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铜的味道
千百年来,哲学家、思想家和宗教人物都对钱嗤之以鼻,称钱为万恶根源,搞得我们对金钱既充满渴望又羞于启齿。这个视频我们讲金钱的故事,为金钱证明我们智人能够想象和虚构出不存在的东西。钱就是智人虚构出来的一种大家都相信的信念体系。那些贝壳金币、铜版纸钞和银行账户里的数字,都只是这个虚构概念的凭证而已。比起语言、法律、文化、宗教和社会习俗,钱的心胸更为开阔。所有人类创造的信念系统中,只有金钱能够跨越几乎所有的文化鸿沟,不会因为宗教、性别、种族、年龄和性取向而有所歧视。也多亏有了金钱制度,才让人就算互不相识,不清楚对方人品,也能携手合作。人类历史的方向是融合统一,而金钱就是融合最好的黏合剂。在狩猎采集社会,智人把断舍离的生活过到了极致,他们居无定所,所有的财产都是累赘,他们只求温饱,所以他们不需要交易,只有偶尔的互相帮助。到了农业定居社会随着不断融合,社会规模越来越大,也有了余粮,可以养活专门的手工艺人、艺术家和巫师等等。
有人专门编草鞋、烧陶罐,有人专门驱邪治病,物质和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多,互相交换就会变得非常麻烦。我需要的你没有,他有我需要的,但他需要的我又没有。一次交易可能要换上好几次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且每次交换又没有标准汇率。一只羊这一次换了十个罐子,下一次换了一圈,只换回了一双鞋。再加上部落大了,很多人都互不相识,不能互相信任。今天我帮你盖了房子,明天我需要盖猪圈的时候又找不到你。以前那种靠人情义务来互通有无的交易方式就不管用了。于是大家虚构出了一个钱的概念,用贝壳作为凭证。虽然贝壳不能当饭吃,不能当刀士,但只要部落里的所有人都相信,十个贝壳能换一只罐子,100个贝壳能换一只羊,那么每个人都愿意要贝壳,就算哪一天有人不想要兜里的贝壳来,也可以随时将其换成粮食放在家里,所以大家都放心的把自己辛苦生产的东西换成了贝壳装在兜里。人人都想要钱是钱的基本特征,而人人都想要钱,就是因为别人也想要钱。于是金钱这个伟大的构想就成了所有交易的媒介,而这只是金钱的一个功能。
钱的另一个功能是积累财富。把粮食换成贝壳,就不用去防暑、防盗、防火,把瓜果换成贝壳,就不用看着吃不完的瓜果烂掉,把年轻时的力气换成贝壳,就不会老无所依。金钱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财富的万能胶囊。如果一个农民想把家搬到远方,那么他的房子和土地是没法搬走的,但他可以把所有的财产都换成一小袋贝壳,到了目的地之后,又把这一小袋贝壳换成房子和土地,这就相当于这个农民把自己的不动产装进了一个叫做钱的万能胶囊中,随身携带。我们上学的时候,家长不用把粮食给我们送到学校,而是把粮食装进由一串数字构成的万能胶囊中,通过互联网传送给我们。金钱的这个功能使得财富的转换、储存和运输的成本大大降低,复杂的商业和蓬勃的经济才成为可能。随着社会的进一步融合,规模更大,人们约定的金钱概念就变得有些脆弱了。有些部落相信牛角和贝壳这样的约定,而有的部落只收有实用价值的盐和粮食。每个群体对钱的想象不一样,使得更大范围的交易难以发生。于是,统一了几个部落的国王将每个部落的金钱体系用武力强行。
融合发布了用金和银铸造的硬币,国王自己则作为这个信念体系的担保人。只要人们信任国王,就会信任国王发布的钱币,哪怕他们认为这个钱币本身一文不值。也因此,国王对这份信任极为重视。如若有人胆敢破坏这份信任,铸造假币,就等同于挑战国王的权威,辱没国王的名声,而不是单纯的欺诈,此等罪孽是要被处以极刑的。所以,信任是金钱最基本的原料,金钱就变成了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只要有钱作为媒介,任何两个人之间可以交换任何东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得不和邻国发生交易,但邻国的货币可能是有实用价值的盐货、麦子,他们不相信这种没啥用的金属硬币,所以交易很难达成。但是邻国的人逐渐发现,虽然我们不喜欢硬币,但他们喜欢呀,我们可以用盐换来硬币,然后用硬币买他们的粮食。于是,因为他们想要,所以我们也想要。金银铸造的硬币就一步步被更多的人相信着。贸易的发展,经营便脱离了最初由国王赋予的信用而独立被所有人相信,虽然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人将这不同的语言服从的。
那统治者信仰着不同的宗教,但对黄金和白银都有着完全相同的执念。金银作为货币的地位不可撼动,整个世界因为有了共同的金钱而沸腾起来,融合起来。不过,金钱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金钱是价值的转换器,可以把知识转换成健康,可以把土地转换成见识,也可以把时间转换成服务。但同时,金钱也可以把友情转换成虚假的荣誉,把亲情转换成一餐饱饭,把良心转换成一串数字。金钱是人与人的互信系统,能让陌生人不需要互相了解,也不需要有人担保,就可以通力协作。但是话说回来,人们相信的始终是金钱,而不是对面的人。我们不会信任邻居、朋友、同事,我们只信任他们手上的钱,没钱就没有信任。金钱有转换一切价值的冲动,又消解一切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倾向。于是,随着金钱的不断渗透,世界就会变成一个什么都可以拿来交易,但谁都不值得信任的冰冷而无情的市场。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金钱,还有人们的不断反思。反思后的人们用文化、宗教、哲学对金钱的冲动和倾向加以限制,于是哲学家、思想家和宗教人物都对钱嗤之以鼻。
钱为万恶根源,我们也对金钱既充满渴望,又要时刻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