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公主啊您慢点飘,微臣荷包吃不消 > 第132章 为了人类大进步,毕昇大神对不住

第132章 为了人类大进步,毕昇大神对不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邹祭酒吹胡子瞪眼地走进来,学堂里的小调皮们立刻各回各位。

    他先把王连英那几个刺头给瞪了一遍,然后用手中的书册把桌案一拍,“别整日想着逞凶斗狠。这里是学堂,不是武斗场。”

    王连英把脸一偏,扁嘴不屑。

    曾岚心里忐忑了,要是因为他,沈如昱受伤的话,长公主府的人会不会找他麻烦?

    下了学,曾岚顾不得其他,把沈如昱拉倒一边,“你就这么出门,不怕被王连英堵住吗?

    你家有没有人来接?”

    沈如昱看他一眼,一伸手,曾岚看到他手上有一把黄铜小钥匙。

    “我跟邹祭酒把后门的钥匙借来了,我今日从后门回家,你要一起吗?”

    曾岚一脸懵,小少年都爱面子,就算真的会有挨打的危险,也会硬着头皮去面对。

    走后门,这是什么出人意外的路数。

    “这不是当逃兵了吗?”

    沈如昱看看他,摇头,“他王连英也不是什么敌国大将啊。

    他要揍我,我就得迎上前去让他揍吗?

    别啰嗦了,你走不走。”

    那你之前不都是直接挨揍的吗?

    曾岚没搞清楚为什么沈如昱有这么大的变化,闷声不响地跟着他从后门走了。

    等半天也没堵到人的王连英骂骂咧咧回了家,一时嘴瓢被自家老爹知道了晚归家的原因,又挨了个瑞气千条,三天没能来学堂上课。

    京东一路情况不明,朝堂官员大换血,但局势居然就这么诡异地稳定了下来。

    各大家族来不及多想,都忙着敦促自家的子侄加紧读书,好在此次的恩科占得一席之地。

    耿大人坐在沈如星的书房里冲他感慨,“这回加试验的恩科题目不难,可好多寒门子弟还是第一轮就被刷下去了。

    哎,不是世家出身的话,出头还是难啊。”

    沈如星跟着点头,“世家重视科举,纨绔是不少,但有志向学的青年也很多。

    再加上好老师,好资源,做官这条路,他们自然走得要比普通人家的孩子顺畅些。”

    两人说着说着有点儿低气压,如果照这个局势发展,世家的位子还是撼动不了。

    送茶点进书房的香儿顺带着听了一耳朵,回后院的时候,跟楚忆安提了一提。

    楚忆安点点头,并不觉得稀奇。

    这种事情古往今来都一样。

    “贫苦人家的求学之路本就不易啊。”楚忆安说,“要不然凿壁取光,囊萤夜读的小故事怎么能流传这么久。”

    千儿给楚忆安科普,“主要不是条件艰难,这个大部分人都能解决。

    主要是没有书看。经史子集这些书不是人人都有的。”

    读书人没书看?

    这是什么奇葩的展开。

    哦,对,这里没有图书馆。

    楚忆安一脸惊讶地跑到书房去问自家相公,才知道,穷苦人家的小孩想要拿到一本能读的书,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纸张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偏奢侈品的。

    而且人工抄写费时费力,流传不易。

    “现在不是有印刷了吗?” 楚忆安想想,好像自己是忽略了,之前看过的那些话本子,都是手抄本啊。

    但小皇帝赏赐的一些书,看起来是印刷品啊。

    沈如星回答道,“制版印刷费木材,而且不容出错,保存也不易,不如人工抄誊方便。”

    毕,毕昇大神还没出现啊。

    啊,对,这是个架空的。

    楚忆安的脑子终于倒腾清楚了,转着眼珠想了一想,四下张望,看见了沈如星放在书桌上的闲章。

    她快步走过去,一把抓起,冲着他展示,“那就不制版,做活字。”

    沈如星不明所以,走到书桌前看她摆弄闲章。

    “把所有用的上的字都刻出来,一个字一个章,排排顺序,就是一篇文章。”

    她说着把几个章拢成一串,沾上印泥,在一边的纸上印出一排。

    然后她又把章换了顺序,重新印了一排。

    沈如星看到成果,还是惊讶了。

    他知道小妻子懂得很多,但这种能掀起文化巨浪的方法,她知道能激起多大能量吗?

    沈如星竭力装出没有被震惊到的样子。

    等平复心情之后,他开始认真思考怎么才能把小妻子的奇思妙想付诸实际。

    如果能推广,全大启的读书人都能受益。

    “那要用什么做这些文字章呢?”沈如星看看那一堆闲章。

    用铜不行,铜要用来造钱币。用玉石之类的刻起来太慢,材料也贵。

    木头的可以试试吧。

    结果楚忆安眼睛一转,冒出两个字:“陶土。”

    她看看沈如星的神色,发现没什么异常,又说道,“用陶土烧制。其实木头刻的也不是不行,就是木制的不容易保存,印个几回可能会开裂。”

    啊,毕昇大神保佑我,真的不是我想冒领你的功劳,人类文明进步还是算在你身上的。

    说完,她双手合十,心里默默祈祷。

    沈如星一上报,工部立刻陷入狂热。

    工匠们缺的是思路,不是手艺,在沈如星提供的详细解说之下,活字章很快做出来了。

    他们还很有实验精神的做了不同材料的版本,有木刻的,有石雕的,还有就是陶土烧制的,检验结果表明,确实是陶土的最实用。

    一场轰轰烈烈的印刷风席卷整个大启。

    洛阳纸贵是因为左思的《三都赋》,大启永庆三年的纸价全线上涨是因为活字印刷。

    印刷比手抄的速度翻了不知多少倍,纸都来不及供应了。

    数月之后,千里之外的辽帝手上,多了一份来自大启的活字。

    “你们说,这是什么玩意?”

    年轻的辽帝一脸新奇,手上的活字小章大小一致,整整齐齐,攒一块儿像是小孩用的玩具。

    底下的大臣据实回禀,“陛下,这是咱么在大启的探子买回来的活字章。

    现在大启的书籍大部分都用这种活字章印刷而成,不用人手抄了。”

    辽帝嗤之以鼻,“这玩意弄出来能有什么用,就为了多看几本书?

    听探子回报说,这主意是他们那个草包公主想出来的。

    大启的皇帝,就用这个哄自己的姐姐玩,可笑。”

    说完,他把活字章随手一扔。

    看到辽帝不屑一顾,底下大臣也不敢再多说。

    萧行渊上前一步,把散在地上的活字章一个一个捡了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