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御用奸商 > 第101章 孙探花的建议,再现千古诗句!

第101章 孙探花的建议,再现千古诗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能做到九狼山二当家的位置,尤朱不论是在眼界,还是在“学识”上都要比普通山贼高一些。

    通俗了点说,如果九狼山的匪众都是文盲的话,尤朱应该是刚好越过文盲线的那种。

    而纵然尤朱没什么诗文方面的涵养,读了这首《将进酒》之后,亦是不由赞叹,心中惊于作者行文的壮阔波澜。

    “大当家此诗当真绝妙非凡,恐怕比之京城大学士笔下的诗作,亦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是我这样的粗人看了,都觉得震古烁今这真是当家的,你写出来的?”

    尤朱一番称赞后,问道。

    应飘飘却笑而不语,顿了顿后,却答非所问道:“有了此词文,你觉得我能进十甲吗?”

    尤朱肯定道:“能!但属下有一事不明,既然诗词是大当家你所写,为何要用“李太白”这个笔名?当中有何意指吗?”

    应飘飘闻言,神色一闪,道:“你别管这些。既然你也认为此诗词足以打进十甲,那我便是有机会接触到狗皇帝。快下去准备,燕羽墨的招亲会上,便是狗皇帝燕云天命丧之时。”

    如此一言,倒是令尤朱不好再追问下去,转而与姚毕连应是离去。

    等到二人退出客栈房间后。

    应飘飘将那首诗词拿到手中,默念了一句后,叹息道:“就当我李代桃僵吧,希望你不会因此事受牵连。毕竟”

    她没有把话说完,眼中就已闪过了一丝惆怅,尽是复杂之色。

    入夜以后。

    别苑的书房中,唐小志心事重重,显得有些坐立不安。

    自从下午时,马户奉命去追查“李太白”的踪迹后,便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而唐小志一直苦等至今,连晚饭都没有胃口吃。

    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唐小志冲着门口招手道:“来人!去看马户在哪里,马上让他来见我。”

    门口的两名守卫应是,正要快步离去时,却已见马户脚步匆匆地走来,倒是省事了。

    “大里正,事情有些阻滞。”

    走进门后,马户便沉声直言道。

    想必,并未能找到那位所谓的太白先生。

    “什么情况?”

    唐小志焦急道:“找不到人?”

    “是。根据海选的考官说,此诗词乃由一名弱冠孩童帮忙转交,正主儿并未露面。而我命人搜索了半个北城,找到那名孩童时,对方声称并未见到写诗之人的面容,更不知其身份。”

    “那其体型特征,可有留意?此人最后在哪里消失不见?”

    马户摇了摇头:“不知。但那孩童说,是在城西遇到了那个神秘人。”

    唐小志听此,想了想,道:“好。那就翻转整个城西,但凡疑似之人都给我先带来再说。此事重要,去找赵卿帮忙寻人。”

    “另外,让冰冰明天将这首诗词登报,就说此诗卓绝,已入围百强。但写诗人身份不明,若不现身,将取消参赛资格。”

    马户先应了一声是,而后道:“登报不成问题,但若说写诗人不见,就取消资格,恐怕有点难办。”

    “什么意思?”

    “接收这首词的人,是陛下那边的人。派人通知我们的时候,也已经告知了陛下。陛下看过诗文后,龙心大悦,感叹于诗词的超绝,就直接下旨将此诗提前纳入了十甲之列。”

    “你说什么?皇帝也知道了此诗此人的存在?”

    “是。”

    唐小志脸色一沉,若有所思起来。

    招亲大会的海选,分成多个组别,各自筛选百强名单。

    清水河商社和皇帝手下的人,各占一半。

    而幕后写诗之人似乎有意规避唐小志,转而向皇帝那边投诗。

    当中,或许就有点故意引起皇帝关注的想法。

    此人不但是想做大王君上,还想以诗文成名,巴结皇帝?

    同是穿越者的情况下,只要对方不是个文盲穿越过来,那么唐小志拥有的先进知识,他至少也是略通一二。

    如果让他接触到皇帝,就必会削弱唐小志的地位。

    不行!

    不能让那家伙接触到皇帝,皇帝本就对我隐藏着杀心,只是想先将我养肥。

    一旦皇帝找到了替代者,保不准会立马对我动手,不能让那幕后之人坏了我的计划。

    一念至此,唐小志脸色微变,“走。去见皇帝。”

    说着,便带着马户大步流星赶往王府。

    而就在唐小志火急火燎地去面见皇帝时。

    与王府相隔不远的另一栋豪华大宅中。

    大厅之内。

    多日未见的白大小姐正在发怒,小脸气得发红,掷地有声地对面前一位华发老者,嗔怒道:“祖父,露儿说了。我与大皇子素无交情,更无爱意情愫,何以结为夫妇?你莫要再逼我,我不会嫁给他。”

    毫无疑问,这位华发老者便是当朝太师,这栋白府的主人,白小露的爷爷,白凌峰。

    白家的祖籍就在幽都,这栋白府就是他们的老宅。

    远在京城那边,还有一座丝毫不亚于王府的太师府。

    听到白小露言辞激烈的拒绝,白凌峰沉稳如山,不骄不怒道:“露儿,感情之事可以慢慢培养嘛。何人与生俱来就对另一人有深厚感情?都是靠日长夜久的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忠于人品,而相守于责任。再说了,大皇子素有贤明之称,陛下有意立他为储君。和大皇子成亲后,你便是未来的国母。何乐不为”

    “露儿不稀罕什么国母之名!我已说过了,此生只嫁与我想爱之人。祖父也曾答应我,绝不直接干涉我的姻亲大事,故而三年前才允许我离家云游四海。如今为何要反悔?”

    “哎。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当年是因为大皇子也反对此事,拒绝纳你为妃,为此甚至不惜与陛下反目。爷爷无奈之下,这才设法缓和,默许你离家远游。可现在不同了,大皇子已经开口答应立你为正妃,而你俩早有婚约,乃陛下亲自定下,怎能再由你任性?”

    “你说什么?大皇子答应纳我为妃了?这不可能!满朝皆知,他钟情于女贼首应飘飘。早年更是放言,非卿不娶。怎会突然改口?祖父莫要诓我。”

    “你不信?那看看这个吧。是大皇子亲自来信说,要与你择日大婚的。”

    白凌峰说着,从袖口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了白小露。

    白小露接过一看,顿时脸色煞白。

    书信上所言,就正是燕文轩主动要求与她举办大婚,且早已知会过皇帝。

    皇帝已在书信上写下了“准奏”二字,这才送到白凌峰手中。

    白大小姐顿时有些手足无措起来,面色阴晴不定。

    身出名门望族,早就注定了她的姻亲大事不由自己作主。

    这三年来,她以为自己逃过了命运的枷锁。殊不知,只是一个“缓刑”,最终还是难逃被包办婚事。

    “我不要,我不嫁。你们若都逼我,我我便死给你们看。”

    白小露斩钉截铁道。

    圣旨不可逆,但她白大小姐的意愿也不可逆,哪怕玉石俱焚。

    白凌峰一惊,他自知自己这个孙女的性情不无贞烈,说要以死相拒,那可不是说说而已。

    “露儿,你”

    白凌峰深深皱眉,正要出言规劝时。

    门外突然传来了侍者的声音,打断了他的话:“禀老爷,孙钰公子求见。”

    白凌峰面色一滞,显然被人打断话语有些不悦,冷声道:“他来做什么?本官不是和他说得很清楚了吗?他此生与露儿并无缘分!不见,让他走。”

    但话刚说完,侍者还没来得及回应,就看见孙钰自己走了进来。

    微微行礼后,孙钰恭敬道:“见过太师。太师恐有误会,孙钰此来并非是为了阻止露儿和大皇子的婚事,还请听我一言。或许,我能劝劝露儿接受大婚也说不定。”

    闻言,白凌峰略显意外,诧异道:“嗯?你是来规劝露儿接受与大皇子的婚事?本官没听错吧?”

    孙钰正色道:“太师没有听错,正是如此。经太师上次一语警醒,孙钰已然自知与露儿无缘。此生若是能看到露儿幸福快乐,便已知足,不敢再有非分之想。而露儿与大皇子乃是天作之合。”

    “当真?”

    “当真!”

    孙钰笃定道。

    而后微微抬头,暗中朝白小露使了使眼色,若有深意。

    白小露听到孙钰如此说,本已心有怒火。

    但当她意识到孙钰此时微妙的目光后,又顿感孙钰“话中有话”,似有玄机。

    便暂且压制了怒火,哼声不语。

    白凌峰狐疑的看着孙钰,顿了顿后,才道:“好!你最好是真有规劝之心,否则,你这探花之名便不用要了。”

    说完,便甩袖离开了大厅。

    前脚刚走,后脚白小露便震怒道:“孙钰,连你也想劝我嫁给大皇子?”

    孙钰眉目一蹙,轻轻一笑,先是将白小露拉到一角,而后才轻语道:“露儿,我孙钰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吗?最不想你和大皇子成亲之人,或许天下就仅我一人了。”

    “那你是什么意思?”

    “我有一计,可让你摆脱与大皇子的亲事,你可愿听?”

    “说!”

    “最近唐小志不是在操办大王招亲之事吗?大王公开招亲,你也效仿。如何?”

    “什么?你让我也公开招亲?”

    “对!但与唐小志设下的赛制有所不同!”

    “怎么个不同法?”

    “你出诗文一首,供天下文士鉴赏,并扬言只要有人能写出一首足以与之媲美的诗作,便是你的乘龙快婿。若没有,你便暂时不作婚配之想。”

    “比对诗文?那要是有人能作出来怎么办?陛下肯定会让满朝文武帮助大皇子写诗,我还是难逃要嫁给他”

    “那可未必!只要你出的那首诗文足够卓绝,那天下就绝对找不出第二首能与之媲美。”

    “哼!天下岂有完美的诗文?”

    “是没有。但无限接近呢?我这就有一首,你以此诗文为题,保准无人能比肩。要看看吗?”

    白小露一脸狐疑之色,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你拿来看看!”

    孙钰眼前一亮,便伸手入怀掏出了一首诗文。

    白小露接过,仅仅一看,就开始愕然震惊不已。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若是唐小志在此,必然会再次惊掉下巴。

    孙探花此时拿出来的诗文,居然是出自北宋名家苏轼的那首《夜记梦》。

    而不论是《将近酒》,还是《夜记梦》,唐小志都未曾记录在他那本《小志诗集》里面。

    但这两首堪称千古名作的诗文,却都莫名其妙地“自己”出现了。

    《夜记梦》虽是一首悼亡诗,但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道尽了苏轼对亡妻的无尽思念,乃上佳之作。

    “你你去何处寻来的这首词?莫要跟我说,是你写的。你的诗风,我很熟悉。这绝非你的风格!”

    白小露问道。

    孙钰浅浅一笑:“诗文确实非出自我之手,但以你之见,短时间内有人能写出比此词更好的作品吗?”

    白小露沉默了半分,老实道:“没有。”

    “那好!你就去跟太师大人说,说你愿意接受与大皇子的亲事,但必须让大皇子写出一首与《夜记梦》相媲美的诗作。否则,你便要公开招亲,效仿大王之举。”

    “你认为陛下和祖父会答应?”

    “太师大人或许不会同意,但陛下知道后,肯定答应。”

    “陛下会答应?你为何如此肯定?”

    “嘿嘿,直觉!”

    “直觉?”

    “嗯,一旦陛下答应你公开招亲,只要无人能写出诗作,你便可以此推脱婚事。大皇子虽也算满腹经纶,但短时间内必然无法对上诗作。”

    “那万一其他人能对出来呢?”

    “不可能!有此才情者,整个幽都城不出两人。”

    “他们是谁?”

    “其中一人是唐小志,另一人还不知其身份。但这两人都不会跳出来对诗,你可放心。”

    孙钰笃定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