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登科(上)
何立一开口询问,原本热烈的气氛立刻沉寂下来,丁大勇欲言又止,他在发现小石头出现状况后,就知道老村长情况不妙。
魏豹很犹豫,但思考一番后还是说道:“你父亲他赶至军营时,已是脏腑破碎,待说完求救语后,就气绝身亡了。”
“我哥哥知道此地的草原匪是从草原山脉逃亡过来的后,便让我率狼骑前来相助,不曾想居然这里原来是丁大哥居所。”
“什么,我父亲他,父亲啊!”何力何环听到魏豹所言,两人先是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呆愣不动,然后两个人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
“父亲啊!”何环年纪阅历还不够成熟,根本不懂得隐藏情绪,在地上哭嚎不停。
何立朝着荒原城方向连磕三个响头,随后他起身,给众人倒上一杯水酒,躬身一礼道:“我代表我父亲感谢诸位前来相助,只是我不能陪伴诸位了,我要先带环弟去迎回父亲尸身,诸位抱歉!”
然后他又转过头去看向魏豹,说道:“魏将军,我父亲的尸身还在荒原城吗?”
魏豹见到他们父子情深,也为老村长情愿牺牲也要拼死求援感到敬佩,只为村子里的乡亲能够活下去,是一个很伟大的人。
“你父亲还暂时安置在军营殓房,我叫两名军士护送,你持我手令过去……”
何立再次拜谢,慢慢走到丁大勇身边,轻声说道:“丁大哥,实在抱歉,只能让你自己先照看村子了,我就……”他说完便带着伤心欲绝的何环连夜赶路去了。
“唉,没想到老村长竟然……”一旁进来伺候的村民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眼中含泪。
丁大勇几人再次伤心感慨一阵,随即又闲聊起来。
约摸半个时辰后,一部分村民进来安排宴席,大部分人还在外头收拾散落四处的尸体,等到收拾得差不多,他们便与来驰援的狼骑兵、家丁开宴。
“丁大哥,你当初是怎么来到这里的?”魏豹趁着酒兴问道。
丁大勇先是感慨一声,长叹口气,“此话说来话就长了,当初……”
“那你呢?你如今可是已经当官了,这是什么职位?”
“魏兄弟看样子是个军官,怕不是位百夫长?”王尧也在旁边问道,他看魏豹打扮,猜测一番。
“我的故事也很精彩呀,当时我和虎哥一起加入荒原城,然后……”
“哈哈哈!没想到豹弟还有这么倒霉的时候,真惨!”
众人一边闲扯家常,一边聊聊未来打算,规划理想什么的,绝口不提轮回殿之事。
那老儒就在旁边,偶尔插上两句口,很少理会众人的交谈。
“哎,尧弟,你可知老刘如今去哪里了?听闻他已不在青石县。”丁大勇低声喝道。
王尧说道:“老刘找我讨了路引后,说是要去赎回自己的奴籍,听说现在混得不错。”
“哈哈哈!那倒也还是不错,不过,我最佩服的还是尧弟你啊…”丁大勇大笑一声,再次说道:“你看你娶了娇妻,如今家财万贯,真是让人羡慕啊!”
跟在王尧身旁的老儒立刻眼神一变,莫名狠狠瞪了一眼几人。
所有人噤若寒蝉,气氛一时间冰冷下来,大家也都安静下来,慢慢吃饭饮酒。
再过许久,众人吃饱喝足,又开始闲聊打趣,丁大勇耐不住,再次说道:“现在尧弟是什么打算?”
“哈哈,丁大哥还是像之前一样,喜爱八卦。我正打算勤修武艺,参悟三六经,参加科举。”
“好好,那我就在此先祝贤弟,登科及第、马到成功了。”
魏豹同样说道:“我也一样,不知尧兄是打算考文科举还是武科?”
“我打算都试上一试!”
“佩服,佩服。”
酒至半酣,丁大勇拿出在大汉和其它匪寇身上缴获的战利品,足有近三万两银票,还有三本武功册子。
接下来,就是分发战利品的时刻,只见丁大勇往王尧和魏豹两方,一边拨出一万二千两银票,然后说道:“此次感谢豹弟和尧弟赶来相救,这是我们猎虎村的小小心意,银票你们拿回去给兄弟们吃酒。这三本册子都可以抄录副本,只是我村子如今遭受重创,还需要留下些银子建设,实在抱歉。还有……”
丁大勇双手一拍,四张上好的虎皮被村中猎户取来,送到王尧等人面前,质地极佳,破损近乎没有。
魏虎魏豹一人一份,另外两张送给老尚书和王尧,老儒在旁边静静的看着,明显很不高兴。
丁大勇哪里会冷落这种强人,更何况前头老儒还曾救他一命,他亲自从一个的箱子里,取出两张紫色的小动物皮,竟是紫尾狐的皮。
此皮草珍贵异常,且最受大儒喜爱,只因它尾巴根部的那一撮毛是制作上好毛笔的材料,用以习练书法效果极好。
“老先生,方才多谢您相救,这两张紫尾狐的皮就送予先生,权当我的一点心意。”
老儒生立刻又喜笑颜开起来,直言不必如此,手上动作却一点未见慢。
一场酒宴结束,宾主尽欢。
外头也都差不多收拾完了,丁大勇安排几人睡下,给来的士兵和家丁安排两间大院歇脚,才赶去处理堆积的尸体。
等到天亮,魏豹和王尧又和丁大勇热忱寒暄过后,才带着自己的兵丁离开。
从始至终,几人都没有提到轮回殿,但丁大勇明白,他们已经做出了选择,他看着身后忙碌的猎户与村民,总算是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
阳春三月,青石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官员行吏都在忙碌,县城里头也是热闹得紧,久违繁华的妓馆茶楼生意火爆,连盗贼都不敢在这几日生事,全因为一件事,科举县试就在本月十五。
对于各个州府来说,县试不过是第一道门槛,是一件小事,可对于青石县的几千学子来说,可是一等一的大事,同样对于知县老爷而言,要是县城内的学子通过县试、府试、院试的越多,证明他施行教化有方,可是为官考核的重要指标。
每个县城可以自由决定县试开考时间,误差不超过一月即可。知县老爷将县试定在本月十五,众多衙役忙里忙外指挥征夫搭建考试用的考场,若是繁华的县城还好说,往年搭建的考场都是砖石所垒,经年可用。
可像青石县这样的偏远乡镇,只能简单搭个窝棚了事,防风防尘低效无用,坐在其中还受冷风吹拂,要是遇上下雨天,那才真叫活受罪。
可是出发赶考的书生可不在乎,仍然是甘之如饴,毕竟这可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