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七十年代奋斗记 > 第3章 003

第3章 003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月亮高高的挂在天空上,天河里星星连成数条交叉的银线,蔓延至天际的尽头。

    叶家大门被打开,发出“咿呀”的响动,三个身影背着大竹筐悄悄地往家里的后山上走去,为了避免被发现,他们不走村里的路。

    一人抓一根棍子赶蛇,来到冯家湾大队,三张涂黑的脸,互相对视一眼,径直走三百米来到老地主家的荒山。

    “大哥,我和大嫂摘桔子,等筐满了,你把桔子背回去,这样快一点。”

    “不行,没个男人在这里,我担心你们撞上野猪。”

    “放心吧,我和大嫂听到动静就爬樟树。”

    于小菊跟着点头,少数服从多数,叶国华来来回回的运桔子,三个人分工合作,五百多斤的桔子不知不觉被摘完,叶小曼检查了一下地上的杂草丛,把一些成熟脱落的桔子捡起来,打算拿回去做罐头。

    “小妹,天快亮了,咱们快一点,大队里的人起得早。”于小菊颠了颠背后的筐子不忘提醒。

    “好。”

    月亮西垂,虫声绵绵不绝,没走下山,听到树丛窸窸窣窣的动静,三人屏住呼吸,停止脚步看向拐弯处,就见一人推着自行车露出全身,四张脸面面相觑!

    是他!

    眼前的人他们都熟悉是知青里面最耀眼的那一个,附近几个大队的未婚姑娘都喜欢议论他。

    叶家三口人,背着大竹筐,不像是来山上干好事,气氛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我上次发现山上有桔子,今天想摘点尝尝。”这也是一个不怕被野猪拱的。

    人家开门见山,挡在最前头的兄妹不好说什么,叶小曼从大哥的框里抓出十多个桔子递过去,“山上的桔子已经没了,给你这些!”

    “噢。”赵谷阳也没问为什么没了,接过桔子,两人的手碰在一起,他的手修长充满力量,比她吓得冰凉的手要暖和很多。

    叶小曼急忙抽回手,“大哥大嫂,没事儿,赵知青是我同学,他嘴巴紧,什么都不会说。”

    叶国华不太放心。

    于小娟更是手足无措,生怕被告发,这是撬社会主义墙角,检讨时会被人泼粪的!

    赵谷阳笑眯眯地瞟一眼叶小曼,这位女同学不简单,知道他有不爱多管闲事的优秀品格。

    叶小曼头顶的树干上,吊着一条青色小蛇,蛇身正缓缓垂下,扭动几次想把蛇头甩回树干上,结果整条掉了下来,眼看就要落到叶小曼的头顶上,赵谷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蛇身。

    那条蛇缠在赵谷阳的胳膊上,叶小曼纳闷抬头,见到蛇时,明白他这是在帮她。

    小蛇被逼急,咬了赵谷阳一口。

    赵谷阳把那条蛇甩出去。

    “哎呀,你被咬伤了!”

    这一幕发生在五秒钟内,大家反应过来,瞧见赵谷阳的小胳膊上有齿印,伤口不深,但见血了。

    叶小曼抓住他的胳膊,旋即帮他吸毒血、吐毒血!

    “……不碍事。”赵谷阳看着眼前乌黑的发顶,抬起的小脑袋只到他胸口。

    这是她第一次产生冷静以外的情绪,他的心像被羽毛轻轻的拂过,有种冲动,想要擦掉她脸上的脏污,完完全全看清她的脸,只是,当着同学哥哥的面儿,他不能那么孟浪。

    “那是奶奶说的竹叶青!”于小菊总算从震惊中反应过来,“蛇有剧毒,小曼,你赶紧带赵知青去找……冯家湾大队的赤脚医生,他家里有草药。”

    一般毒蛇都是在晚上出来觅食,那蛇通体碧绿,叶小曼只看了一眼,也怀疑是竹叶青,当即放下竹筐,要带赵谷阳离开。

    “我会骑单车,现在载你过去。”

    “好麻烦,不去,我没事。”他的笑懒洋洋的,似乎喜欢看她着急。

    “怎么会没事,那是竹叶青,我谢谢你救了我,但我不希望那是以你的生命作为代价!”

    “我喜欢为同学两肋插刀,献出一条命也值,等我死了后,记得为我上坟。”

    “……我真的很讨厌你这一点!”叶小曼咬牙,“每次都油嘴滑舌,所以你才会被你父亲揍。”

    赵谷阳顿了顿,低头,充满危险地笑着,“同学,你似乎对我非常的熟悉?”

    “我……”叶小曼盯着那张笑脸,不敢对视太久,情不自禁垂下眼睫,“抱歉,我一时着急说错了话。”

    “小妹赵知青,这条蛇不是竹叶青,就是普通的小青蛇,没毒!”叶国华抓住没来得及逃跑的小蛇,认真研究了一会儿,扬起蛇头开心的给大家看。

    赵谷阳收回视线,对上眼前疑惑的小脸,他无辜歪头,“对,我知道它是条青蛇。”

    “混蛋,你一开始怎么不说!”

    叶小曼知道这人不着调,也知道他天性深沉狡猾多疑,见他把心机用到自己身上,叶小曼怒火冲天一句话都不想再多说。

    背上竹筐,她气鼓鼓地下山离开,赵谷阳推着自行车跟上去,“同学,我们应该发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你帮我吸蛇毒,来,我帮你把这框桔子运回去。”

    “闭嘴!”

    ……

    叶小曼彻底无视了赵谷阳,平时在队上干活碰面不会打招呼;收工时放农具,两人一进一出她也把他当成空气看待。

    这个星期每天干完活回去,叶家所有人早早的吃饭睡觉,到了晚上十二点钟起来,兄妹俩一起去县城里卖桔子。

    刚开始叶国华胆小,有风吹早动就要跑,后来跟着叶小曼卖了一两次桔子,发现只要机灵点,和旁人多学经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种交易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难。

    叶小曼见叶国华熟悉套路,他们便分开行动。

    一个星期卖完所有的桔子,叶国华激动得双手在颤抖,整整三百块啊,他晚上坐在煤油灯边上数钱,兴奋到睡不着。

    叶奶奶只留一百块钱,剩下的两百,拿一百五出来买粮食,拿五十出来兄妹俩平分,票券也平分。

    “今年家里有了钱,吃喝问题暂时不用愁,不过,要买些瓦片回来,得把屋顶上的碎瓦捡下来,换新瓦。”

    “奶,我明天就去县城里买瓦。”这事儿叶国华包办。

    于小菊不停搓手,开心到嘴巴咧耳后根去了,活了这么多年,身上从来没有超过一块钱。她拿着钱数了又数,还相互掐脸蛋,疼得哇哇叫才相信真有钱了。

    “才二十五块钱就让你们夫妻乐得找不着北,瞧你们那点出息!”

    叶奶奶嘴巴损两句,脸上也乐开了花。

    叶小曼心情激荡,前世的哥哥嫂嫂到死的那一天,都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现在她终于弥补了一点心中的遗憾。

    不过,这点钱还远远不够。

    ……

    一大早上。

    叶小曼背着竹筐给城里的大伯送蔬菜,来到县供销社外面,这次没有犹豫,买了一包红糖打算送给正在备孕的堂嫂。

    从供销社出来,叶小曼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一个年近四十的女人,“刘老师——”

    声音被淹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叶小曼快速走过去,没追上。从十字路口插过来一个十八九岁的丫头,亲昵挽住了刘老师的胳膊。

    “姑姑,你都好久没来我家吃饭了,我好想你!”

    “如今大家的粮食都紧张,我哪能一直上你家,以后你结婚也一样,不要天天回娘家。”

    “哼,我现在不结婚,姑姑你等着看吧,今年一定会恢复高考,到时我要考上好大学,让咱们老刘家扬眉吐气。”

    叶小曼如同被泼了一盆冰水站在数九寒冬里瑟瑟发抖。这个撒娇喊姑姑的丫头,是她的同班同学刘秋娟,同时也是顶替了她上大学的仇人。

    而那个刘老师是叶小曼的恩人!

    刘老师曾资助叶小曼读了三年高中,前世逢年过节,叶小曼常常送农村散养的鸡鸭鱼肉以表感激,没让老师家的冰箱空过,直到刘老师退休去b市养老才停止。

    叶小曼怎么都没想到,刘老师和刘秋娟竟然是姑侄的关系。

    脑海浮现那年高考过后的场景,是了,她去学校询问录取通知书,刘老师说她没有被录取,满脸的不耐烦,让她赶紧离开。

    又和其他同学夸了一顿刘秋娟,说这丫头已经去b市读大学。当时叶小曼还觉得自己愧对了刘老师,加上家里的事儿太多,没来得及仔细核实情况,就匆匆的离开了学校,完全就没去复查。

    那些年叶小曼也只是疑惑了一下,曾听说刘秋娟出了点事没去参加高考,不知道为啥后来又考上了大学?

    一直到她们迈入花甲之年,刘秋娟从b市回来参加同学聚会,酩酊大醉,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告诉大家,她能上大学,多亏某人的成绩不错,才让她有机会顶替。

    并且刘秋娟掏出一个小小的红包,塞到叶小曼手中,让她去买些好吃的,羞辱意味不言而喻。叶小曼不是傻子,能听出这话里的意思,自己一生命运多舛,对于高考这点打击已经看得很淡。

    可重生回来,得知最尊敬的老师,竟然是刘秋娟的帮凶,叶小曼心中如同热水在沸腾,气愤到胸膛不停起伏,前世这位老师做了坏事,是如何做到面不改色收她这么多年鸡鸭鱼肉的啊?

    不知不觉,跟在这对姑侄身后,叶小曼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她双眼迷蒙,缓缓停下来。

    ……

    马路上。

    刘秋娟没注意身后的人,和姑姑一起走进县城里最好的职工小区。

    “姑姑,我让你资助叶小曼,没被她发现吧?”

    “当然没有,你要学习雷锋精神做好人好事,我怎么可能说出你的名字。”

    “谢谢姑姑。”刘秋娟笑道。

    她低下头,眼里全是烦躁。陷入这个死循环两世,每次都会回到七十年代。

    努力那么久,她一直都没能让赵谷阳把视线移到自己身上,或许是上天看不下去,一定要让赵谷阳爱上自己,才会停止这种重生的把戏。

    所以啊赵谷阳,这一世你就不要再执着那个小村姑了!

    刘秋娟得意洋洋地想着。

    ……

    新河大队里,只见一个丫头疯狂的铲碎石,挑了一担又一担,整个上午没闲下来,大家议论纷纷,怀疑这丫头读书读傻了!

    众人劝叶奶奶赶紧给叶小曼找个好人家嫁了,否则一时半会找不到好工作,人都会疯掉去。

    叶奶奶笑得慈祥,表示不着急,等孙女二十岁以后嫁人也不迟。

    赵谷阳叼着一根狗尾巴草,走到干完活坐草垛上喘粗气的叶小曼身边。

    “同学,谁惹你不开心,说出来给我听听,我帮你去报仇。”

    叶小曼轻轻抬头,白晃晃的牙齿让她神经紧绷,心里酸酸胀胀的有股想要流泪的冲动。

    只是,赵谷阳不着边的话,又让她理智回笼,“不用,我卖力干活,只是单纯的想要增强体魄,报效国家。”

    “噢,原来你想当兵。”

    “……”叶小曼闭上了嘴。

    之后不再说话。

    两人都坐在草垛上,为了避嫌,间隔的距离有三四米左右,他俩干完自己的活,就等着队长喊收工回家吃午饭。

    不远处的人,对着他俩指指点点。

    “叶婶子,我觉得那个赵知青对你家小曼有点意思,他们俩是不是在处对象?”

    “他们倒是挺有缘分,赵知青那么凑巧分到了小曼所在的公社。”

    “赵知青不错,人踏实。俺听儿媳说,其他的女知青约他出去散步,他都不去,而且这娃儿勤快,干活从来不耍滑头。”

    叶奶奶拔完田里的草,直起腰,顺着众人的视线看过去。赵知青正在和队长聊天,小年轻见多识广,天南地北都可以聊几句。那身高和气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下乡可能只是来体验生活,用不了多久,应该就会病退回城,毕竟别的生产队,已经有这样的先例。

    虽然孙女很优秀,但家里条件不行,老话说得好,人讲究一个门当户对,所以——

    “我听小曼说,他们是普通的同学,没啥关系。”叶奶奶声音有点冷。

    众人瞧见叶奶奶拉下脸,不敢再多说什么,女人的名声很重要,不然以后不好找婆家。

    草垛那边。

    刘秋娟突然出现在众人的视线。

    她穿着碎花长裙子、白色皮凉鞋,和生产队干农活满脸脏兮兮的女人完全不一样。她的出现像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小仙女,点亮了大部分没找对象男性的眼睛。

    县高中她是风云人物,棉纺厂厂长的女儿,那是单位效益最好的一个厂,大部分知青都曾巴结过她,此时他们聚拢过去,热情地给她扇风。

    只有赵谷阳这个愣头青,还在和队长侃大山!

    “谷阳,你晒黑不少……我今天来探望姨奶奶,顺便也来看一下你过得好不好。”

    脆生生的嗓音里带着一些娇羞。

    不管哪个年代,都不缺起哄的人,年轻人发出“噢”的怪腔怪调,这城里姑娘一看就是来探望意中人的。

    也有一部分妇女,对叶小曼充满同情,对方的穿着打扮完全碾压了穷得揭不开锅的叶小曼。

    赵谷阳抬头,叼着一根狗尾巴草,迎着光,笑眯眯问,“抱歉……请问你哪位?”

    得,他的脸盲症又发作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