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
第6章
中秋佳节将至,按照惯例,宫中是要举办宴席。
赵珩登基也有两年了,一直都没办,内务府的总管去年和前年都去过御书房,赵珩见都没见他,最后只能取消,搞得一众世家小姐失望不已。
有人年岁渐长,已经拖不起了。
今年,内务府总管看看面前的礼物,咬咬牙去了坤宁宫,御书房是肯定会碰钉子的,但是皇后哪里不一样,刘总管也听坤宁宫里的宫人说过,皇后娘娘是很和善的,轻易不罚宫人的,不成自己回来就是了。
眼下,后宫有主,这些事情按照惯例也是皇后亲自打理准备。
“娘娘,内务府的刘全来了,说是想跟您汇报一下中秋宴席的事情”。
顾絮儿本来在藏书阁里看书,闻言抬起头,转念一想也是时候了,宫里已经了两年没举办宴席了,之前按照惯例都是皇后负责,嫔妃协助。
在说了宫宴还是得办,皇帝在前朝笼络大臣,皇后在后方也要安抚家眷啊。
“让他进来吧”。
顾絮儿放下手中的书,朝着正厅里去。
刘全看着上首的人,恭恭敬敬的行李问安。
“娘娘,今年这中秋宴席是办还是不办呢”?
顾絮儿闻言点了点头:“陛下登基至今,四海升平,也该办”。
刘全闻言心里大喜,随后弯着腰问道:“那是依据往年的惯例,还是扩大规格”。
宫里举办宴席,也跟朝廷局势有关,前朝安稳,风调雨顺,则是大办,若是百姓受灾,那就不能大办,得缩减规格,也可不办,这两年赵珩登基,确实是风调雨顺,各地也都安稳。
“就按照之前的惯例办,但也别太过铺张浪费了”。
“奴才知道了,奴才这就回去准备好,届时还请娘娘一一过目”。
“你下去吧”。
眼见快到傍晚了,打发了刘全,顾絮儿就让人准备轿撵去御书房了,去的早了还好,若是晚了,那人又不开心了。
两人用饭用到一半,顾絮儿突然开口说了中秋宴席的事情,往年都是帝后一起的,若是赵珩不想办,她得赶紧叫停,要不她一个人多尴尬啊。
赵珩不管干什么都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去年前面宫里连新年宴席都没办,朝臣们也是私下抱怨罢了。
“过两天去避暑山庄,那边已经打理的差不多了,就在哪里办吧,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赵珩说完后,把御厨做的炸鸡腿递给了顾絮儿。
说来也怪,进宫后,顾絮儿并未感到任何不适,不管是殿内装扮,亦或是日常饮食,全都是她喜欢的,赵珩对她更是了如指掌,她喜欢吃什么,他比自己还清楚。
幼时的事情,她自是记不清楚,记忆中也并未和赵珩有任何交集,他到底是怎么知道的,这让顾絮儿有些好奇。
“怎么了”?
见人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看了大半天,赵珩开口问道,顺带着帮她把耳边的碎发撩起。
“陛下,我们从前是不是认识”?
顾絮儿小心翼翼的开口问道,赵珩闻言有些期待。
“你说呢”?
小没良心的,总算是想到自己了,想到这里,赵珩心情还是很好,他就说呢,她怎么会不记着他呢。
然而下一句,差点给他气的背过去。
“爹爹之前说过我小时候生了场病,大概在我六七岁那年,从那之后我就想不起之前的任何事情了”。
顾絮儿说完后,赵珩的脸色黑的跟锅底一样,要说生病,他在刚去边疆那几年,天天生病,也没把她忘记了,偏偏她一生病就把自己给忘了,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的胸腔都要炸了,立马起身离去。
顾絮儿瞬间愣住了,在一想有些委屈,他就是这样,一边对她很好,但脾气不好,动不动就生气,莫名其妙的,有话直说啊,想到这里她也吃不下了,转身就回坤宁宫。
自此,帝后吵架一事在宫中盛传,没人知道为什么,但整整三日,皇后在坤宁宫闭门不出,陛下在御书房一直未动,接连有大臣丢了官职,被罢免,一时间朝野议论纷纷。
原本计划去避暑行宫的事情,也被耽误了。
“刘公公,娘娘睡了,您明日在来”,刘嬷嬷说完后转身就进去了。
坤宁宫门口,原本已经准备好了各种方案准备大显身手的刘全,暗叹倒霉,怎么就碰上这个事情呢。
他不敢去御书房,坤宁宫进不去,只能灰溜溜的回去。
御书房内,桂公公大气都不敢出,看着上首面色十分不善的帝王,心里发怵,这都好几天了,一直是哪个样子。
皇后不来,皇帝也不去,整日里阴沉着脸,倒霉的还是他们这些宫人。
午间,赵珩坐在龙椅上,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桂公公却觉得无比寒冷。
秦善走在宫里,看着身后的闻渊,脸色不是很好,满朝文武都知道陛下心情不好,能不进宫就不进宫,御史这几天都闭嘴了,结果他倒好,死活要见陛下。
虽说他也算是陛下的亲舅舅,可这么多年未见,哪里有什么感情,搞不好那就脑袋落地了,最关键的是他无官无职递不了牌子,还得靠着自己,搞不好还要连累自己。
闻渊还算是淡定,这么多年过去了,若说是外甥记恨他早就没命了,哪有今日,何况他也是有事情的。
前段时间,闻渊把自己的书院渊华书院搬到了京城郊外,好方便天下学子来读书,为了这个书院他当初花了众多心思。
如今前来,也是为了一件旧事。
“陛下,秦大人和闻院长来了,说是有事要给您汇报”。
赵珩闻言拿着笔的手一顿,随后直接把手里的毛笔扔了。
“让他进来”。
数十年不见,这是赵珩第二次见这个名义上的亲舅舅,也是闻渊第二次见这个外甥,二人变化很大,赵珩不在是以前那个孩童,闻渊也跟从前大不一样,他长得跟他妹妹还是有几分相似,额间皱纹不少,时光荏苒,他也不是从前那个意气奋发的状元郎了。
“微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二人异口同声的参拜赵珩。
“起来吧,有事就说”。
赵珩这话一出,秦善立马后退一步,他可不想惹祸上身。
“臣有一事,有件东西臣想交给陛下,这是臣的夫人前半年在回县城的时候,在家中老宅邸发现的,是二老留给娘娘的”。
赵珩闻言看了一眼一旁的桂公公,桂公公立马上前接过闻渊手里的信封。
“微臣告退”。
二人随后依次退出。
赵珩看着手里厚厚的信封,上面有母亲的名字,单字一个月,他直接拆开,发现了里面有好多银票,大概有二十多万两,里面还有两封信,上面还写着母亲完整的名字。
信的内容也不过是让母亲保重身体的,照顾好自己,说是已经准备辞官了,等舅舅在京城安顿好了,就会来了,按时间推算,当时舅舅已经过了春闱,怎么也能谋个一官半职的。
或许二老是想着等舅舅接他们过去,届时来了京城在把这些东西都交给母亲的。
可谁也没料到,父亲为了儿子日后能更好的在朝堂上发展,自己辞官了,儿子却并未走入官场,反倒是另辟蹊径,去了一家书院,当了教书先生。
苦心经营数十载,最后成了院长,一步步那一个小书院做大,举国皆知,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书院。
父亲忧郁成疾,紧接着就是女儿的离去,让这封信未能成功的送出去。
秦善走在出宫路上,看着闻渊,一脸的淡定,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按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即便是发现了这封信,自己看看烧了就得了,看那样子,完全未拆封,这要是给陛下看了,里面有什么不该有的,那可真是要命了。
这封信,一开始闻渊的妻子也是担心的要命,所以她没敢告诉任何人,她也不敢拆封,就一直收着,毕竟当事人都已经去世了,也没意义了,就那么瞒着,无数次她都想烧毁这个信封,可夜间看着烛火,却陷入了沉思。
不曾想被女儿闻慧无意间给翻了出来,还拿到了闻渊面前。
闻渊当即沉默了,后来说要给陛下送过去。
她怎么也拦不住,什么话都说了,一点用没有,陛下要是跟外家亲近,登基之初,就可以封赏,可什么都没有。
但夫君执拗,她也没有办法,最后只能这样了。
闻夫人在家里心惊胆战,唯恐出事,好在看到闻渊平安回来的那一刻,终于放下了心。
“把这银钱都给皇后送过去”。
赵珩看完后,把信放一边,银钱装好,随后又写了一个絮字,装了到了一个空信封里,桂公公拿着信封立马出去送了。
此时,顾絮儿也很惊讶,看着手中爹爹的信,似乎有些不敢相信,不过确实是爹爹写的,她立马拆开看,看完后也算是放心了。
“娘娘,这是一个宫女拦住了奴婢,说是给您的”。
“知道了,你下去”。
江南风景好,爹爹之前经常念叨,如今去看看也算是了却心愿,信中说了自己一切都好,让她务必保重,她有些意外的是赵珩怎么没看,之前都是他看过之后才给自己。
顾太傅几日前坐船到了江南,江南总督对顾远那也是客客气气的,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他的妹妹,之前就是宫妃,地位不低,在宫里也是有些人脉的,所以帮着把信送到了坤宁宫,若是直接到了宫门口,说是给皇后的,那直接就送到了陛下哪里去了。
看完了后,想着爹爹最后的嘱咐,顾絮儿直接把信给烧了。
女儿在人家哪里,顾远自是不会告诉女儿自己是被强迫押送的,说了也没用,在顾远眼里,赵珩就是个暴君,只是嘱咐女儿照顾好自己,别想太多,自己在江南也好,好山好水的,日后会给她寄一些字画。
紧接着,赵珩又让人给她送来了东西。
桂公公一脸笑意的看着顾絮儿,顾絮儿见状打开信封,看到了一个絮字,紧接着就是银票了。
之前赵珩送的就是绫罗绸缎,各种珠宝。
“娘娘,要不您也给陛下送点东西过去”。
桂公公突然开口说道,他感觉赵珩都如此主动,要是皇后在主动一点,之前的矛盾说不定就过去了,他不知道这二人到底为什么生气,不过事情出了,那就解决好了,不然倒霉的还是他。
每次当值完,就跟鬼门圈里走了一圈一样。
顾絮儿闻言点了点头,他确实送了自己不少东西,她随后去柜子里翻东西去了,嫁妆不少,有之前父亲准备的,还有内务府给的,出嫁的时候,她都带上了,主要是在自己的东西哪里找,看有没有合适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