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不死功
“叶大哥,你是不是累了,要不要我给你捶捶肩。”
何秋月看到何时了在轻捶恒的肩膀,又见到恒嘴角勾起那不怀好意的笑容,精神大作,犹如炸毛的花猫一般。
恒在享受之后,说道:“小月、小了,明天书院就要开书了,你们作业做完了吗?”
(古代的儿童一般四至七岁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
(本书设定学童要在书院学至十二岁,其间要读书,学习武技等。)
两人被这个惊天消息冲击到,脑袋放空,意识模糊,似要跌倒昏迷。
恒迅速扶住二人,两个脑瓜崩子下去,瞬间使二人清醒。
“别晕了,赶紧去做吧,加油,一个夜晚,一个奇迹。”
二人手忙脚乱地跑回房间内,东翻西找,终于在房间角落处找到蒙尘的书本。
二人抄起笔来,奋笔疾书,虽然脑袋发昏,但还是在上面涂涂改改。
六十个字的诗词,三千多字的注解。
书院恐怖如斯!
过分解读,死无对证。
恒拿着清酒,在屋外看着二人,每看到他们二人抓耳挠腮的时候,就忍不住喝一杯清酒,似是怀念。
虽无佐料相配,似又有最佳的佐料相配。
他们二人,也不知咋样?
每一次看见书本就头脑发昏,书中的文字在他们眼里犹如水中的蝌蚪一样,游来游去。
进入他的脑袋,然后十分不满意,厌倦离去。
哪怕是他们无数次挽留,十次、百次,依旧无计于施。
练习武技亦是如此,连招式的名称都会忘记。
入夜,皓月当空,照亮了整个夜空。
在月光的照耀下,一切都变得平静而祥和,这个时候本应是最佳的入睡时间。
却有二人打破僵局,屋内挑起灯光烛火,挑笔晚读。
何奶奶看着屋内二人奋笔疾书,无奈叹息。
“小叶,麻烦你过来一下,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恒将清酒随手放置一旁,向着何奶奶的屋内走去。
“小叶,麻烦你帮我把柜子顶端的东西拿下来。”
恒不免有点奇怪,但还是按照她的吩咐,老老实实地跃起,拿到放在柜子顶端的盒子。
垂眼看去,盒子表面光滑,看起来十分破旧,有很久远的年代。
手指轻抚光滑的红褐色漆面,冰凉的触感由指间传来。
“小叶,麻烦你打开一下。”
恒轻轻地将木盒打开,一眼望去,里面就只有几本老旧的书籍。
这些书的封面已经褪色,边缘磨损,书页的边缘有些泛黄,书角处有好几个地方皱起,看出来这些书的主人经常翻阅,角落里满是岁月的痕迹。
恒将木盒递给老人,她的双手微微有点颤抖,轻抚木盒中的书本,眼角处流出几滴晶莹的泪水,在烛火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眼中带着几分留恋的目光。
“这些都是小月小了二人已经逝去的爹娘留下的,他们以前是佣兵团的人,二人在那里相识相恋,可惜最后还是没能熬得过我这个老婆子,先一步离去。”
“这些书籍的二人在担任佣兵的时候写得,里面记载着很多横断山脉的信息,他们靠着这些信息在那里逢凶化吉,好几次避开必死的局面。”
“可惜,小月小了的娘在生在他们二人的时候,难产去世,二人的爹在他们五岁的时候逝去,不孝啊!”
“小叶,这几本你拿去,我知道你经常去横断山脉那个地方狩猎,赚取钱财,这些书你拿去看,对有所帮助。”
老人将木盒交到恒的手上,双眼闭上,不再看向木盒,似是斩去留恋的情怀。
这个木盒回到恒的手中,恒的目光复杂。
老人看着恒的样子,双膝径直跪下,吓恒一跳,连忙地扶住何奶奶的双臂,还未开口,何奶奶哽咽出声:
“小叶,我知道你不凡,待我逝去,我不求你以后能照顾小月小了,我只求你以后看到小月小了落魄时,能帮衬一下,起码能他们二人能有一口饱饭吃。”
老人泪眼婆娑,眼眶发红,忍不住哽咽,泪珠止不住地往下淌。
恒将老人扶起,轻拍着她的后背,接话:“会的,我会帮衬的。”
“好,好,好!!!”
老人得到恒的答复,欣喜的笑起,额角处的皱纹舒展开来,吐出一口浊气,带着一股欢畅。
老人兴许是哭得太累了,有点昏沉,眼神困倦,好像随时都要睡去。
恒将她安置好,一个人走出房屋,站在院子里,看向灯火通明的屋子,眼神复杂。
窗外夜色浓烈,微风习习。
“看来,何奶奶快要撑不住了,那一口气快要散了。”
先前恒刚来到青岭城,酒楼的工作就是在她的帮助下找到的。
从横断山脉回城,打算找个院落入住的时候,又被老人帮衬过,为他省去不少麻烦。
在街上邻居里,她的名声也一直算是好的,乐善好施。
在外人看来,她是慈祥的老人。
也是一位可怜人。
在老人看来,她是这个家中唯一的顶梁柱。
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
在这之后,她要撑起那个家。
以前为老人诊断的医师说过,老人因为中年时受到一次严重的伤害,没有及时处理,又因为后续要耗损的钱财过多,放弃了治疗。
造成了现在的腿脚不便。
更严重的是早年的伤势,让她体内元气大量耗损,再加上体内伤势难以治愈,能活到九十岁已是万事大吉。
但老人今年九十五。
难以想象她是怎样撑的一口气,跨过九十高龄,一步一步远离死亡的阶梯。
不可思议,究竟是什么支撑她活了五年?
恒现在终于明白了。
是她的信念。
老人知道她如果当时就走了,就没有人能够照看只有几岁的小月小了。
那股信念一直支撑着她活到现在,现在的气快要散去了,她快要撑不下去了。
几天后的生辰之日,可能就是她的忌日。
人在最后关头,果然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大限,老人这些天就已经知道了。
生老病死,人之常态。
这对老人来说,可能是一个解脱。
她现在真得很累,每日起早贪黑。
一位高寿的老人,本应是子孙满堂,被底下子孙孝顺,享受晚年。
可现在她要撑起一个风雨飘零的家庭,要撑起一家三人的口粮,要撑起小月小了今后的未来。
屋内,灯火通明。
一盏灯,两个人,两双手,两根笔。
一个夜晚,一个奇迹。
大年三十的不眠之夜不一定是灯火通明,但一定要相信开书前一夜一定是万家灯火。
清晨,东方出现了瑰丽的朝霞。
清晨的阳光是宁静淡雅,没有喧闹,让人感到心平气和、心旷神怡。
屋内,灯火熄灭,木桌上趴着两个酣睡的孩童,“呼噜、呼噜”的鼾声此起彼伏,二人睡的格外香甜。
将二人放置在床上,恒回到自己的院子里。
走桩练拳,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回到屋内。
精气神脱离肉身,踏入虚空之中的门户中。
“肉身灭”第六层。
恒轻托起悬浮在半空中的气血珠。
并将先前获得几颗的气血珠,都放在空中,形成半圆围绕着恒。
气血珠这个宝物比较特殊,可以带出至尊界域,也可以带入至尊界域,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理。
恒打算先修炼他的本命功法,再征战第七层。
在数年时间里,恒早已将淬体境的本命功法创出,在近些时间里不断完善改进。
这一次恒要利用气血珠要开辟丹田。
塑魂境修士的神魂强大,可以修习法术。
而法术是靠法力催发,法力是在自身修为不断提高时,身体自身所带有的内力,和自己的生命、气息、灵力息息相关。
灵力和灵气息息相关,灵力是经过吐纳吸收天地灵气,再经过心法修炼的改造形成的内循环能量。
而丹田内有灵气。
人体有三个丹田,分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
《东医宝鉴》引《仙经》之文:“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黄庭外景经·上部经》:“呼吸庐间入丹田。”
务成子注:“呼吸元气会丹田中。丹田中者,脐下三寸阴阳户,俗人以生子,道人以生身。”
《抱·地真》:“在两眉间者为上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脐下者为下丹田。”
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储藏精气神的地方,因此对丹田极为重视,有如“性命之根本”。
上丹田为性根,下丹田为命蒂。
性命交修,便可以打通大小周天,达到炼神还虚的境界。
万物皆有初生发始之地,人体内有一个地方,是生命活力的根本所在,蕴藏全身之精气。
那个位置在脐下,位列下丹田。
《难经》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
下丹田是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
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
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
恒放松入静,排出杂念,呼吸自然,运转功法法诀,气血珠的气血和四周的灵气被恒吸纳体内,将这些气息汇聚在脐下,用心神控制胎息慢慢收缩。
最后发生爆炸开辟丹田,在脐下开辟丹田。
“我在其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
这些气息在下丹田形成一个气场的旋涡,使精气集聚到下丹田。
恒立马将下丹田内的灵气排出,把气血注入丹田内,无数精气凝聚,意守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精气充实畅通八脉。
恒打算将下丹田作为精气的贮存地,以精气引动肉身,自身气血、精力无穷无尽,无需灵力作战,亦可做到生生不息,源源不绝。
若以后灵气耗尽,亦可以精气作战。
此功法名唤———不死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