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诡异修仙从种剑开始 > 第28章 登科(下)

第28章 登科(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转眼之间,已是十七日午时,王尧将全部试题作答完毕,已经在翻查是否有遗漏之处,增添一首华而不实的风月诗,抒发一下心怀,遣词造句对仗得体即可。

    得分大头还得靠时文,他将时文在心头诵读一遍,确定与心中所想一致,觉得行文格式都没有了问题,才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交卷。

    两日在这个狭小的房子里呆着,总感觉心头压抑得很,站起身来舒展一番筋骨,骨头发出爆豆子一般的噼啪声。

    心中暗道,“这恐怕回去后得向陈师多多请教些关于诗词之道,往后参加府试院试必然可用。”

    说到底,他如今的学识底子还是靠着读道藏和自学得来,对于风花雪月的诗词才情,还很欠缺,若真想在文试上大放异彩,这一项的比重也不低。

    县试不过千人,他信心十足,能够名列前茅。其中或多或少会有老尚书的名头,毕竟县试不需糊名,但他也相信《富民学校论》和《诸学论》必定能够得到县尊的青睐。

    他根据青石县的发展状况,总结出与自己的教化理念相关的兴民之策,绝对都是行之有效的时策,一旦用上,说不定有望能使青石县财政翻上几番。

    “等回去后可以让岳父参与一下,让他继续发光发热,说不定能让梁家在青石县的实力再上一层。”

    王尧其实明白,老尚书的权势有多大,梁燕峨的大哥正在京城任禁军统领,她姐姐嫁给内阁首辅严峻大人的长孙严敖为正室,他的二哥入武当山追求长生道途。

    还包括老尚书以前带过的学生,提拔的弟子门徒,种种势力斩也斩不断,哪怕是老尚书已经致仕,却仍然让只敬皇帝的悬镜司也不愿意轻易得罪。

    老尚书回青石县是来养老来的,整个带回来的家底都是留给梁燕峨的嫁妆,他瞧出王尧是个有能力的,也很支持他参加科举。

    王尧却还打算借着老尚书的虎皮,搞搞大动作,毕竟身为轮回殿签订契约的司主,他比起丁大勇他们已经有着足够的优势,真法唯一,自然要奋力争取一下。

    等待收拾完东西,提前交卷还需要申请,他轻轻敲动房间角落放置的一管特制木梆子,随后开始闭目养神,安心等待,

    很快就有一个儒生打扮的老人过来,把他整理好的题纸试卷来回翻看检查,确定没什么问题后,将之收拢在一个筒子里,领着王尧往外走,王尧往旁边看去,像他这样特殊安排的贵族学子,也有两位已经交卷离开。

    反倒是更多的寒门还在苦苦答题,因为他们基本上少有习武修行者,试题需要仔细思考作答,长久书写又很耗费体力,有身体弱的,三天都未必能写完全部试题。

    王尧被带着来到考场偏门处,拜会完守监考的先生后,从偏门出去。

    外头也都是各府等待的书童,书童些个也不轻松,他们作为陪考人员,要候着自家少爷随时出来,为他们拎包提篮,也就只能随意寻着空地休息,有条件的可以租个马车等候。

    王尧走出考院,迎着众多书童的目光,淡定的往外走去,左顾右盼,一下子就发现自家的书童,正候在一个马车旁边。

    “梁安,我出来了。”梁安听到王尧的声音,连忙跑上前来。

    “少爷,小姐来接你来了。”

    王尧这才细细一瞧,发现王尧身旁的马车竟然是梁府的,不是他租借的,梁燕峨不知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等他出考场。

    他把手中杂物递给梁安,快速奔过去,上到车里,王尧问道:“元峨,你怎么过来了?”。

    梁燕峨眉眼一弯,轻声笑道:“我猜夫君可能会在今日出考场,特来接你的。”

    梁安在外驾车,马车平稳的行驶在路上,往两人的宅邸赶去。

    “夫君饿了吧,我给你带来你最爱吃的香酥鸭哦。”梁燕峨从身旁拿出一个精致的食盒,里头装着两碟香酥,还有一小瓶花雕酒。

    王尧心头一阵甜蜜,只想到是“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县试结束,后日就是县试武举,王尧对于武试夺魁的期望不大,前面经过一番生死搏杀,他对于自身实力已有认知,对于武道意志有所领悟。

    前面搜罗到的几门法诀修炼不成,大概是不适合。

    这个月十五号本应献祭轮回殿,换取功勋,修炼其他的法诀。

    没想到正好遇到文试在十五,文试他能有些把握去争一争前几名,甚至是案首。

    可武举就把握不大了,武试结果直来直去,没有什么特殊照顾。

    终于回到府中,他与梁燕峨腻歪一阵,梁燕峨也去跟府中红娘学针织,忙活起来。他便往梁老尚书的房间赶去,此刻老尚书一般都在书房。

    通禀过后,进去面见老尚书,将自己思考出的富民建学之策和盘托出,高谈阔论。

    等老尚书全部听完,也就明白了他的想法,梁泓神情一肃道:“你的意思是想引进百家修士,建立学馆,教化边民?”

    王尧提出《诸学论》,主兴百家争鸣,提供政策优惠,让百家各修来青石县建立学馆据点,施行兴学之策,同时百家修士一旦入驻青石县,青石县的财政将会成指数性的上升,发展前景非常不错。

    “是的,我已经初步思考出对策。”王尧信誓旦旦,胸有成竹的说道。

    到如今,他是画好一张巨大的大饼,发展前景绝对可期,他却没有没有说出具体如何让百家修士扎根至此。

    不得不说,这张大饼很有诱惑力,就是老尚书这般见识过大风大浪的官场老人,也有些呼吸急促起来,他能看清楚背后巨大的利益。

    “你有把握吗?你要用什么方法引百家修士来到此地,建立学馆?”

    “岳父大人,可还记得赵榆升督主说过的二重诡境,里头有一处源力井?”

    “你,哼!燕峨这丫头。”梁泓大惊失色,当初赵榆升禀报上层此项绝密时,也被梁泓知道,他无意间将之泄露给梁燕峨,又被告知王尧,此番他却准备拿此来做文章。

    “悬镜司可不会放过嘴边的肥肉,你打算如何做?”梁泓简直气得吹胡子瞪眼,没好气的问道。

    “岳父大人不必着急,此事且得等府试过后才可,或许能让府尊也掺一脚,我们可以先……”

    王尧将自己想到的计策全盘托出,老尚书的也渐渐陷入沉思状,思考结果,一边为王尧说的法子补充细节。

    凡是大宗门,都有源力矿脉生产玄晶石,玄晶石的多寡才是大宗门大势力赖以生存的根基。

    支撑起二重诡境的本源力量,正是那口源力井,井下的玄晶石矿脉不知得有多少里,绝对是能够支撑一方大势力的建设。

    可是美中不足,此地已经被悬镜司盯上,王尧眼珠转上几圈说道:“岳父大人,你可有法子,引开悬镜司的注意,让他们今年内无暇顾及此处?”

    梁泓闻言,思考利弊,伸手一抚颌下胡须,眼神中冒出无尽威严:“此事倒也容易。”他也决定陪王尧搞上一搞,哪怕得罪悬镜司也可,一旦他促成百家来到青石县建立学馆,于他而言当也可青史留名了。

    王尧心中总算是有了底数,他将此策透露出来,就是希望得到老尚书的支持,此时,县衙府内,县令正带领好几个品评考官评研试卷。

    正好看到王尧处,徐县令一见之,不由得拍案叫绝,连连叫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