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二两
沈秋歌还在想着用什么法子宣传钵钵鸡,十来个十二三岁的小郎君们一窝蜂涌进店里,指名要买钵钵鸡。沈秋歌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沈秋歌边给他们装钵钵鸡,好奇道:“小郎君从何处知道钵钵鸡?”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讲开了。沈秋歌听了半天才明白,原来他们都是县里私塾的同学,今天有个同学路过沈秋歌家铺子时,发现了这个新吃食,这同学也是个喜欢稀奇的,当即买了一筒带着回私塾了。
十二三岁正式什么都好奇的,又喜欢争强好胜的岁数,一筒钵钵鸡能有多少,不过是十几根签子,那同学还没吃上几根就被瓜分的一干二净。
那同学拿着空空的竹筒,欲哭不哭,气得要告先生,他们为了安抚那同学,答应买了还他。这不趁着上课休息间隙偷溜出来。
沈秋歌没想到自家钵钵鸡居然是这样被推广开了。沈秋歌和沈老爹都是手脚利索的,三下五除二就打好了十几份钵钵鸡。
那群小郎君本打算卖完就走,没想到一个人没忍住先开始吃了,后面大家一看有人吃了,那我也吃好了。结果,还没走到私塾就吃完了,大家互相看了几眼,不约而同地转身,又朝着沈秋歌家铺子走来。
“店家!再买十根!”
“我要十五根!”
当然,等这群小郎君们回到私塾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只有戒尺了。
一下午,除了这群小郎君,只有几个路人买了一些。
晚上关门的时候,钵钵鸡还剩下一大盆,这就是沈秋歌她们晚饭了,毕竟放到明天买就不新鲜了。
吃完饭,一家人坐在桌前,数着今天的收益。出乎沈老爹陈大娘意料的是,别看零零散散的,今天一天下来,赚的钱可真不少,除去成本,他们都赚了一两银子,更别说今天的烤面包芋泥酥只卖了上午。
陈大娘止不住感慨:“当初,还说着铺子租金属实贵了些,未曾想,这钱也这般好赚。”别看一家人都累的够呛,对于庄稼户来说,付出体力就能赚得这么多钱,是极合算的。
入睡前,沈秋歌还想着明天得少做点钵钵鸡,今天晚上吃得她现在嘴里还麻麻的。
陈大娘和沈老爹过两日就要回沈家村了,马上春耕了,沈老爹得去忙活田里的活计,这两日都是拜托隔壁郑婶子帮忙喂的鸡,也不好麻烦人家太久,陈大娘也得回去。
沈秋歌想了想她也是每周抽点时间回去,她后山的蔬菜可只有她自己弄。还有就是给严兆铭的菜,他应该也快吃完了。
第二天,天刚亮,沈秋歌家铺子门口就排起了队。沈老爹本以为昨天大集人多些正常,没想到今天排队的人不比昨天少。
面包和芋泥酥都是一端上,就被抢购一空。不少人买了面包直接在大堂里坐下,再去隔壁打碗豆浆,撕下一块刚出炉的面包,配上热腾腾的豆浆,一身的寒气被驱得干干净净。
和昨天不同的是,今天沈秋歌准备的食材更多了,即便是这样也挡不住流水一样的消耗速度。
一家人忙得脚不沾地,过了晌午才能松活些。还没坐下歇口气,店里呼啦啦的进了一群人。
这还是昨天那群小郎君的功劳。昨日他们为了买钵钵鸡回去吃了,正好撞上夫子,一群人在院中罚站了一下午,还不时有熟识的同学来嘲笑他们。
还有不少人被他们勾起了好奇心,什么吃食居然能让人逃课去买,成群结队约好了休沐去看看。
这不,今日一群人特地来试试,听说是种很刺激的吃食,叫钵钵鸡。一进门,就有人喊着要买钵钵鸡,沈秋歌看全是些面生的,猜测他们应该只是在哪里听闻过,并不知什么是钵钵鸡,便问道:“郎君们是在店里吃,还是带着走?”
“哦?还能在店里吃?那就在这儿吃吧。”一名学子的家里离铺子有些远,等不及回去在吃。
“我们也在这儿吃!”
钵钵鸡都是提前做好的,上桌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只听见一片斯哈斯哈的吸气声。
这些人硬生生吃完了今日店里的钵钵鸡才离开,离开时还不忘抱怨沈秋歌怎么不多准备一些。
沈秋歌简直啼笑皆非,他们也不看看他们现在的样子,个个都是香肠嘴了,还吃呢。
两日过后,平胡县都知道新开了一家卖吃食的店,他家的面点又香又软,还有一道钵钵鸡那滋味,吃过人没有说不好吃的。
沈秋歌出门买面粉的时候听见有路人在讨论他们家烤面包时,才意识到他们的店算是站住第一步了。
她也听大家讨论他们家的时候都是用那家新店或者玉桂楼旁边代替,才发现她忘了给她们家店取名字!!!
而且到现在为止,一家人都没有察觉到。
这可不行!得赶紧趁大家还没有喊成习惯取好店名。
沈秋歌心急火燎地回了铺子,将此事一说,陈大娘和沈老爹猛然惊觉,是啊,他们怎么连店名都忘了。
一家人围着桌子,冥思苦想,搜肠刮肚。
沈老爹率先开口:“沈家铺子怎样?”
“原先集市那家包子铺不就是叫沈家铺子。”陈大娘不满道。
沈老爹又道:“沈家杂食铺?”
“不好听。”
“那你想个!”沈老爹不爽道。
陈大娘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什么。
“不如就叫一家店。既是一家人的店的意思,又印象深刻。”沈秋歌想了想,又说道,“以后开了第二家店,还可以叫二家店。”
陈大娘和沈老爹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评价。
也行,反正是闺女开的店,取什么名字随她吧。
沈秋歌在县里找了个木匠铺,花十几文,便做好了牌匾。
没想到这个店名让他们家在大家的口中传得更广了。
有老顾客来卖东西时,发现了他们新挂了牌匾,定睛细看,居然叫一家店,扑哧一下,乐了。他还是第一次见这门稀奇古怪的店名,有点意思。
还没半日,一家店的名号已经取代那家新店或者玉桂楼旁边的称呼,成为了大家谈论的新鲜事。
沈秋歌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她家店名号打出去了,以后生意肯定少不了。
不过,她得抓紧时间研究研究新吃食,现在的种类还是少了点。
趁着现在生意已经稳定,沈老爹打算上午帮完闺女,下午回沈家村下地,再晚些可就要耽误春耕。
沈秋歌今日没做钵钵鸡,只做些烤面包和蛋卷。一上午卖完了,一家人就收拾收拾回沈家村了。
开店了之后,一家店的生意一直很火爆,他们现在不吝啬做牛车的几文钱,坐着牛车晃悠悠地回家。
沈秋歌坐在牛车上,感慨着果然花钱能带来快乐,不用自己走路,舒服多了。她家也可以买一头牛,沈老爹一个人在地里干活也轻松些,还可以方便来县里,不必怕错过牛车回村的时间。
到自己院子了,沈秋歌和爹娘提了一嘴,出乎意料的是,坐个牛车都心疼半天的陈大娘最先支持。
“有了牛也方便,你爹也好轻省些。”陈大娘现在丝毫不担心家里的钱财不够,自家闺女这么有本事,谁有爱过那苦日子呢。
“我有的是力气。耕地借他们的牛用就行。”沈老爹不以为然。
“你有力气又怎地?小秋肯定要在县里看着铺子,铺子花销那么大,我们自家种些粮食也好过去买,你一个人能背多少?”陈大娘劝道。
沈老爹眉毛皱得死死的,还是不同意。
没办法,沈秋歌好说歹说,最后一句:“娘一个人带小宝小妹来县里也容易些。”才说服沈老爹。
县里有专门卖牲畜的地方,回县里了再去看看也不迟,也不差这几天。
沈秋歌吃晚饭之前还特意去了趟后山,割掉长老的韭菜,韭菜在系统的加持下长得很快,估计明天就会长出一茬新的,再给木薯施点肥。不知道是沈秋歌与运气好还是系统给的种子品质高,到现在为止,她一次病虫害都没遇到。
割掉的韭菜抽了苔,不用仍,正好韭菜苔炒肉也是一道美味。
第二天,沈秋歌带着给严兆铭的菜,和沈老爹一起做牛车回到了一家店。
这次沈老爹是特地来卖牛的,不会在县里呆很久。
在后厨放好从家里带来的食材,沈秋歌也不耽搁,带着银两和沈老爹去了卖牲畜的集市。集市可没有什么排污系统,大大小小的牲畜挤在一堆,粪便混杂着难以言喻的腥臭味扑面而来。沈秋歌走在过道上,熏得眼睛都快流泪了。
还得仍受左边一头牛突然凑过来哞得一声,右边的驴的口水滴在肩膀上。
沈秋歌现在只想赶快离开这个地方,别说挑选了。倒是前面走着的沈老爹没有半点不适的样子。
正想跟上沈老爹,去发现自己袖子被一头驴咬在嘴里,她回望过去,那驴子竟然还嚼了嚼,似乎觉得味道不错,又嚼了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