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 > 第212章 丰耕县搬迁潮

第212章 丰耕县搬迁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丰耕印象。”

    薛伯细细咀嚼这个名字,忽地一拍桌子,“好啊,这个名字好啊!”

    “哦不,不止是名字好听,这些衣服,这个理念,都好极了!”

    “展销会那天,我瞧见你穿这身衣裳了。”薛伯指着其中一张图,“啧啧,真是漂亮啊。”

    盛南不如盛北富裕,穿衣打扮基本说不上。

    服饰的主要作用,还是遮衣蔽体、御寒取暖为主。

    在大街上一眼望去,全都是灰扑扑的一片,少有鲜艳的颜色。

    薛兴桑想在衣服上做出花样,也是徒有一腔热,无从下手。

    如今有了林宝初的支持,他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干了。

    林宝初明白薛兴桑的意思。

    他希望增加日常服饰的多样性,但她只想做特色。

    “薛伯,您先每套给我做个样品出来吧。”

    林宝初说:“我最近大概都在加工厂那边,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去找我。”

    “成!”薛兴桑爽快答应,“我这就回去试试。”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一次,他应该能看得懂林宝初画的是什么。

    林宝初从薛兴桑新买的小院离开之后,她没回客栈,而是直接去找沈筝。

    “筝筝,我想在一个月后办一场晚会,你来得及吗?”

    “晚会?”

    沈筝不解,“是跟去年村晚一样的吗?”

    “怎么突然要办晚会啊?”

    “因为今年我想过个……”林宝初说到一半,发现不对,立刻改口:“月圆节。”

    “月圆节?”

    沈筝果然听不明白。

    林宝初简单解释:“筝筝,你没发现吗?在每年的九月左右,都有会那么一天,天上的月亮会特别圆、特别亮。”

    “我想在月亮最圆的这一天,庆祝一下。”

    顺便推出‘丰耕印象’系列服饰。

    “庆祝月圆吗?”

    沈筝默默抬头往天上看。

    这会儿才将将傍晚,太阳还没完全落山,她看不到月亮。

    不过,只要是她嫂嫂想做的,她都支持。

    “好啊,那咱们就庆祝月圆!”

    想来也是,盛朝的节庆非常非常少。

    除了过年和盂兰节之外,便是大家各贺各的生辰。

    除此之外想要在一起庆祝,就只能等圣上大赦天下了。

    林宝初把自己的打算告诉沈筝,“从下一刊《丰耕县报》开始,我会宣传关于月圆节的事儿,到时阵仗应该不小。”

    她拍了拍沈筝的肩,“所以筝筝,你的任务很重。”

    或许是林宝初想要一种寄托吧。

    又或者是,她已经认定自己再也回不去那个未来的时代,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这不是一场梦。

    两年了。

    时间已经够久了,久到,林宝初都快忘了自己原来是谁。

    她好像越来越习惯、越来越融入这里的生活。

    习惯到,她已经不再去想回去的事儿了。

    所以,如果她会永远留在这里的话,她希望这里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

    不够多姿多彩,她就去创造!

    沈筝说:“嫂嫂你放心吧,我会尽全力办好的!”

    “好!”林宝初说,“那我这两天抽空给你写几首关于月亮的曲子,到时候你学学。”

    -

    吃过晚饭。

    林宝初在屋子里算日子。

    扶贫人都记得自己入户的日子,因为要拍照保存,方便后期做材料。

    所以林宝初清楚的记得自己穿越的那一天。

    而偏远山区,习惯用老历较多,她也记得那天的老历。

    把前世的日子,跟盛朝的日子一算,就能知道月圆是九月的哪一天了。

    “阿宝在做什么?”

    沈戟从外头回来,进门就去拿换洗的衣服。

    眼下天气闷热,入夜了亦热得不行。

    他拿了衣服,打算到外面去冲洗凉水澡,用浴桶洗太麻烦了。

    打水、倒水,没一会儿就又满身大汗,不如不洗。

    “随便看看。”

    林宝初把屋子的窗全部打开,一手打着蒲扇,一手算日子。

    两人的日子平平淡淡,倒也幸福。

    当然,仅限于晚上。

    白天的时候,林宝初和沈戟都忙得脚不沾地,甚至有时候一整天都见不上一面。

    双抢结束了,接下来,林宝初的全部精力都要放在加工厂上。

    她在厂子门口摆了张桌子,贴出招工启事。

    厂里原料都已经就位,只要人到位了,就可以开工了。

    “我现在有三个厂子在招人,糖果厂、酒厂、零嘴食品厂。”

    林宝初站在椅子上,朝涌进来应聘的人大声介绍。

    “糖果厂和酒厂,一年到头都有活儿,零嘴食品厂只有年中与年底有活,适合做短工的,大家慎重考虑啊。”

    说完,她又补了一句,“要求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男人女人均可。”

    此话一出,人群中响起一阵遗憾的声音。

    “还要满十六岁啊,我家孩子十岁就自己挑柴到城里卖了,能干活的。”

    “去去去,没到年纪就是没到,别碍着我找活。”

    林宝初从椅子上下来,跟来帮忙的朱中第一起面试。

    加工厂的活对干活的人要求不高。

    基本上来一个,只要手脚齐全,年纪合适,林宝初都要了。

    招工仅限一日。

    一天,她就招满了计划的人数。

    第二天,工人们早早就来了。

    林宝初早就从糖厂调了几个人过来。

    有熬糖经验的,就让他去糖果厂,给新的工人讲熬糖的技法。

    有榨甘蔗汁经验的,就让他去酒厂,先应付着。

    林宝初是直接去的零嘴食品厂,这活儿除了她,别人还不太会。

    “大家跟我一起,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厂子。”

    林宝初招呼食品厂的工人们。

    上半年向日葵种得少,她便只招了二十个工人。

    “咱们的厂子设计的比较简单,有签到室、原料区、熬煮炒制区、晾晒区、成品区和包装区,以及一个小储藏室。”

    炒向日葵的步骤不多,也比较简单。

    这个厂子的设计,基本上就是一个大厂房。

    除了动火动灶的步骤之外,其他步骤的流水线都离得不远。

    “这个签到室,等大家上工之后,会有人在里面,大家上工、下工,都要到这里来按手印。”

    林宝初带着二十个工人,继续往前走。

    前方地上铺了块非常大的草席,草席周围围了一圈箩筐。

    箩筐和草席上放的都是堆放成山的葵花盘。

    葵花盘晒了两日,还没剥粒,就等着工人来开工。

    “这就是大伙今天要做的,剥葵瓜子。”林宝初半开玩笑地说,“我都给大家留着呢。”

    工人们都太拘束了,她想缓缓气氛。

    “葵瓜子剥粒、筛干净杂物之后,就送到后边的厨房里,熬煮。”

    林宝初特地强调道:“咱们主要是用熬煮、晾晒烘干的法子来加工这些生瓜子,炒制暂时不用。”

    “瓜子晒干、晒脆了之后,就送到成品区进行包装。”

    林宝初把人领到包装区,包装区很简单,就是几张桌椅板凳。

    不同的是,她包装用的东西,是袋口可拉拽的布福袋。

    这些福袋,是用薛兴桑布庄的边角料做的。

    一来替薛伯处理了边角料,增加一份收入之外,二来也方便客人带在身边磕。

    “这些袋子,分有两斤装、五斤装和十斤装。”

    林宝初指着那些大小不一的福袋,“白色的袋子是装咸味的,灰色袋子是装焦糖味的,带点绿的那个袋子,是装薄荷味的。”

    她说了不少。

    工人们识字少,又没有带纸笔,只能靠自己的脑子硬记。

    急得大伙儿额头冒汗。

    林宝初赶紧说:“这些活儿,到时候都写出来贴在墙上,大家不必担心记不住。”

    她说完,大伙儿果然松了口气。

    “好,那咱们现在就来分一下工。”林宝初说,“分完工,大家今天就先把那些花盘剥粒,明儿我再来。”

    一会儿她还得去另外两个厂子安排工作,不能一天都待在这里。

    刚开始的这几日,基本上都是在学习,活是做不了多少的。

    ……

    林宝初从厂子里回来,恰好碰上扶贫小队下工回家。

    她叫住周益。

    “周先生,我有个事儿想请你走一趟。”

    周益是和书斋的老板,接手周舵的扶贫工作。

    他是个地道的文人,身上还有秀才功名。

    不过,那都是十年前的事儿了。

    周益现在更多的是生意人的身份,但并不妨碍他是这件事最合适的人选。

    “沈娘子,何事请说。”周益很乐意道。

    他从年初把店搬到丰耕县之后,林宝初对他很是照顾。

    光是县衙和学堂文房四宝的用量,就够他的店盈利了。

    所以只要林宝初的事儿,他都当仁不让。

    林宝初示意他坐下,“我找先生,是想请先生替我走一趟,去外县搜罗一些书籍。”

    “周舵给百姓们修葺房屋的工作结束了,他接下来会在城里盖一个书馆,书馆需要书。”

    盖这个书馆,是年初大家一起开会时就定下的计划。

    今年已经过去大半年了,这个计划是该提上日程了。

    所以,他们需要一批书来丰富这个书馆。

    程书益、温怀等人,且不说他们要顾学堂,就是他们被流放的身份,就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思来想去,只有周益合适。

    “出去买书啊?好啊!”

    这个任务不就是他擅长的领域嘛,周益立刻就答应了。

    “我收拾收拾,明儿就出发!”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欸,丰耕县的。”

    青州城一个掌柜叫住张强,“你们县的小报最近为啥写的都是月亮,连词作和故事都是在说月亮。”

    《丰耕县报》从第十一刊开始,便变成了收费报。

    一份小报两文钱。

    张强一手送报,一手收钱。

    眼前的掌柜对小报上的故事甚是痴迷,一拿到小报就直接翻到故事版。

    上面的事故,写的是嫦娥奔月的桥段。

    “那孙猴子呢?咋两刊了都没瞧见他出来。”

    张强一路走来,被问过太多同样的问题。

    他熟练答道:“掌柜的莫生气,这个嫦娥也是个神仙,是月亮上的神仙,和孙猴子是一个故事里的。”

    “月亮上也有神仙啊。”

    那掌柜的闻言,立刻被说服了。

    “那成吧,那我且看看,这个神仙法力如何。”

    其实,这是林宝初故意的。

    她在一步一步,给半月后的月圆节造势。

    县衙。

    林宝初最近都在几个厂子来回转,黑甘蔗能砍收了,酒厂也渐渐进入正轨。

    秦让把秦耀宗送回郸州,留秦恭一人在这边盯着酒厂。

    酒厂的生意,已经获得秦耀宗许可,秦家必须留一人在丰耕县。

    秦恭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把秦让都挤走了。

    “沈娘子,你回来啦。”

    朱金华等在县衙后院,看到林宝初回来,就上前找她说事儿。

    “咱们县最近有不少外县人搬来,都在吵吵着要买地盖房子呢。”

    “你看,给哪块地?”

    朱金华把一份外县预搬迁名册递上。

    林宝初接过来,简单扫了一眼,“这么多人?”

    怎么突然就掀起了搬迁潮?

    上面搬迁的人,有一半是丰织县的,还有一半是附近其他三个州县的人。

    丰耕县的空院子不多,过年时被买走了一批。

    现在想搬来丰耕县过日子的人,只能自己盖房子。

    可盖房子需要地,日后做营生或者种地,也需要地。

    他们便都来县衙问,想要买地。

    说到这个,朱金华双手叉腰,一脸骄傲,“还不是咱们县好呗。”

    “咱们有吃有喝有活做,县衙对百姓们又是送粮又是送钱的,谁不想来啊。”

    “而且大伙儿还有一个最特别的原因,沈娘子你知道是啥不?”朱金华神秘兮兮的让她猜。

    林宝初摇摇头,表示猜不到。

    “因为沈娘子你啊!”朱金华调侃说:“沈娘子你在大伙儿眼里,那可是女财神。”

    “挨着你越近的人,就越好运。”

    “我什么时候变成女财神了?”林宝初哭笑不得。

    她怎么从来没听见有人喊她女财神。

    朱金华说:“反正不管如何,咱们县就是好,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想搬来咱们丰耕县。”

    丰耕县被大家认可,林宝初心里是高兴的。

    发展离不开人。

    人越多,发展的机会越多,发展得也就越快。

    现在丰耕县的劳力组成,还是以农业、苦力居多。

    如果外县能来一些技术型人才,那就太好了。

    “地的事情,让沈戟做主吧。”林宝初想了想,决定交给沈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