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全县丰收,全城分红
双抢还未结束,就有村民把收回来的玉米,送到衙门来了。
这是今年春天的时候,林宝初开放分耕玉米。
这是分耕的玉米,第一次收成。
玉米按照林宝初的要求,全都晒干后剥了粒送来的。
林宝初让村民们把玉米送到旁边仓库,她已经找人在那儿等着称重、发货。
前几日的招商会,玉米也已经全部预定出去。
只要村民们把晒干的玉米送来,他们当天结算,当天就能装车送出去。
主打的就是一个及时、方便!
张强的送货小队,也从之前的二十几人,变成了如今的百来人。
车辆、驴、马,林宝初都相应增加。
近的客商,他们就用人工或者驴送,远一点的,他们就用马送。
“多谢大老爷、多谢大老爷……”
拿到银子的农户,激动得一直跟结账的人道谢。
对于祖祖辈辈都在种地,却一直衣食不饱的人农户们来说,种地能挣到钱,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看着手里沉甸甸的银两和铜板,几人像做梦一样。
把手里的银两咬了又咬,数了又数。
几番重复的动作之后,他们才敢相信这是真的。
“爹啊,咱真挣到钱了,真挣到钱了!”
“走,孩子,咱今儿割一斤肉,再打半斤酒回家,咱们一家好好吃一顿。”
如果说过年时卖粮是乍富,是意外的话。
那现在就是真真正正的,靠他们自己的双手挣钱了。
因为冻雨不是每年都有,他们也不希望再来一场冻雨,太冷了!
-
林宝初把收回来的葵花盘全都挑到加工厂放着,等过两日双抢结束了,她就招人,开工。
同时,糖厂加工、酒厂,也要开工。
之前的日子,不管是种稻子、种玉米、种甘蔗,还是去年盖的那些个大棚。
常常都是投入大于收入,看着产业多,但她并不挣什么钱。
到了今年年中,地里、池塘、大棚、加工厂,齐齐爆发,她才开始挣钱。
而且一挣就是几万几万两。
做生意,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林宝初积累了两年,终于在这个时候,看到了收益。
这,或许就叫厚积薄发吧。
最重要的是,不是她一个人赚钱了,而是大家都赚钱了。
这不,那些之前投资大棚的人,都拿着份额契书,来找她要分红了。
“大家不要挤,注意安全,每个人都有份!”
林宝初写了公告,把除了投资葡萄园的人之外的投资人,全部都叫来上次开招商会的地方。
厂里桌椅已经撤了,只剩空荡荡的一块地方。
但现在,这块空荡荡的地方,挤满了人。
林宝初的嗓子喊不过人群,幸好沈戟有先见之明,带了铜锣。
一锤子敲下去,大伙儿就安静了。
林宝初得以开口说话,“大家都别着急,我们按照菜棚,一个棚一个棚的来。”
“今天分不到,明儿咱们还会继续分,我不会缺了大家银两的。”
上次养猪场分红的事儿,大家都听说了。
这回终于轮到他们,大伙儿多少有点兴奋过度。
“好!咱们都听小夫人,谁都别说话啊,要是吵着大伙儿听不着小夫人喊人,就赶出去。”一个男人高声道。
其他人纷纷赞同他的话,点头说好之后,就都不说话了。
接下来的一整天时间里,厂里都只听到林宝初和沈戟轮流叫人领钱的声音。
这个声音,不仅是厂里领分红的人听到了。
外面僖贵妃的丫鬟和林宝琛也都听到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林宝初和沈戟的财富,如此庞大。
看他们夫妻二人一天天的,总往地里跑,还穿得这么差。
僖贵妃和林家人都以为林宝初和沈戟只是个种田种菜的。
粮食和菜种得再多,那也没有盛京做生意的、当官儿的挣得多。
可没想到,他们是真人不露像啊!
全县丰收,全城分红。
丰耕县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脱贫了!
这是扶贫小队成立以来,看到的最大的成果。
大家都高兴得不行。
“你们看见了没,一沟村那个石老头,去年连饭都吃不上,今年竟然盖起了新房子了。”
徐同文高兴地说着自己负责的村子里的事儿。
一沟村最穷的石老头,靠自己的努力,靠他的帮忙,终于住上新房子了。
他能不高兴嘛。
朱金华不服气,也把自己负责的三沟村情况分享给大家。
“这有啥,我们三沟村的王寡妇,一个人带七个孩子,刚开始那会儿,啧啧,那叫一个穷哟。”
“不过今年你们猜猜,她家咋样?”
办事大厅里其他人朝朱金华投去好奇的目光。
朱金华获得关注,登时更加骄傲,“她呀,都有钱搬到城里开铺子了,就在东巷,做剪纸生意的。”
“原来她是王寡妇啊。”
剪纸这个生意,也是林宝初开的手工课。
为了丰富街上商铺的类型,增加百姓们的收入可能性。
前世她所在的扶贫办,也会开展各种技能课。
木工、电工、泥瓦工,还有螺蛳粉培训班。
开展这些班,给困难户免费培训,目的就是创造就业机会。
多一项技能,就多一种可能。
“真好啊,大家的日子都渐渐好起来了。”不知谁叹了一句。
其他人听此,纷纷陷入无尽的感慨中。
两年之前,他们根本不敢想象还能有像今天这般的好日子。
“咱们好久都没好好吃一顿了吧?”李余突然说道:“要不今晚咱们一起搓一顿?”
“好啊!”
朱金华立刻响应,“以前都是沈娘子召集大伙儿吃饭,这次,咱们自己做一顿,叫爷和沈娘子一起来吃,怎么样?”
“我同意!”
“走走走,咱们现在就抓鸡去。”
大伙儿说干就干,全都收拾了纸笔,锁好抽屉,朝伙房去了。
至于他们口中的林宝初,还在跟薛伯一起讨论服装工艺呢。
“这一系列的服饰,我取名叫做‘丰耕印象’,一共十三套。”
林宝初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告诉薛伯。
十三套衣服,对应丰耕县的一城十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