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考城隍
冯颐回到家,将从楚府拿到的账本交给了俞素秋。
俞素秋也随手翻了两页,越看越是气愤。
这楚合泰通政使的身份,平时是替皇上处理奏折奏章的,自然是实权要害部门。
可以说,各地上奏的各种奏折,都要在楚合泰手里走一遍,才能放到皇帝面前,这中间自然全部都是可操作的部分。
比如某地发生大水,淹没农田无数,地方官员上奏要赈灾银子。楚合泰就会提前和地方官员商量,赈灾银拨下来后,自己要拿几成。不然奏折就递不到皇帝面前。
还有各种情况不一而足,账本上记载的都是楚承业父亲楚合泰借此谋利之事。
俞素秋轻轻合上账本,压抑住怒气,对着冯颐说道:
“公子当真是做了件大好事,这楚合泰恶事做尽,却一直让人抓不到把柄,而今有了这个账本,等到我们呈给皇上,一定能拿下他的乌纱帽。”
冯颐没有那么多心思。
“我也只是无奈为了自保而已,只是完全出于私心罢了。那楚承业如果不是非要置我于死地,我也不想管这种闲事的。”
“不管怎么说,公子的目的都是好的。我这就出发去大同,公子就等我好消息吧!”
说完,俞素秋掏出几个纸剪的纸人,还有一顶纸做的小轿,伸手一挥,落在地上就都变成了真的。
俞素秋坐进轿子里,几个纸人抬起轿子就走,速度飞快,眨眼间已经看不到身影了。
见楚承业的事情暂时搞定了,冯颐也是暂时放下了心。
回到房间,幻妖婢女侍香当即从冯颐怀中钻了出来。
之前带着她去了楚府,为了幻化假账本,就让她暂时藏在了怀中。
侍香一出来,就是对着冯颐开始埋怨。
“公子好不知羞,与那蛇蝎心肠阮氏都能做下丑事。”
冯颐内心尴尬不已,嘴上还是逞强解释,似乎在劝服自己。
“这也是为了扳倒蛀虫楚家,我也算是为了民众牺牲,怎么会是丑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侍香撇了撇嘴,显然不信冯颐的谎话。
冯颐顿时大怒,小丫头片子还敢翻了天不成,竟然说起自己这个主人的不是了。
当即对着侍香又是一阵打闹,二人很快又滚到床上,冯颐又是一番费心费力的输出,才心满意足。
………………
晚间,冯颐还在和自家侍香打闹,却突然听见外边传来芸娘的惊呼声。
赶忙出去查看,却原来是红玉回来了。
只是她却不是单独一人来的,身后还跟着两个身穿衙役服装的男子。
但这两个衙役走路却是飘着的,且脸色苍白面无表情,在烛火之下也没有影子,显然这是两个鬼差。
冯颐正纳闷,红玉带两个鬼差上门干嘛?
那边的红玉却不管不顾,一把拉起冯颐就走,并示意两个鬼差带路。
“红玉娘子,这是什么情况?”
“你当我这两日是去玩乐了吗?我听说河南地界缺了个城隍的职位,且阴司这次准备另辟蹊径找些才学之士去管理,这几天就一直在帮你奔走此事。”
一听自己竟然有机会能当上阴神,冯颐当即高兴的不能自已,只是转念又想起了什么来。
“可是,这阴神不都是死人才能做吗?”
红玉诧异,没想到冯颐还能知道这点,于是又开始给冯颐解释。
“对于凡人来说,当然是只有死人才能做阴神,毕竟阴间的法宝器物一类的只有鬼魂才能动用。可是你不是已经修炼出了元神的修道之士吗?
只要你想,就能让元神离体,和鬼魂的差别不大,阴间的职位自然就做的。”
二人说话间已经跟着那俩鬼差来到一处雕梁画栋的宫殿之处,内里的陈设处处都透露着富丽堂皇之感。
大殿之上已经摆了几个小几和座墩,且已经有了两个人坐在那了。
红玉也不解释,往前推了一把还在发愣中的冯颐,冯颐跌跌撞撞的来到剩下的空着的小几前,坐下了。
抬起头才发现,此时大殿之上还坐着一位威严的华服男子,看见冯颐坐下,对着旁边的鬼差点了点头。
鬼差会意,当即叫道:“考生已全部到场,现在开考!”
很快就有鬼差发下来试卷,上面只写了八个大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读过原著的冯颐知道,这是赶上聊斋中的原著《考城隍》了。
地府给的试题也很简单,就是考察在座的人对于善恶观念的判断以及处罚标准。
原著中的宋生写的回答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宋生的这个回答让高台上的阴神考官们满意之极,才给了他河南城隍的职位。
只是,看着远处正下笔如飞的两位考生,冯颐知道如果自己也这么写,无疑是拾人牙慧,得不偿失。
略微思索后,冯颐有了答案,也开始挥动笔墨在试卷上答起题来。
很快,几人的考卷被收回去,传给堂上众人。
冯颐也这才有空向上望去,只见堂上不仅有那身穿华服的威严男子,两座也分别零零散散的坐着十数人。
这些人都是头戴冠冕,身着袍服,显然在地府的权势都不小。
几人传阅了三人的试卷,刚开始还没什么,可很快就起了争执之声。
过了一会,有鬼差来到近前,传见了冯颐和另一个书生上到大殿。
大殿上高坐主位的威严男子开口问到:“你们两个谁是宋焘?”
旁边的书生当即拜下:“小人便是!”
“河南地界正缺一个城隍,你可愿担当此任。”
那宋焘听闻此言却是如梦方醒,当即跪下磕头,大声哭诉:“小人不敢推辞,只是家中尚有老母赡养,还望大人恩准,让我侍奉完老母后再来听此任用。”
主位上的威严男子闻听此言,眉毛不由皱起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反而转头又看向了冯颐:“你是冯颐?论迹不论心之语可是你写的?”
冯颐也连忙下跪,点头应下。
那男子却是冷哼一声:“如照你所说,论迹不论心,只看人做好事就赏,做坏事就罚,此非乱了人世祸福因果。”
说着又是大喝一声:“左右来人,将这狂悖无礼之徒赶下堂去。”
冯颐知道,这是堂上那人在给自己下马威,当即出声解释道:“大人且慢,还望听学生解释一二句。”
果然,准备上前拿人的鬼差都停下了脚步。
堂上也传来声音:“那我就听听你要怎么狡辩”
冯颐整理了一下之前的思路,开始对着殿内众人侃侃而谈。
“我观大人仪表不凡,想必也是饱读诗书之人。那么大人一定听说过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之旧事。”
殿上的众人都点头,主位上的华服男子也是开口说着。
“那是自然,我与孔圣还是多年好友,常常一起相约宴饮。”
“大人既然清楚,就应该明白人之心各有异,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用一套标准的准则去衡量他们的行为。如果做不到有善就赏,有恶就罚,那么谁又会专门去做善事呢?”
主位上的男子听到此言却是真的怒了,对着冯颐怒喝:“混账,孔圣之时百姓不兴教化,自然需要有善就赏,有恶就罚,而今又怎可同日而语。”
冯颐闻听此言,却是不说话了。
堂上男子正要吩咐人把冯颐拉下去,却有人拉了他一把,抬头看去,是红脸长髯的关圣。
关圣对着两边的人问道:“这宋焘还有几年阳寿?”
一个帝王容颜的马上派人去查。很快有一个长胡须的衙差上前禀明:“还有九年阳寿。”
关圣又问:“冯颐呢?”
差役却慌张了一下,抬头看了眼旁边的让他查询的男子,见他神情自若,又是连忙上前说道:“冯颐享受八十三载”
关圣点了点头,对着下面站着的冯颐两人说道:“宋焘你既然想要回家继续侍奉老母,那准你九年假期,先让这冯颐代你,你看如何?”
宋生连忙跪下叩谢。
关圣又转头看向冯颐:“你的论迹不论心之言虽是狂妄,但我往日巡查阳世人间,见人间惨状,也是忧心不已。所以才让岳君传你上来一见。
你既然认为你是对的,不如就暂代这九年的城隍,让我看看你是如何赏罚的可好?”
冯颐此时已是喜出望外,本以为这次是陪跑了,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于是连忙拜下,应承了此事。
于是冯颐和宋焘就都被带了下去。
…………
可当看着大殿中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那捧着生死簿的衙役连忙小跑着跟上了之前吩咐他的男子,而那男子也不是别人正是阎罗王。
“大王,那冯颐……”
“慌什么?生死簿只在你我手中,旁人又看不得。只要你不说,我不说。别人怎么会知道。”
“可是……”
话还没说完就被阎王直接打断了。
“可是什么?之前的计划继续做下去,早晚有一天会平安无事的……”
……………………
冯颐走出那大殿后,红玉立马迎了上来,口中焦急的询问着:“怎么样,怎么样?你考上城隍了吗?”
冯颐叹了口气,将之前大殿上的事情说给了红玉听。
谁知红玉听完又是倒吸一口凉气,口中略带斥责:“你知道那坐在主位上的是谁吗?你就敢顶撞他!”
“还能是谁,不就是阴间的阴神吗?”
冯颐有些不以为意。
“什么阴神,那是泰山府君,东岳大帝!是奉上帝命令主管阴曹的,乃是真正的天界正神。
也幸好有关圣帮你说情,还让你暂代几年城隍,不然恐怕东岳大帝一个眼神就能让你神魂俱灭。”
东岳大帝的名头确实挺大,但我穿越者的身份难道就是摆设,冯颐不无自恋的想着。
看冯颐还是不以为意的样子,红玉有点恨铁不成钢,就一把拉起冯颐把他带回家了。
………………
“老爷,快醒醒,老爷!呜呜呜呜”
冯颐迷迷糊糊醒来,发现自己正躺在家里的床上,旁边芸娘正在哭。
看见冯颐醒来,芸娘这才止住眼泪,一把扑倒冯颐怀里。
冯颐这才清楚,原来昨天晚上红玉来找自己,不知道她用了什么法子,伸手一拉自己,自己就扑倒在地不省人事了,无论怎么叫都叫不醒。
把芸娘顿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只是深夜时分,她一个弱女子也不好出门,就担心了一整夜,天亮了之后就急忙让丫鬟禄儿去请大夫去了。
冯颐知道,这应该是红玉昨天带走了自己的神魂,所以自己才会怎么叫也叫不醒。
伸手安慰了一下担心自己的芸娘,又打发走丫鬟禄儿请来的大夫,冯颐才下床活动活动。
小婢子侍香又从画卷里幽幽的钻了出来。
“芸娘都担心了我一宿,怎么你没一点担心我呢?”
侍香却是笑了:“不就是神魂出窍吗?每个修行者都会的呀!这有什么好惊讶的?”
纯靠蛇妖金丹强行提升修为的冯颐难得老脸一红,自己还真就不知道。
于是又不好意思的问起来:“那你知道神魂出窍的法门吗?不如教教我!”
侍香却是诧异了,没想到有如此法力的冯颐竟然连最简单的神魂出窍都不会。
冯颐又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一遍。
侍香歪头想了想,还是说道:“我只是个幻妖,也知道的不多,一会红玉姐姐来了,你还是问她吧!”
红玉把冯颐夜里送回家,就又走了,说是要去处理一些手尾工作,想来用不了多久。
又想起来昨天拿着账本去对付楚公子的俞素秋,又问侍香:“俞家娘子回来了吗?”
侍香摇摇头,表示没有。
自从昨天走了后,她就一直没有回来也没消息传来,想来应该是还在忙!
尔后,冯颐也无事了,昨夜神魂一晚上没休息,此时已经有点发自内心的疲乏,就躺在床上休息去了。
一直等到中午,红玉才姗姗来迟。
冯颐此时也睡足了,就赶忙出来见红玉。
昨夜匆忙之间,其实冯颐有很多问题想问,只是没来得及开口。
红玉正自顾自坐在家中大堂上,丝毫没把自己当外人,当然也没必要把自己当外人。
冯颐看见红玉,果然比谁都热情:“红玉娘子回家了,事情办的怎么样?”
“我已经打听过了,阴司确实准了你九年的城隍职位,就在洛阳,估计不久就会有差役给你送来城隍要用的印玺和官服了”
“那就好”
听到红玉彻底确认此事,还知道了自己将要任职洛阳城隍,冯颐也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