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再造大汉:开局尚书抢我做女婿 > 第226章 我是要做海贼的男人

第226章 我是要做海贼的男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谢琰到达会稽之后,立即打出天使的旗帜,要求孙泰来军中接旨。

    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孙泰不疑有他,况且谢琰确实没带多少人,信使又告诉他,朝廷准备封他为会稽太守,领军北上勤王。

    孙泰大喜之下,带着自家子弟匆匆赶往谢琰的军营。结果连谢琰的面都没见到,就被直接杀死。

    谢琰趁势带人突击数十里,刚刚成军的五斗米教众树倒猢狲散,孙泰全家被杀,只有侄子孙恩得以保全,领数百人逃入海岛。

    站在海岛的高台上,孙恩对着剩余的教众大喊道:“我孙泰在此立誓,不报此仇誓不成仙!”

    “天师必胜!”

    “老君临凡,蝉蜕登仙!”

    “”

    这叔侄俩长得太像,以至于底层的数百教众都以为天师孙泰死而复生,纷纷举手欢呼,勇气瞬间爆棚。

    待人群散去,孙恩走下高台笑道:“妹夫这招确实巧妙,不愧是出身范阳卢氏的高才啊。”

    孙恩的妹夫卢循出身范阳卢氏,祖上是东汉名儒卢植,衣冠南渡以前卢氏同样是高门大族,可惜动身晚了,

    等卢氏这一支来到江南,直接变成了伧荒,卢循甚至只能在丹徒县当个捕快,连官身都没有。

    他当值捕快的时候,正在刘裕当初的甲班之中,可惜又没赶上好时候,那天张贤突然下令去玉带街抓人,结果爆发民变,

    所有捕快都被冲散了,卢循趁机混入乱兵之中,在城外劫掠了不少财物,跑到了会稽。

    依靠这些财物成为了当地的一家富商,孙氏招婿之时,卢循慷慨解囊,再加上谈吐儒雅,得到了孙恩妹妹的青睐。

    从此登堂入室,成为了五斗米道的核心人物。

    卢循听见大舅哥夸赞,一脸谦虚道:“哪里,老天师去后,兄长本就是我五斗米道的正统天师,小弟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

    孙恩大笑道:“哈哈,妹夫说得好,五斗米道有太上老君庇佑。从今以后,你我就在这海岛之上积蓄力量,共创大业,反攻大陆!”

    “好!反攻大陆,成就霸业!”

    建业九年,正月初一。

    “爹爹,过年好!”

    “叔父,过年好。”

    一大早,刘兴弟和谢灵运就带着刘车兵和刘车子给刘裕拜年,

    正在书房办公的刘裕看见四个孩子,脸上笑容绽放。

    “哈哈,过年好。”

    说着从胸口掏出四个大红包,两个小的还不知道什么意思,但谢灵运和刘兴弟眼睛立马直了。

    “你们四个,每人一个红包。”刘裕起身递给谢灵运,但是眼睛却是看向刘兴弟道:“不许抢弟弟的。”

    刘兴弟嘿嘿一笑道:“爹爹,他们两个又不会花钱,就让我给他们保管吧。”

    “不要!”

    刘车兵最先发言,只要自家姐姐保管的东西,全都没了,今天早上手里的半个香梨就是这么没的。

    “我也不要让姐姐保管。”

    刘车子见哥哥如此说,同样摇头。

    “你们两个!”刘兴弟指着两人跺脚道:“姐姐白疼你们了!哼!”

    刘裕正看着自己的三个孩子追逐打闹,臧爱亲来到书房笑道:“夫君,走吧。”

    “好。”刘裕应了一声看向臧爱亲身后问道:“娇儿,她们两个呢?”

    臧爱亲白了一眼刘裕道:“想什么呢?你去见岳父,她们去干嘛?都在后院陪娘亲呢?”

    刘裕尴尬一笑:“呃,娘子说得对,是我有失考虑了。”

    臧爱亲也不管他,看向孩子们道:“你们几个快收拾,今天去外公家。”

    “娘,我想留下来陪客儿哥哥玩儿。”

    “我也不想去外公家。”

    两个小的都摇头。

    臧爱亲正要拧眉,刘裕笑着道:“行,不想去就留下,跟客儿去后院玩吧,兴弟,你跟我们去。”

    “谢谢爹爹!”

    两个小的欢呼一声,马上拉着谢灵运冲出书房,前天刘裕给他们做了几个木马,新鲜劲儿还没过呢。

    “你这是干什么?我爹要是没看见他们,又该说我了。”

    刘裕摇头道:“让他们俩陪着客儿吧,师姑回会稽了,又是新年,孩子们都走了,客儿一个人能不难过吗?”

    臧爱亲一愣,叹了口气道:“客儿这孩子虽然生在富贵之家,可这命运确实坎坷啊。”

    刘裕点头:“是啊,当初我,穆之还有谢涣,我们三个人在东山上求学,志同道合引为知己,一心想匡扶天下,

    而且谢师弟的死与我也不无关系,客儿这孩子也算受了我的牵累。”

    说着突然刘裕又想起了王恭的那封信,声音冰寒道:“老师的死我也记着,有些事情做了总是要还的。”

    臧爱亲正要说些什么话,安慰一下自己的夫君,哒哒的马蹄声停了下来。

    “大人,到了。”

    夫妻俩带着女儿下车,臧熹和臧俊已经在门口等候。

    “大舅,二舅!”

    刘兴弟笑着扑向两人。

    “哎!”

    臧涛俯身抱起刘兴弟,笑着问道:“想不想舅舅?”

    “想。”刘兴弟笑着道:“大舅过年好。”

    “哈哈,好!”臧涛笑着用右手掏出一个红包。

    “谢谢大舅。”刘兴弟接过红包,又看向臧熹道:“二舅过年好。”

    臧熹失笑道:“得,该我了。”

    说着也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红包递给刘兴弟,换来一句谢谢舅舅。

    “姐,姐夫。”

    臧爱亲应了一声,看向臧涛道:“大哥,黑了,瘦了。”

    “哈哈。”臧涛大笑道:“娇儿,这是好事儿,蓬莱的海浪终于给我锻打出一副好身板,不是以前那个白面书生了。”

    四人一边聊着家常一边进了臧府后院。

    如今青州崇尚节俭,臧氏一门现在都是高官,可府邸还没有在晋陵时候大,仆役也全部遣散,整个家里只有十几个雇工照顾臧俊的起居。

    等在后院的臧俊见只有刘兴弟一个孩子,脸上稍微有些不高兴,但听完臧爱亲的解释,同样叹息一声道:

    “谢氏自谢奕将军开始,谢安石,谢玄皆是能人,可惜桓氏对他们防备甚深,以至于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臧爱亲见刘裕眼里再次泛起寒光,急忙转移话题道:“爹,别说这个了,今天是新年,我们两个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哈哈,对。”臧俊笑了一声道:“今天是新年,全家团圆不谈政事。”

    “岳父大人说得对。”刘裕笑着拱手道:“祝您老新年快乐。”

    吃完了午饭,刘兴弟跟着臧家的几个孩子一块儿疯玩儿,臧爱亲跟自己的嫂子弟妹在后院闲聊,而四个男人涌进了书房。

    臧俊坐下之后,马上开口问道:“慕容垂那边情况如何,你真的要和后燕动手?”

    刘裕点头道:“嗯,我想好了,趁着王恭吸引了朝廷的注意,我准备联合拓跋珪拿下辽东。”

    “慕容垂可不是善茬,上次你摆了他一道,如今又要真刀真枪地动手,你考虑过后果吗?”

    “没办法,青州太缺马了,如果能拿下辽东,我们就能和拓跋珪直接做生意,用青州的产出换取草原上的优质战马。”

    臧俊闻言摇头道:“不要光看好处,辽东是燕国的祖宗之地,慕容垂绝不可能放任的,到时候大兵压境,你能守得住吗?”

    刘裕摇摇头道:“只要我们拿下辽东,他只要是个正常人,绝对不敢举兵。”

    说着抽出一张纸,简单画了一张渤海形势图解释道:“从蓬莱到马石津(旅顺)不过二百里,如果没有恶劣天气影响,

    以我们的海军的速度,不过半日即到,哪怕攻击平州也不过七百余里。

    而慕容垂呢,如果他想重新拿回辽东,就要从蓟州之地调兵,沿着渤海海岸线一路北上,路程千里之遥,而且补给线也随时会面临青州海军的打击,

    所以他绝对不敢造次,只要我们能够消灭辽东的燕军,慕容垂就只能隔海兴叹了。”

    此时臧俊也起身指着地图道:“爹,后燕可没有海军,整个渤海沿岸处处都是缺口,慕容垂不仅不敢攻击,他还要防着青州海军突袭。”

    臧熹也笑着道:“嘿嘿。只要这次大哥的海军一战成名,慕容垂怕是连辽西都不敢要了。”

    臧俊听完三人的解释,赞叹道:“果然是神来之笔啊,若海军真有这么大作用,慕容垂不攻西燕和北魏都不行了,

    两千里海岸,谁都不可能顾得过来,不管是谁来了都必须要向西扩展,给后燕留出足够的战略纵深。”

    刘裕点头道:“没错,这就是我的想法,等我们的海军发展壮大,整个渤海就是青州的天下,就欺负他慕容垂上不了船。”

    看着刘裕意气风发,臧俊心中暗道:“仅仅是渤海吗?若是真有这么一天,整个东南沿海,恐怕都将是青州的天下了吧。”

    后燕,中山城

    慕容垂端坐在龙椅上道:“慕容永身为宗室庶族,却妄称皇帝,朕决定率军讨伐,诸位爱卿可有疑义?”

    “陛下,慕容永未开衅端,而且大燕士兵连年征讨,十分疲惫,匆忙再继续攻击伪帝慕容永,怕是难以取胜啊。”

    “是啊陛下,臣以为该让大军修整一下,让天下百姓恢复元气。”

    慕容垂意见一出,众臣纷纷劝谏,领兵将领的脸上也是顾虑重重。唯有范阳王慕容德突然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可以。

    慕容永乃是皇族枝叶,居然敢僭越称帝蛊惑民心,应当尽早铲除,以正视听。

    我军士卒虽然疲惫,但慕容永手下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待陛下亲至,必定举手而降!”

    慕容垂闻言大喜道:“司徒之言甚合朕意,我虽老已,但心中所剩的谋略也足以拿下慕容永之辈,绝不让此等祸患连累后世子孙!”

    (苻坚:这个场景我好像在哪见过)

    慕容垂一声令下,后燕七万先锋浩浩荡荡向太行山挺进。而另一边,前秦与后秦之争也进入了最后的决战阶段。

    后秦首都,长安城。

    “大秦天王圣旨,尹伟遇事不惊,谦虚谨慎。随先王姚襄征战一生,而后大秦立国又举全族之力,赐辅国将军,召为太子辅政。钦此。”

    就在尹伟跪拜接旨的时候,征虏将军狄伯支等人的府上,一封同样的圣旨也被宣旨的黄门念诵了出来。

    “臣谢陛下隆恩,必将辅佐太子成就大秦基业。”

    而在皇宫之中,姚苌已然病重数月,如今已经油尽灯枯,拉着太子姚兴的手道:“朕死之后,朝中如果有诋毁辅政大臣的声音,切记不可轻信。

    你要用恩德来抚慰骨肉兄弟,用礼义来对待臣子,待物以信,遇民以仁。若此四者不失,吾无忧矣。”

    姚兴握着父亲干枯的手掌,泪流满面声音颤抖道:“父皇请放心,儿臣记住了。”

    “呵呵,好。”

    姚苌听见儿子的声音,笑了一下撒手而去。

    这位一辈子生活在阴谋诡计之中,看起来没有一点礼义廉耻的帝王最终撒手人寰。

    给儿子留下的嘱托却是让他的儿子多学学他曾经背叛的主人,苻坚。

    看着父亲的表情逐渐僵硬,身体也变得冰凉,姚兴擦干泪水看向宫中的侍卫宫女道:“全体禁足,不得踏出景阳宫半步,否则全族皆亡!”

    听见新皇帝的圣旨,景阳宫内的所有人全部战战兢兢下跪叩首。

    皇宫之外,所有接到姚苌诏命的太子辅政大臣全部聚集到宫门处,尹伟和狄伯支面带悲色看着朱红的宫门。

    “太子殿下有旨意,请各位大臣入宫。”

    传旨太监说完,宫门缓缓打开,一行人跟着引导,进入了太子的东宫之中。

    尹伟见到姚兴的第一句话就是:“殿下,秦王是不是已经不豫了?”

    姚兴本想摇头,但想起刚才父亲的嘱托,最终还是缓缓点头。

    “陛下啊!”

    见姚兴点头,五位辅政大臣瞬间泪崩,惨呼嚎叫,以头抢地。

    等哭声渐息,姚兴才开口道:“各位爱卿,父皇驾崩了,虽然有些不孝,但本宫还是决定,先秘不发丧。”

    狄伯支讶然道:“殿下,这是为何?”

    姚兴低声道:“我的两位叔父姚绪和姚硕德分镇安定、阴密。若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本宫不敢妄自称帝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