望来道:“那是自然,也望妹妹在百忙之中多多保重自己,话儿羞口的,也可捎信聊谈。”至此,两位少男少女依依不舍地回首告别。

    却说这位再菊姑娘,和英菊姑娘同样在古城读书,因受文革时局的影响,求学未遂,回乡务农待业。虽与英菊姑娘同乡同组,却是单家独户。再菊离校回家后,很少有机会接触外界。一个含苞待放的大姑娘,成天给父母哥嫂放牛赶羊,陪伴着的,除了牛羊和山坡野岭,还有些什么?时日一长也是厌倦,索性拿些小说花书之类陪伴自己,有时看得入迷了,牛羊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也未知晓。

    一日,望来因事到三区串亲,路过再菊姑娘的村寨。走在山坡草径时,发现几头牛羊正在土中吃麦苗,偶侧身望去,又见一女娃,穿着蓝色衣装,坐在草径旁,捧着书儿,看得聚精会神。望来道:“小妹妹,你的牛羊吃庄稼了咧,你看书迷了吧!”望来边喊边捡起石头砸赶牛羊。那再菊姑娘猛地抬头,却见的一英俊少年正捡着石头砸赶自己的牛羊,顺势跑了过来,脸红羞涩,道:“感谢你这位老兄了!”望来看着这位倩女,年方十七八,生的苗条,一双水莹莹的眼睛,秀眉弯弯,蒜头鼻儿,唇红齿洁,秀发披肩,身着蓝格衬衣,中着青装,脚蹬凉皮鞋,手中拿着爱不释手的小说书一一《青春之歌》,一眼看去,很是秀雅文静。望来笑道:“有啥关系,谁不放个牛羊,岂有不误时吃庄稼的?”望来又道:“小妹妹,看你的样儿,还很是爱好看书写字,是个好习惯嘛!”那再菊姑娘道:“什么爱好,也是无聊得很,成天赶着牛儿羊呀的,在这田边地角,荒山野岭中,很是厌倦寂寞,不得以拿些书儿,混混时光1”那再菊姑娘再想说些什么,望来却道:“农家儿女,放牛羊,下地干活,习惯就好了,寂寞也是锻炼一个人的毅力的。”望来话毕,告辞那再菊姑娘。

    话说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成天给父母哥嫂放牛羊,她的心怎么按捺得住。尤是含苞待放,遇着春暖的骄阳,她怎么不含苞绽放呢?值此时光,已是年余半载的过去了,这放牛羊的姑娘好不容易遇到走出家门的好机遇,孰不知铁索桥头,再菊姑娘相会望来,早已钟情于望来。再菊姑娘对刚这位赶牛羊的哥儿却感几分惊愕,心内遥想一年前的往事,今天会见的这位哥儿,不正是他吗?再菊姑娘顿时沉浸在追忆之中。但又由不得多想,笑眯眯地望着望来。自那铁索桥头相会一别,再菊姑娘时常惦记着望来,只是自己的工作繁忙,没时间继续交谈,各自怀情在心,不在话

    再菊姑娘在望来心中也算得上心上之人,又因多次失恋,望来对这些妙龄姝女也不常惦记于心上,相识相爱,得过且过,不追不究。时日已过三月半载,望来收到再菊姑娘邮来书信,拆开视阅,只见那再菊姑娘信中写道:

    “望来兄,你好,见信如面。自有幸结识,离别至今,已是夏去秋来,杳无音讯,未知兄近况,愚妹惦记,亦命笔修书,又不知从何说起,推心置腹,已是想的甚多,欲掏心笔吐,又怕心狂难收,或感羞涩,徘徊之处,还是钟情于心,放情于人,揭去羞涩之帘,狂妄大胆地道‘望来哥,愚妹再菊爱你’,当你看到这句话时,应尊重愚妹之人格,应尊重愚妹的心灵,当你不接受愚妹的痴爱时,也别嘲讽,须知,咱愚妹心爱于你,万望兄包容愚妹一

    -再菊手书 庚戌年仲

    谅解,并盼收阅复音。

    此致

    秋

    敬礼

    ”望来收到此信,阅其内容,也是心倾再菊姑娘,本着有来必往、心诚则明的为人理念,望来沉静心思,拟写回复书信道

    “再菊贤妹,你好:

    欣获贤妹佳音,心内甚喜,犹如枯草逢春,茵莨展绿,贤妹倾吐爱慕之言,贤妹对愚兄一片痴情,怎敢嘲讽,只赖机缘甚少,难以见面洽谈,又因贤妹父母哥嫂可否接纳,也是难事。望贤妹三思而行,再做定夺,速告愚兄是盼!

    此致

    望来季秋手书寄上

    敬礼

    且说望来将书信拟写完毕,速邮发于再菊姑娘,事不数日,再菊姑娘收到望来书信后,知望来也是喜欢自己的,便将与望来谈情说爱一事告知父母哥嫂,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允诺。再菊哥嫂倒是婚姻自由时代下走到一起的,对于再菊与望来之事,便无话可说,唯独父母就是不予支持,吞吞吐吐,支吾搪塞,说那芳村山高水恶,是个穷乡僻壤!再菊姑娘深爱着望来小子,难以搁下,几经央求其母亲赴御马后再做定夺。其母无奈,只好邀来再菊的姐姐亲赴御马村寨望来府上。

    一路途径古驿道,攀爬坡高路陡的翰林坡,到达翠云亭。一路上,再菊之母怨声道:“这个鬼地方,路头路脑,鬼都打死人呀,这鬼姑娘真不睁眼睛,害我老娘难走。”其姐随行,笑也不好,气也不好。为着妹的恋情事,也只跟着妹妹走一遭了。俗话说“男爱女不惜代价也要追求,女爱男盼生盼死也要跟”。其姐笑对其母道:“路好不好,你不天天走,地方好不好,又不是你常坐,婚姻恋爱是年轻人的事儿,你说是坨牛屎粑,她说是朵玫瑰花,黄金有价情意无价,路过方知好坏。”其母不耐烦道:“我为娘的不同意,你姐妹又怎么奈我?”如此,母女你一言我一语往陡箐营下来。

    前章也述,这陡箐营山高路窄,犹如一线天,很是阴森吓人。社会动荡年代,常有盗匪拦路抢劫,行人也有丢财丧命的。如此险恶山岭,再菊之母、姐更不悦,对再菊投情于望来更是怒不允诺。常言道“无险不是奇,无幽不为美”。再菊之母、姐一行走出陡箐营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忽见新的景象:碧波荡漾的龙泉池水库,波光粼粼,涟漪生辉,古色古香的御马村寨,青堂瓦砾,屋宇生辉,在参天古树、成荫翠竹的点缀下,显得格外幽静;寨前清溪流水潺潺,滴水淙淙,缓慢运转的水碾。初次到此做客的再菊之母、姐,看着呈现在眼前的村景寨容,暗暗称奇,并在龙泉池岸极目四顾,只见翠竹之中略现出数间小青瓦房和左右相映的厢房,在八字形排开的朝门衬托下,显得古色古香,幽静大方。再菊姐与其母听再菊叙过,望来的住宅就在龙泉池岸边有朝门的人家。母女三人便顺着竹荫小径来到朝门,便登上石阶,只听见犬吠,却不见人影。由因母女三人是暗里来访的,望来家中却没有人接待。至此,母女回顾片刻,暗暗赞许,由因没遇到望来家人,便取道返回。其母对再菊姑娘与望来小子的婚姻一事,是否允诺,且听下文分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