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楼之闲耽风月 > 第15章 第15章

第15章 第1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再说林黛玉回了贾府,贾母自然不用说,喜得老泪纵横,抱在怀里儿啊肉的喊了好一会儿,一个劲儿地说“瘦了瘦了,竟比先前瘦了好些”。

    其实紫鹃雪雁都知道林黛玉圆润了好些,先前的衣裳都穿不下了,但是从古到今,一直有一种神奇的消瘦,叫做“你外婆觉得你瘦了”。

    贾母也不能免俗,她把黛玉搂在怀里,吩咐琥珀:“你去大厨房传我的话,说林姑娘虽然在孝里,但她一个小孩儿家,吃全素如何养得了身体?就吃个锅边素,鱼肉可免,叫他们挑滋补的汤膳做了来。”说着,又嘱咐迎、探二人:“你林妹妹身子弱,一家子姐妹们和和气气的,别争执起来惹她生气。”

    二人都应了,王熙凤笑道:“老祖宗这可嘱咐错了人,常惹林妹妹生气的人可还没来呢!”

    众人哄然大笑,连道:“妙妙妙!咱们家那个‘市舶司调运使’怎么还没过来?”

    原来贾宝玉早从两个月之前就开始算着黛玉回程的日子,日日在贾母面前嘀咕:“妹妹的船该出淮扬了吧?该过江苏了吧?该进山东了吧?”不仅白日里念着,晚上做梦喊的也是“把那个桂花糖腌的梅子干留着等林姑娘回来吃”,算起船只航行的速度头头是道,比正经读书做文章还严肃些。

    三春并湘云宝钗编了许多笑话儿嘲笑他,探春还起了个诨名,打趣他是市舶司里管船舶调度的调运使。

    此刻王熙凤说到这里,探春便笑:“今儿个一早被老爷叫了去,拘在那里写字呢,不然早飞了来了。”贾母便叫鸳鸯:“你亲自去见老爷,就说我的话。字哪天写不得?今儿他妹妹回来了,叫他过来见客。”

    鸳鸯去了不过片刻,游廊上果然响起宝玉欢快的脚步声,一面跑一面喊:“林妹妹,林妹妹!”探春笑道:“这可真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了!”黛玉臊红了脸,只管躲在贾母怀里。

    宝玉不等通报,自己劈手打起帘子就进了来,还是先至贾母面前行礼,眼珠子却黏在黛玉身上,一动不动。

    林黛玉长高了,浅紫色粤绣缠枝长裙显出她日渐高挑纤细的身量,就像一株刚抽了条的水仙花一样。现在的她是一位轻盈秀丽的年轻女性,而非幼稚可爱的孩童了。

    宝玉怔怔地看着她,口里说不出一个字来。说来也是奇怪,小时候他和黛玉一个桌上吃饭,一张床里睡觉,每日里读了一本好看的书也要给妹妹讲,在外头遇到了有趣的人也要跟妹妹说,常常口无遮拦、胡编乱造、没话找话,惹了林黛玉生气也无所畏惧。

    可是随着年岁渐长,不知怎的,有些话渐渐就说不出口了。有时候是怕黛玉生气,有时候却只是见她戴了一朵新的珠花、或者画了一种新的眉形、或是穿了一件漂亮衣裳,宝玉看了很喜欢,就把心里的话都忘了,觉得一个字也不想说,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她,看一天,一个月,乃至一辈子都行。

    殊不知,黛玉也在悄悄地看着他。这半年来,她增长了许多见闻。先是那天庄闲突然发怒,林慧一反平日里强势的模样,细声细气地在一旁安慰丈夫。不知怎的,他们交握的双手一直在黛玉脑海中挥之不去。后来又遇到朱四娘,黛玉始终不能忘记她说钱公子学问不错之时,朱四娘瞬间变得光彩照人的脸庞。

    那一刻黛玉忍不住在心中暗想,我林黛玉命薄如斯,虽有千金家业,却无一个可以让我期盼的人,竟不及朱四娘一个小小的船商之女,至少有家可回,有人可等。

    可是,在想完“有人可等”四个字之后,她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一个人的面容。黛玉当时吓了一跳,心如擂鼓,不敢再细想下去。此时再见,她忍不住瞥了宝玉一眼,侧过头去,抿着嘴笑。

    于是,他两个一站一坐,都各有心事。贾母奇道:“这是怎么了,半年不见,你们还不认识了么?”

    王熙凤笑道:“是当着人不自在呢!要我说,林妹妹一路风尘也辛苦了,老祖宗等了一天也累了,不如今天就先散了,放他们姊妹单独说话去。”

    贾母连声说好,吩咐三春宝玉:“你妹妹带了许多东西回来,你们替她收拾屋子去!晚上再到我这里来吃饭。”

    众人等的就是这句话,姑娘媳妇、丫头婆子,一群人浩浩汤汤地簇拥着林黛玉回了厢房。气氛方才活泼起来,一个个拉着手说笑。袭人、麝月、晴雯、侍书、司棋、入画等丫头也赶着过来,给黛玉请完安,站在廊下和紫鹃雪雁说着话儿。

    不一时,李纨带着素云、宝钗带着莺儿、凤姐带着平儿也来了,厢房里更是热闹异常,“姊”“妹”“叔”“嫂”的喊声不绝于耳。探春又拿出元妃省亲当夜众人作的诗来,请黛玉品评。

    当夜贵妃驾临,三春姊妹等做的都是咏圣的应制诗,就好比后世的入党学习材料一般,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套话,没有什么赏玩咀嚼的余地。反倒是宝钗说起那夜宝玉一人独做四首诗,急得挝耳挠腮的模样,活灵活现,逗得大家又笑了一回。

    探春趁机要宝玉做东,设宴给黛玉洗尘。宝玉立在一旁,只管咧着嘴笑,连探春说什么也没听见,就一口应道:“好,好,都好。”

    众人哄堂大笑,凤姐一指头点在宝玉额上:“这会子只怕让他出一千两银子,也是肯的!”

    林黛玉笑道:“且别忙,有他请客的日子。我姐姐也上京来了,老祖宗肯定要设宴相请,咱们先吃老祖宗的再吃他的,岂不又多乐一回?”众人都拍手称是,不免又问些林慧年纪相貌如何等话。

    紫鹃从箱子里取出给众人的礼物来,无非是些笔墨纸砚、书籍字画一类的东西,都一份一份的贴着签子。

    宝玉见自己的那一份和三春宝钗的一模一样,便不亲自伸手拿,只命袭人收了,自己背着手在房中乱转,不一时便看中了黛玉书房里摆着的一个明式海棠春睡紫檀匣子,打开来看,却见是一盒各式各样的印章石头。五彩斑斓,好不炫目。

    贾宝玉心中忖度,多半是林姑父留下的遗物,黛玉未必舍得分给众人,因此也不做声,如常跟众人玩笑,晚间到贾母那边用过晚饭,待众人散去,方才舔着脸猴到黛玉跟前,百般哀求:“好妹妹,赶明儿闲了,把你那匣子里的石头,给我刻一个章吧。”

    黛玉笑道:“你又没有字号,就一个‘宝玉’,还是小名儿,这让人怎么刻章?”

    “我怎么没有字号了,旧年用的那个‘绛洞花主’不是字号?”宝玉笑道,“又或者妹妹给我另起一个号,张三李四,或者阿猫阿狗,只要妹妹喜欢,我都使得。”

    原来那盒印章石正是那日庄闲赔礼的时候所赠,黛玉素日钟爱异常,舍不得拿出来雕刻,只是摆在案上时不时地把玩,却被他眼尖地瞧中了。

    黛玉不好意思说是姐夫所赠,只笑道:“我还有几把自己做的紫砂壶、一匣子别人送的西洋古钱币、几坛子惠州泉的泉心水放在姐姐那里。只是东西不多,不够姐妹们分的,所以当着三妹妹她们的面儿不好说,原想着单给你。可你偏又要这个,那其他的可就没有了!”

    宝玉大喜不绝:“我就说呢!给我的东西怎么能和旁人的一样?好妹妹,你就发发善心,把那印章也赏了我吧。赶明儿你看上我屋里什么东西,只管拿去,我再没有二话的。”说着就上来拉着黛玉的胳膊摇晃,妹妹长,妹妹短地苦苦哀求。

    黛玉给他闹得没法子,只好含糊地说:“看我明儿高兴罢了。只一点,纵是给了你,也别带出去跟外面那些不三不四的人炫耀。”

    “妹妹放心,你的东西,我何尝给过人?”宝玉谢之不绝,屁颠屁颠地开了那匣子,挑了一块鸡血石出来,请紫鹃收着,等来日黛玉闲了,亲自动手打磨刻字。

    二玉小的时候,曾经一同住在贾母正房的碧纱橱内。如今过了七岁,身边婆子丫头多了,就搬了出来,黛玉住了当年贾敏住过的西厢,宝玉在后院的一个小别院内,也不过一射之地。

    这夜宝玉在厢房里闹到天黑才回房歇了,翌日晨起,也不要人喊,自己蹬开被子爬了起来,趿了鞋子就往西厢这边来找黛玉。

    袭人急得追在后头喊:“祖宗!好歹梳了头再去!”

    宝玉头也不回地摆手:“把东西送过来,我就在林妹妹这里梳了。”

    西厢这边婆子们见了他也是笑:“哪里来的一个蓬头翁?林姑娘还未起呢,二爷待会再来吧。”

    宝玉因见她们捧着卷轴、捧盒等物,问道:“这是做什么去?”

    婆子回答说:“林姑娘从南边儿带回来的礼,其他诸位姑娘都得了,独云姑娘不在。紫鹃姑娘打发我们给云姑娘送去。”

    宝玉顿时一拍脑门:“怎么忘了她!你们且等等。”说着就往贾母房中去,要让贾母派人去接史湘云。

    贾母才刚起身,王熙凤正在房里回事:“门房那边刚接了林大妹妹家的帖子,说家事繁忙,要先休整几日,过了二月初八龙抬头,再带女婿孩子过来给外祖母请安。”

    贾母笑道:“应该的。他们阖家进京,打扫房舍,安置下人,宴请亲戚,且有的忙呢。那你就打点出两桌席面来,初九日的时候,在新盖的大花厅里请她姐姐。”又问:“送来的帖子,是庄家大爷的名帖,还是三爷的?”

    王熙凤一愣:“庄家两房没有分家,大爷居长,是一家之主。这是我们两府第一次来往,递的当然是庄大爷的帖子。”

    贾母微微点头,脸上的神色似喜似悲,说不出什么滋味。王熙凤看了心里一动,似有所悟。

    “果然是一桩极好的亲事。”打发走王熙凤,又派了人去接史湘云,贾母才私底下向鸳鸯感叹道。

    鸳鸯点头道:“不管是林姑奶奶厉害,才进京两天就能调动大伯子的名帖;还是庄大爷仁义,主动拿自己的帖子给弟妹使。都说明庄家两房感情不错,林姑奶奶在婆家过得极有体面。”

    “是啊,他们这样的读书人家,最讲究一个‘义’字。”贾母露出回忆的神色,“当日敏儿议亲的时候,好几家王孙公子、王妃太妃来求,国公爷却一力主张把她嫁到林家去。当时我嫌姑老爷没有爵位,国公爷就对我说,‘这些人家富贵已极,敏儿嫁过去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人家未必肯念着我们的情。倒不如嫁到林家,如海在微末之时迎娶敏儿,林家阖家上下都会善待于她’。”

    “又说‘况且那些大家子都是人口众多,少说也是十房八房的,祖宗积累下来的恩情人脉未必就能落到敏儿的孩子头上;林家人口虽少,家风却正。林老侯爷跟许多读书人家都有往来,敏儿作为独儿媳妇,将来她的儿女男婚女嫁,肯定都能配上极好的亲事。’”

    贾母说着眼里泛起泪光:“现在想来,国公爷说的竟然都一一应验了。敏儿和姑老爷虽然欠了些寿数,但也算一世荣华了。只可惜我这玉儿没福,叫个庶长女占了她的运气。如果她先于姐姐出生,又在父母年富力强之际出嫁,那该是何等的排场!哪里还需要我这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太婆来筹谋婚事?”

    前半段倒还罢了,但“庶长女”、“占了运气”这些话却叫鸳鸯听得胆战心惊,勉强笑道:“老太太糊涂了,庄三奶奶嫁得好,不也是林姑娘的助力?那一位有母亲舅舅,林姑娘就有姐姐姐夫,这不是正合老太太心意?”

    贾母方才惊觉自己失言,笑道:“是了,都怪我昨儿高兴,吃了两盅酒,现在还满嘴里跑出这些浑话来。幸好有你这丫头提点,不然可就叫那起子小人如了意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