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血腥报复
石艾顿时明白,宋俊等人要干什么。
之所以不让石艾进城,是李昭特意吩咐的。
李昭觉得他虽然打仗厉害些,但也不是什么都擅长。有的事情,还需狠人来做。
石艾在城外扎营,派人去成都告捷,并向李昭请命,希望出兵攻打襄阳。
宋俊等人入城后,看到惶惶不安的一众豪强,微笑道:“诸位无需恐慌,只需聊表心意,自会安然无事。”
豪强们见宋俊和颜悦色,顿时放下心来,并向昭武军奉献大量钱粮。
傍晚,城门关闭后。
孟家府邸大门突然被撞开,近百名全副武装的昭武军将士,持刀闯入府邸内。二话不说,见人就杀。
家主孟楷凡正在书房内看书,听到外面惨叫声,大惊失色。出来后,看到长子孟易轩倒在地上,嘴里大口大口吐着鲜血。在其身旁还站着数名士兵。
孟楷凡大怒,“我孟家已献出钱粮,何必行此暴举。”
一名昭武军下级军官,说道:“我等也只是奉命行事,家主请勿介意。”
“带我去见宋将军,我想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孟楷凡气愤道。
该军官眼神怪异,然后噗嗤一笑,“家主莫非得了失心疯,你以为你还活的了?”
看着对方眼中杀意,一股莫名的寒意涌上心头,孟楷凡颤声道:“你想干什么?”
“刚才说了,我也只是奉命行事。”
“无论秦王要什么,我孟家都可以给。”
“晚了!记着下辈子,不要再和昭武军为敌。”
孟楷凡还想再说话,已没了机会,一柄长刀砍断了他的脖子。
很快,孟氏满门上下,无论老弱妇孺,无一幸存。
与此同时,严家大门也被撞开,数百名士兵蜂拥而入,开始一场新的杀戮。
家主严铭志正在和家人一起用餐,府内下人跌跌撞撞闯了进来,惊恐道:“老爷,外面有官兵,正在到处杀人。”
严铭志心中顿感不妙,连忙催促家人从后门离开。
还没来得及行动,一名军官带十几名士兵闯了进来。
“你们要干什么?”严铭志问道。
“奉命抄家,仅此而已。”军官道。
严铭志脸色苍白,苦苦哀求,“可否放过家中幼子,我愿献出严家所有钱粮。”
“呵呵,当初你勾结襄阳军,致使我军将士死伤数千,可曾想过会有今日?”
见对方没有同意,严铭志眼睛血红,怒道:“秦王要我家献出七成钱粮、田产,这是我严家祖祖辈辈积攒的,凭什么要给他?”
没有等到答案,长刀已插入严铭志身体。屋内的严家子嗣,很快没了性命。
江陵严氏,自此除名。
然而,这场血腥的报复,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江陵王氏、刘氏、李氏,一个个豪门大户,有的已有数百年历史;从今以后,在江陵城彻底销声匿迹。
有人死前无比悔恨,可惜,李昭不会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无数颗人头被扔入长江,顺流而下,有的甚至漂到了金陵。
除了江陵,津市的豪强也很快被杀光。
至于其它地方的豪强,没有再开杀戮,但只允许他们保留家族两成的钱粮、田产。
李昭此次举起屠刀,虽然名声彻底搞坏了,但所获得的钱粮数目之大,哪怕昭武军再扩兵十万,也是养得起的。
而士卒、百姓有了田产,对李昭也更加的拥护。
一味的举起大棒,也不太好,总要给他们一颗甜枣。
考虑到这次豪强们心中怨气颇大,为了安抚他们,范硕建议扩大科举规模,无论豪强子弟还是平民,皆可参加。
范硕意思很简单,将一些有本事的豪强子弟,纳入秦国体制之内。豪门大户里也确实有不少人才,比方沈宁也是出身豪门。
李昭虽然不爽,但心里也清楚,永远都不可能把他们杀光。
即使是没了豪强的江陵城,多年以后,城内还会冒出新的豪强。
这次屠戮豪强,秦国内部很少有人反对。
原因很现实,只有先消灭掉旧的势力,新的势力才能替代他们,成为新的豪强大户。
当今天下,终归是传统的封建社会。有的事情,哪怕是李昭,也根本不可能去改变。
李昭从不打算学习其他穿越者,搞什么社会变革;他只想老老实实,做一个传统的封建统治者。
昭武军大肆杀戮豪强一事,很快传到了金陵。
看着江面上那一颗颗人头,让人胆战心惊。
齐国众臣对李昭更是厌恶,一些读书人,甚至写诗咒骂李昭。
姑苏、余杭等地的豪强大户,更是气的暴跳如雷。通过朝中的关系,频频向齐帝姜岩施压,希望尽快和昭武军开战。
齐帝姜岩公开谴责李昭,称其此举残虐无道,毫无人性。
实际上,姜岩并不这么认为,真心觉得李昭干得漂亮,他也想这么干。
姜岩登基后很快发现,昭武军士兵待遇,明显强过齐国士兵。
这也直接影响了双方士卒,在战场上的作战表现。
随着迟迟无法消灭昭武军,每次将士出征,筹集粮饷花的时间越来越久。
由于国库空虚,之前户部尚书周召鹏,还多次奔赴余杭等城池,联络当地豪强,为大军筹集军饷。
按理来讲,既然豪强们这么讨厌李昭,会更加支持朝廷,为剿灭昭武军,主动献出大量钱粮。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大家也都明白。
但若想要他们做出贡献,仍然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每次都能找到理由推脱,除非朝廷满足他们政治上的需求。
大齐立国百年,各地豪强和朝中重臣,利益早已高度一致。若要将其消灭,无异于一场地震。
鉴于当前局势,姜岩更不可能对他们下手。
据前方密探所报,昭武军有可能会对襄阳动兵。
姜岩和姜宁贤不同,不抱任何幻想,断定明年昭武军一定会杀来。
在此之前,必须彻底消除淮南对金陵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