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川军
石柱县秦良玉家中,风尘仆仆的王承恩带着锦衣卫一路躲着零碎的叛军终于顺利到了。在秦良玉准备了一应接旨的准备工作后,王承恩宣读了圣旨,崇祯封秦良玉做了四川总督,管理四川的一应军务。
圣旨宣读完后,王承恩才说道:“这里有一百万两银子,是陛下让咱家交给秦将军的,交代这笔银子由秦将军自由支配,四川未来五年的税收也交于秦将军使用。”
“臣谢陛下隆恩,不知陛下可有其他交代?”
“自是有的。”王承恩拿出一封密信交于秦良玉后说道:“秦将军,待银两清点完毕咱家的任务就完成了,咱家就先告退。”
“公公慢走,我准备了一应吃食,等会儿送到公公的营中给酬谢将士们的辛劳。晚上还望公公赏脸,本将在府中设宴。”
“秦将军客气了,秦将军执行陛下交代的事情即可,咱家不日即返回京城,晚宴就不必了。”
王承恩离开后,秦良玉打开了信件,崇祯在信中先是肯定了白杆兵的功劳,说到:“爱卿带领白杆兵为大明效命,部族中多有儿郎战死,朕心甚为惭愧,亦深为秦将军之忠感动。朕不愿秦将军的部族中再多添寡妇孤儿,也请爱卿忠于大明的同时也为部族多多考虑。爱卿可在四川内招兵买马,根据饷银情况可训练上限十万的兵马,量力而行,加紧训练,待崇祯二年年初最晚三月后派三万白杆兵入京驻扎。”
“如今的大明如蜩如螗,国家财政收入捉襟见肘,朕无法给爱卿更多地支持,四川一省五年的税就交于爱卿,用于白杆兵的粮饷,望爱卿能够弹压四川与山西的叛乱。内阁于今年会在大明推广种植红薯,爱卿可派人去福建取得秧苗,如今取到四川正合时节种植,爱卿在四川大力推广之,四川多山地,百姓多贫苦,朕希望番薯能解百姓之一时饥馑。”
崇祯在信中交代了许多,包括让秦良玉在四川找一些矿藏运到北京。
在明白崇祯的意思后,秦良玉就开始抓紧安排招兵买马,尤其是加大对土司的部众的拉拢。
四川境内土司众多,虽然在播州杨氏覆灭之后几乎所有的土司均已归附大明,但是基本还都是土司内部自治。
秦良玉的招兵买马也遭到了各土司的抵制,各个土司都担心自己会失去部众,部族最后也就不存在了,土司可是可以在自己的部族中作威作福的。
秦良玉虽有全权处理的权力,不过也不好得罪这些土司,只得从汉人中招兵,同时安排白杆兵关注其他土司的动向,以免以后这些土司影响四川的平叛。
至崇祯元年八月,白杆兵招兵六万,多为汉人,而秦良玉部族的白杆兵作为秦良玉的亲军。
六万兵马,一年的饷银就有近百万两之多,今年的税还没有完全收齐,再多就养不起了,只能暂时作罢。
崇祯收到秦良玉的信,看到白杆兵已有六万之众,甚为高兴。白杆兵是四川一省的赋税供养,崇祯知道六万兵马在赋税不变的情况下怕是已经是极限。立即回信要求秦良玉加紧训练白杆兵,缺少的物资可以提出来,但凡可以办到无不应允。崇祯是高兴的睡觉都咧着嘴,这一下子手里就有六万可战之兵了,心里踏实的不行。
白杆兵依然是要听兵部的调令的,白杆兵的扩充引来了朝臣巨大的担忧。
然而崇祯高兴归高兴,大臣的反对奏疏还需要处理,许多大臣上疏指责崇祯率性而为,秦良玉所部乃土司兵,为私兵,怎么可以允许扩张。纷纷要求撤秦良玉四川总督职,解散白杆兵。崇祯是死活不松口,随你们怎么骂怎么弹劾,我就是不松口。
其实这些人一是真的不信任土司兵,心怀华夷之辩;二则是四川的赋税没有了,国库怎么办,从哪里来找补,白杆兵多吃一点,九边和辽东怎么办;三是四川的赋税给了白杆兵,他们还怎么上下其手。不过国库也真的捉襟见肘,早就欠边军一屁股债了,从万历开始就欠了,大明能撑到现在真的属实是边军忠诚了。
崇祯也不想啊,大明如今就是裤子往上提一提就露屁股蛋,往下拉一拉就露鸡儿,你愿意露哪儿。
崇祯元年二月崇祯又找黄立极问他番薯推广的事情。番薯推广这个事本来黄立极没有那么重视,即使在乾清宫郑重交代他推广。
后来崇祯每半个月问一遍番薯推广的部署推进,黄立极才不得不重视起来,加紧在福建广东广西大力安排种植与育苗,开春暖和之后运往北方省份种植。
内阁还印制了许多番薯的种植与保存的册子发放至县一级,要求县官在百姓中宣传,锦衣卫会暗查宣传情况,宣传不到位的就下旨申斥,再次不合格就罢黜永不叙用。
“陛下,番薯的产量臣派人调查了,在福建也只有少数人有成片的种植,而且多在山野间任其生长,未长成即挖出来吃了,根据调查情况来看,未成熟的情况下一亩地也有四石多的收成。”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150斤,也就是600斤的样子。
“未成熟也高于小麦与稻米的产量,成熟岂不是更多?而且福建土地多贫瘠,尚可有此产量,北方省份应可以更多的产量。如果朕没有记错,番薯是非常耐旱的且生长周期很短,三月即可收。”
“陛下所言极是,只是福建气候湿润温暖,臣担心在北方怕是种不活水土不服。臣已经命人推广至两广种植,很快就有足够的秧苗可运往北方。”
“爱卿辛苦了,如今北方许多地方大旱,民不聊生,爱卿需努力说服地方支持推广种植,若地方有顾虑,可允许推广时每户人家种植土地的一成试种,不能低于一成。对于大旱已成绝收的地区,要全面推广种植,抵制的官员名单交于朕,朕也会命锦衣卫到地方查看推广情况。”
“陛下,自天启六年开始,闽南一直大旱,草根树皮都吃光,而番薯在福建也没有起到作用,陛下如此重视番薯,是否过之,今年闽南又有大旱的征兆。”
“爱卿也说了,在福建也只有少数人种植,爱卿可否调查了种植番薯的那些人家可有饥馑的?番薯在福建一直没有推广开,是否是有人一直在隐藏其存在?此爱卿还是调查一下,若有隐瞒也无需惩罚,民间百姓的行为不可避免,爱卿还需深入调查好好了解情况,番薯是否在闽南大规模种植了?或者在闽南看看是否有种植了了番薯的人家,调查一下他家里的饥馑情况,朕等着爱卿的调查报告。”
“还有一事,爱卿自行私下放沿海允许渔民捕鱼,有事情由朕来兜着,望爱卿酌情处理,打的鱼就地腌制后运往北方销售。这里涉及到海禁与盐事,希望爱卿周旋相关利益方,办成此事。”
黄立极正要离开后,崇祯想起在福建那边还有一个海商豪富,郑芝龙,说是海商实则海盗。想起了郑芝龙崇祯一拍大腿,怎么忘记演绎郑成功收复台湾,郑芝龙一家被清廷斩杀。
郑芝龙作为海盗起家,要说他对大明有多少忠诚,这个不好说,若大明没有给他官家的身份并在福建沿海打击走私,那么他还会不会被大明招抚呢?忠诚从来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目前崇祯还不到瞄向海洋的时候。但是崇祯还是派人秘密的去联系郑芝龙,让郑芝龙看看能不能买两艘盖伦船,无论大小,货到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