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是个人都受不了!
夜幕降临,山洼处的小村,灯火次第亮起。
周博伟一家围着茶几嗑着瓜子,聊着天,看着电视。
电视里正播放着,《神探狄仁杰》第三部。
这电视的爆火的程度,胜过当年的《少年包青天》。
那句“元芳,你怎么看?”的转移话题和人互动的台词,被各路“看家”玩出了花。
另外一句捧哏的台词:“狄公真乃神人也。”也化作滑稽调侃的口头禅。
这种探幽寻奇的视觉之旅,确实深受华夏老百姓的喜爱。
看到电视里李元芳登萍渡水、飞檐走壁地追着坏人的情节。
周博伟不由朝弟弟调笑道:“小伟,要不是阿哥当年向阿妈偷偷打了一个报告,你怕是还在老家受苦受难。”
当年把大儿子送回老家读书之后,林春梅发现效果竟然不是一般的好。
周博伟的成绩,如同坐上了火箭。
每次考试,都能名列班级前茅。
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的奖状拿到手软,不过几年就贴了小半面墙壁。
她立马又把小儿子送回老家。
哪里知道,同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两块肉,差别竟这么大。
虽然平日里和老家通电话,多少知道小儿子学习不争气。
本以为,只要能再认真教育几年,就会逐渐变好。
哪里知道,大儿子偷偷打回来的一通电话,瞬间让她坐不住了。
大儿子竟然在电话里说,再不把小儿子接回家,怕是要被活活打死!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大外孙随便教育一下,成绩好的不行。
不由让年不过五十余岁的林有良,不由得洋洋得意。
哪知小外孙才教育了没几天,竟让他心生无力之感。
他使出了杀手锏,棍棒交加之下,小外孙差点被打傻。
从一开始,周博伟被挨了竹鞭子,就哇哇大叫。
到后面,狠打十几二十次,都硬着头皮,瑟瑟发抖就是不吱声。
当初的周博伟,就看到弟弟每天洗澡的时候,浑身上下都是青色瘀痕。
少则四五条,多则十几二十条鞭印。
有些旧的瘀痕尚未完好,竟又添新鞭。
那时候打电话,必须到老家村里的一户有钱人家。
且需要提前说好,每周几大概什么时候通一次电话。
通话前,需要提前在电话处守候。
周博伟不敢声张,也不敢在村里打电话回去。
他用自己的零花钱,跑去镇里打了通电话回去。
报告了弟弟的一些状况。
林春梅闻讯,立马回了老家。
最终,在和父母协商之下,把周新伟带回了天南。
林有良其实也得到了解脱,终于不要为没法教育好小外孙,负责任了。
多年之后,周博伟回想起当年的事情,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
弟弟周新伟说话晚,到了两岁半才会说话。
相比同龄人,实在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基础特别薄弱。
外公要求念一遍a、o、e的拼音字母,弟弟不会,先来一鞭。
继续叫弟弟念,念错了,又来一鞭。
再继续念,还是错的,心里一恼火,直接连续好几鞭。
有时候,打得周新伟疼得满山跑。
弟弟一路跑,外公一路追着打。
转了一圈回来,身上少少被打了十几鞭子。
有时候,不是周新伟忍着疼不说话,实在是挨打得多了,也学精了。
如果老实听话,继续念说错了,挨的打更多。
他索性装傻,不再说话,看起来像吓傻可一样。
那时候周博伟就在想,他不得不为自己学习好,而感到庆幸。
到了后面,更是逼着自己努力学习。
不好好学习?弟弟周新伟就是榜样!
多年以后,周新伟提到当年在老家,那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书房。
他对那段暗无天日的过往,依然心有余悸。
周新伟苦笑道:“就外公那个打法,是个人都受不了!”
周博伟迟疑了一下,朝着林春梅道:“阿妈,对于学生来说。多数都是差的越差,好的越好。
差学生普遍具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有时候不是他们不想上进,实在是基础不牢固,有心无力。
不仅越学越吃力,还老挨老师、家长骂,索性爱咋滴咋滴。
如果他们有机会补足这个缺陷,成为尖子生。
自然有老师夸着,同学们捧着,父母爱着。
学生都爱出风头,谁不想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
那些成绩逐渐好转的学生,为什么更加努力?
那是他们不愿意,重回到原来落魄的模样。
他们自己就会主动地认真学习,保持名次。
小伟学话那么晚,基础本来就不如别的小孩。
阿妈你没有让他晚读一年书,没打好一定的基础,就直接上了一年级。
这已经是错了。
现在小伟再过一年就要中考了,考不到一个好学校,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小伟现在成绩一直不行,不如让她留一级。
公立学校不让,咱们可以去私立学校。
把基础打牢靠一些,另外去了私立学校也有好处。
这样也没有认识的同学,也不会有人笑话他留过级,心理上也不会存在太大的压力。”
林春梅认真听着大儿子说完,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她有些疑惑地问道:“你弟弟整天守着电视机,作业也不认真写。去了私立学校又能如何?”
周新伟前世考了个普通高中,接着读了个大专。
学费贵得一批不说,毕业就等于失业,感觉就和混日子差不多。
周博伟朝着弟弟努了努嘴,他轻声笑道:“小伟,我看你看动漫的瘾确实挺大,能不能克服一下,说句话。”
周新伟挠了挠头,有些懊恼,怎么受伤害的全是我。
作为一个小孩,他有些无奈,不知道说什么好。
旁边的周天正,也听得真切,小儿子的学习问题确实令他有些烦恼,
他咳嗽了一声说道:“小伟底子确实不行,回了老家光挨了打,也没学到什么东西。私立学校老师水平要高一些,或许可以尝试一下。”
林春梅朝周天正撇了撇嘴,她皱了皱眉头有些无奈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私立学校一年学费不少,还要住宿,这又是一笔开销。要是小伟还是这么贪玩,这钱等于打了水漂。”
看哥哥眼神示意了几次,周新伟知道哥哥的意思,确实也是为了他好,他终于开口说了话。
“我们镇中学的老师,水平确实也很一般,成绩的事也不能全怪我。如果去私立学校的话,那应该可以,至少肯定比镇中学好。”
这时候的天南,教育确实落后,老师的水平普遍有限。
乡镇学校,许多小学老师竟然只读过初中,甚至偶尔有只读过小学的老师出现。
初中老师,也顶多只是读了高中、中专。
每当教师考核的时候,许多老师像渡劫一样的,总是心神不宁。
很多老师没有编制,学校里充斥着许多临时聘,水平参差不齐的代课老师。
老师们的工资待遇不仅低,而且经常因为财政困难而被拖欠。
“既然这样。镇中学李校长是你爸之前老师。过几天找个时间去问问看。”林春梅想了想道。
作为周家拿主意的人,林春梅平日里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思想里总是带有一些,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想法。
她们这一辈吃惯了,没有读书的苦楚。
有着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要多读点书,总是有好处的朴素观念。
只要是孩子想读肯上进,她都会想尽办法供你上学。
殊不知,知识只是能提高改变命运的概率,学历只能决定将来的下限。
至于上限哪里,可能在梦里,也可能在不经意的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