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人在旅途之特殊人类 > 第一百二十七章 顿悟

第一百二十七章 顿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次日,用过早餐后,顾应洲信步来到虎头山寺庙前,见这寺庙规模并不大,香火却是十分旺盛,才是早晨便有络绎不绝的游人进进出出。门口侧面有一广告牌,上面是对这寺庙的介绍。这座玄帝庙建于明永乐年间,建庙者为姚广孝。虽几经战乱,多有损毁,却是不断修葺,寺庙始终香火不断。

    顾应洲掏出手机,百度了下姚广孝其人,嘴角微微露出笑意。原来这姚广孝乃是元末明初的人物,早年曾出家当了和尚,法名道衍,后又拜道士为师,学习阴阳之术,后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那么,陆吾所说先有一僧人来此勘察,后又建了佛道合体的寺庙就不难理解了。当时,定是姚广孝发现了这里的异常,阵法有所松动,才在这里建了寺庙,加固阵法,让陆吾不得逃脱。

    顾应洲到寺庙侧面小商店购买了佛香,踏进庙门,却是前殿。大殿里供奉的是玄武大帝。见正有人上香膜拜,顾应洲便站在一旁等候,借此时机,细看这玄帝形象。

    只见这玄帝像,尊容壮伟,额宽颐丰,双目低垂,神态宁静;披发跣足,颌下留有长髯,垂脚正襟危坐,身披甲胄披肩,胸护铠甲,两臂、小腿及腹部刻双龙纹,衣缘处雕饰龙纹、莲花纹及云纹,腰围玉带,衣纹写实流畅。右手抚膝,左手结手印,手心向上放于左膝之上。

    顾应洲心中暗道,这便是上古帝王颛顼吗,当年你绝地通天,虽然将为祸人间的妖魔鬼怪扫荡干净,被后人尊为真武帝君,荡魔天尊,但是也阻断了人类升级之路,从此便囿于地球,似被圈养,直至现在,人类的科技虽然突飞猛进,可也是仅仅只登陆过月球,有设备落到了火星,从未走出过太阳系。你的丰功伟绩,既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繁衍,可也将人类困于地球现在还在苦苦挣扎。

    再低头看时,那上香之人已经离开,顾应洲燃上三炷香,跪伏在地三叩首后,便起身离开。他没有求拜什么赐福之类的愿望,心中默念的是:玄帝在上,您老人家当年荡魔驱邪,为人类带来了和平和安宁,可是您想到今天的后果了吗,人类犹如圈养的羔羊,如果当年想到了,可能就会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同样达到驱邪荡魔的结果,虽然我不知这方式方法是什么,可是如果换做是我,一定不会如此极端。

    在顾应洲走后,那玄帝神像,似是有心有灵犀,本来双目低垂,神态宁静,却面似迷惘,陷入了沉思之中。

    前殿之后,便是一四方形的院子,两侧偏房,后面是大雄宝殿,中心处有一三足圆鼎,上面手指粗的佛香,参差其间,香火缭绕。顾应洲暗道,这便是陆吾所说的大鼎无疑。围绕方鼎绕了一圈,并未有任何异常,但是当他将灵气注满双眼时,在鼎的下面,发现在灵气盘旋,顾应洲估计,这应该是十八路锁魂阵其中的一路,既然陆吾说搬动此鼎,便不会闹出动静,那这个位置便是副阵眼。

    见有人围绕着方鼎观看,一个年轻的和尚走过来道:“施主,对此鼎莫非感兴趣?”

    顾应洲手拂鼎沿道:“我观此鼎,古色古香,必是年代久远之物。”

    和尚道:“此鼎是寺庙建成时从别处运来,无人知道它的来历,但是历经千年,却是依然如新,玄帝庙虽几经战乱,但此鼎却从未有人移动过,此鼎无名,却是镇寺之宝。”

    顾应洲听此人口齿清晰,普通话说的极好,便抬眼看了看和尚一眼,见这年轻和尚,眉清目秀,似有些面熟,却又一时想不起是谁,再看这和尚,两耳长且耳垂较大,正是被人称为“佛耳”的形状。忽然想起此人是谁,便道:

    “师父可是法名释永安?”

    和尚诧异道:“噫,施主为何知道小僧的法号?”

    顾应洲笑道:“记得几年前,我在网上曾偶然看到一个帖子,上面有你出家时的图片,下面还配了一首诗,那诗我现在依然记得:‘多少春闺梦里人,轻歌一曲别红尘,无情哪得眸如海,悲尽轮回苦众生。’,不想今日在此遇见,实乃有幸!”

    释永安道:“施主记忆力真好,那不过是当年我在佛学院偶然涂鸦,纯属无病呻吟,却被施主记起,谢谢!”

    顾应洲却道:“师父过谦了,诗以明志,却从中看出你的决心,让我好生佩服。”

    释永安道:“不知施主可否告之姓名,施主此来可是求事或是游览?”

    顾应洲道:“我叫顾应洲,此来彭湖公干,今日得闲,特来游览,我去给佛祖上炷香。”

    释永安道:“既如此,我带你进去。”说罢,也不待顾应洲同意便前边引路。

    顾应洲原不想惊动任何人,只是先看下情况,顺便游览,见这年轻和尚如此热情,也不便拒绝,只好跟着在后面,可刚迈上台阶,却看那上面牌匾并非“大雄宝殿”四字,却是“毗卢宝殿“,忙询问道:&34;永安师父,这大雄宝殿却变成了毗卢宝殿是为何?”

    释永安解释道:“我虽来此月余,这个却也了解,请先随我进殿,我与施主说之。”

    进得殿内,只见殿内雍容典雅,富丽堂皇。迎面正中供奉一大佛,金箔贴身,庄严端坐。释永安随即介绍道:“这便是毗卢遮那佛,左右侍立着梵天、帝释两天王,他们是‘天龙八部’成员,佛教中的护法神。”

    顾应洲又随着释永安在殿里走了一圈,边走边介绍。

    这大殿两旁,分列20座诸天王木雕像,也是“天龙八部”成员,个个点金妆彩,光泽耀眼,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毗卢遮那佛背后,是海岛观音群塑,表现的是观音普渡众生的32应身,形态各异,从容自若。大殿前侧左右各有大钟、法鼓一面,大殿后侧有两座雕刻精细、妆金涂彩的大型豪华佛龛。

    再次回到毗卢遮那佛前面,释永安继续介绍。

    常说的“三身”分别是:法身、报身和化身,分别用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来象征。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化身。”

    法身佛,就是积聚真如妙理为身。印度语毗卢遮那,意思为遍一切处,清净法身,犹如虚空一样的,圆满周边,十方世界。

    报身佛,就是积聚一切智以为身,智慧究竟圆满,妄惑彻底断除。卢舍那意思为净满,就是惑净智满的意思。

    化身佛,是功德积聚,积聚无量无边的殊胜功德以为身。佛是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能以妙观察智,观机施教,随类现身,普度众生。

    毗卢遮那,略称毗卢,意为“光明遍照”,是法身佛,象征佛的真理和智慧无所不在,遍布一切,好像太阳的光芒普照一切;毗卢佛即是真理与智慧最高的结合,故称“法身”,是一切佛的根本。所以,宋代有和尚前辈留有“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所以,在此寺庙初建的道衍前辈便将这“大雄宝殿”命名为“毗卢宝殿”。

    释永安在介绍完后,回头再看顾应洲时,却见他席地而坐,两眼紧闭,表情安详,显然处于一种“顿悟”之中。

    释永安诧异,我只是介绍下毗卢遮那佛,他便处于顿悟之中,却是奇事。也不便惊扰,闪身出了大殿。

    这释永安,原是西北一富商家的孩子。三岁那年,家中来个位喇嘛,声言这孩子是其寺中上师转世,便要带走,但是富商家只有这一个孩,哪里舍得送去寺庙,那喇嘛倒也未强求,长叹一声离开。

    从小聪明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虽家中富裕,却是从不张扬,知书达理,亦不惹事生非,没有任何富二代的骄横狂妄的习气。高考那年曾是全省状元,考入京都华夏第一学府,问题出在上学两个月后,在学校图书馆读了一本《大涅槃经》佛经,特别是读到那句:“诸行天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时泪流满面,之后便自行退学,去了寺庙出家当了和尚。

    当父母知道后,已是一个多月后,夫妻二人到了寺庙硬是将他拉回家,并且给了寺庙五百万的香火钱以示道歉之意。但是在家半年后却又是自行跑出去,到别的寺庙出家。父母感觉这孩子出家的心已是无可挽回,又想起这孩子小时候喇嘛说的话,便只好不再干扰他修行。自此,这释永安彻底安定下来,一心向佛,并被寺里送到佛学院学习四年,去年毕业后,便让他先四处游历,以期他悟透人生。

    一个月前他正游历到此,便在此间盘桓些时日,正准备离开时,不想这彭湖发生七十几人遇难事故,释永安亲眼目睹了事故的发生,死者家属悲痛欲绝,而他却无能为力,心有所感,便在寝室修行,可今早偏偏无法入定,非要来这主殿一趟不可,正好遇见了顾应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