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如意郎 > 第2章 oo2

第2章 oo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章慈院里,候立在廊下的婢从,皆垂首敛目肃然无声。红玉领着玉髓候在厅堂门前。

    抬眼瞧见敏思并松眠过来,玉髓面露喜色。她朝敏思打一个眼色,努着嘴,就差明言三爷来了。

    敏思微微颔首,从廊子过来目及红玉二人时,她已明白三爷在此。

    不知缘何……

    她那因未晓太妃消气与否而略略忐忑的心,却因三爷到来忽然平静。

    敏思微怔。

    松眠轻扯了下她袖角,敏思忙敛好心神,面上复归肃色。

    进了厅堂,果见三爷坐于太妃下首,正漫不经心地捧着一盏暖茶,掀开了盏盖轻啜。

    敏思垂下视线,捧好手上默的规矩,几步上前对着老太妃拜下,“奴婢叩见太妃,请太妃金安。”

    “去取过来。”太妃吩咐吴嬷嬷。

    吴嬷嬷拿走敏思手捧之物,回到太妃身侧时替其展开,笑道:“敏思丫头这字,倒是难得的好!”

    “是不错。”

    太妃略扫了扫,继而瞧向下跪的敏思:“起来吧。”

    “……是。”敏思正心头存疑老太妃这样轻轻揭过,斥责都未有一句时,只听太妃又道:“回去再抄两册金刚经,我要供奉在佛堂。既是字儿写得好,便能者多劳。”

    这话出,敏思才算真听明白。老太妃并不想当着三爷面前斥责她,也不愿三爷得晓她被罚在佛堂跪抄,至于抄录《金刚经》,便算是无声敲打了。除抄录《金刚经》两册外,她还需跪抄两遍王府规条……如此,恐才能交差。

    敏思起了一半的身子又跪回去,回道:“能替太妃分忧是敏思之福,奴婢定静心抄录,以不负太妃教导!”

    “这孩子,真是生了副玲珑心肝,这般会说的讨您欢心。”吴嬷嬷对太妃笑道,而后在太妃示意下行至敏思身侧,虚搀敏思一把。

    敏思这才回落一颗心,顺着吴嬷嬷的搀扶起身。

    今膝盖遭了罪,方端正站稳,便觉着双腿隐隐发软。

    “三爷。”敏思朝自家主子见过礼,接着退至三爷身旁静候,耳听着太妃与三爷闲扯家常。

    “许家那二姑娘……我下晌时见过,相貌出众性子温婉又知书达理,配你二哥是正正好。”

    “祖母,”赵寰的余光掠过敏思,道:“这话您该对二哥说去。”

    “混东西。”

    “你爹斥了你,祖母可未斥你,你倒好,倒搁祖母这儿装起糊涂来了?你若有老二一半出息……我也用不着替你操心!”说着,太妃拍了拍桌案,似胸口堵得紧。

    眼见场面要僵,吴嬷嬷一壁给太妃侍茶,一壁打着圆场道:“二爷有出息,咱三爷同样出息,鸿老先生不是常常称赞,咱三爷的策论做得极好。三爷还不曾担职,待三爷从文从武,定叫太妃您开眼都看不过来呢!”

    太妃啜一口茶,缓和下面色。她素来疼极了老三,哪里舍得说半句重话,遑论此时还当着一众仆婢,实乃急糊涂了。

    “三郎?”见老三捧着茶,低首无话,太妃不免有些担心。

    敏思见状,轻唤道:“三爷,三爷……”

    赵寰在低声轻唤中略略抬首,目光望向敏思。

    “太妃唤您……”正提醒着,敏思似闻到了一股子酒味儿,虽算得轻淡,但她肯定是他家三爷身上散出的。

    觑着三爷双瞳,见那双眸仍旧清明如黑潭般深邃,才微微安心。恰正逢这时,三爷眼含几许凌厉扫了她一眼,敏思忙紧抿双唇,眼观鼻鼻观心。

    “祖母?”赵寰轻轻侧首,调转视线看向老太妃,面上带了几分懵然,似压根未曾听见太妃方才说了甚。

    “哼。”

    太妃能如何,骂不能骂,只能自个儿与自个儿较劲。

    赵寰将手捧的茶盏递给敏思,懒懒起身,对着老太妃作一个揖,待站直身子才眸中含笑道:“祖母容禀,孙儿今日实在疲乏,您且饶一饶我,放我回去歇歇……”说着,他轻打了个呵欠。

    太妃观他双眼微红,似真乏得厉害,又念着他老子在席间发了好大火,当着众人痛斥了他,一时对他心疼不已。哪还有心思久留他说话,只催促吴嬷嬷打发人去瞧参汤可曾煲好?好叫敏思带回秋水院,伺候着他多少用些。

    松眠得了示意急急下去到小厨房,甫将取了参汤便匆忙返回。这八珍参汤是专为三爷吊的,打晨起就上了炉子,自然不差火候。

    敏思从松眠那儿接过来,将参汤稳稳端着。

    太妃:“好生伺候着你们三爷。”

    “是。”

    瞧太妃不再借许家姑娘旁敲侧击,着意他去见甚冯家小姐,赵寰略舒下心,道:“祖母,若无事孙儿便回了?”

    太妃行至他身侧,拉住他手,“听你爹说西京那头近来安生不少。这段时日,你爹定是要常回来,你且收收性子,莫拿了错处到他跟前儿,再叫他训斥。”

    “您宽心,孙儿省得。”

    要真省得可好了。

    太妃瞧他这会子倒乖巧听话,未多说甚,只又叮嘱了一番敏思,便打发了他回去。

    吴嬷嬷听太妃轻叹,宽解道:“三爷是不显山不露水,绝非是那由人搓圆揉扁的主。”

    太妃默了默,“刘氏、庄氏是否都择了冯家作婿?”

    吴嬷嬷道:“她们两家倒想。但依奴婢之见,过不去王爷那关!”

    “何以见得?”太妃微微皱眉,“世子之位一直悬而未决……”

    吴嬷嬷搀着太妃往回走,“虽说三爷常被王爷训斥,可搁王爷那儿是爱之深责之切。若王爷真偏心大爷二爷,那心恐怕早就偏天边儿去了,何至于如今世子之位还悬着?”

    太妃:“到底……老大老二都战功傍身。”

    吴嬷嬷沉吟,道:“刘庄二妃如此风光,但王爷也没容她二人越过王妃去。终归……三爷才是咱王爷的嫡子。”说着,吴嬷嬷笑了笑,“您是当局者迷。咱家那王妃可非吃素的,您见她有大动静?”

    这厢,老太妃与吴嬷嬷论着王府风向,那头,赵寰甫一出章慈院便沉了面色,疾步而行。

    “三爷……三爷!”敏思想快步跟上,却要顾忌手上参汤,再者,她双膝发麻不曾彻底缓过劲儿,如何也追不上赵寰,只能着急唤他。

    “您且慢着些……”

    话音未落,赵寰倏然停下回身望向敏思,“笨手笨脚!”

    敏思听他轻斥,让红玉端稳妥参汤,几步追上前。觑着他阴沉的面色,敏思抿唇垂首一时没敢开口。

    “倒委屈上了?”赵寰含了三分火气。

    “没。”

    她抬起头,“奴婢……”

    未及敏思说甚,赵寰回身直直朝前,一刻也没耽搁。但眼见的,到底放慢了步子。

    敏思亦步亦趋跟上。

    “三爷您是不是知道……”

    “知道什么?”

    她被太妃罚在佛堂,跪抄规条啊。敏思没有挑明。

    ……

    一行回至秋水院,翡翠领着众人立刻迎了过来,廊子里霎时堆满了仆婢。

    廊灯让寒风吹得轻轻摇曳,烛火忽明忽暗,微闪闪地应和着夜空中的几颗星辰。

    “三爷。”翡翠领着众人见礼。

    “嗯。”赵寰应过,负手进屋。

    翡翠与红玉年纪相仿,比着敏思、玉髓长了几岁。敏思虽做着掌院大丫鬟,对她二人却从未拿过掌院大丫鬟的架子。

    “当值的留下,不当值的且散了。”敏思朝众人道。

    不过一会,廊子里仆婢去了半数。见当值的各司其职,敏思才领着翡翠三个一等近身侍候的进屋。

    其他人分上值下值,她四人却不分昼夜,但凡三爷在府便需随时侯着。

    玉髓取来碗盏汤匙并盛出半碗参汤,待翡翠红玉伺候三爷换过衣衫,方呈过去。

    赵寰随手捡起倒扣在几案的书,翻至折页处,懒懒看着。

    观参汤原封不动,玉髓上前:“三爷,太妃让您……”

    “无须。”

    “可……席间便没见您多动筷子,您多少用些。”

    “撤下去,你们分了吧。”赵寰的视线仍在书上。

    “这是太妃特意为您吊的,奴婢们怎能使得!”玉髓微咬唇瓣。

    等了半晌,瞧三爷索性理也不理她,只顾着手中书册,玉髓没法子唯有求助敏思。

    敏思打进屋就没朝前凑,一来吃不准三爷那莫名气消下没,二来但有翡翠红玉在侧,伺候三爷更换衣衫的活计便落不到她身上,唯有书房笔墨与茶水伺候雷打不动的归她。

    挑了挑烛芯,她端着烛台上前并稳稳地搁在几案,“三爷,仔细伤眼。”

    “嗯。”赵寰应一句,眼皮未抬。

    敏思轻吸了口气,双手捧起盛着八珍参汤的青花碗,“玉髓说您席间用得少……今个小厨房做了些梅露松子糕,奴婢传一小碟子过来,您看如何?”

    “三爷?”

    见他不表态,敏思估摸着那股子气性该未曾消透。念起太妃说,他家三爷让王爷好生训斥了一顿……凭三爷近日作下的风流□□,只怕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太妃方叮嘱过奴婢,叫奴婢们好生伺候着您,您多少用些,若明儿太妃问起来,奴婢也好有……”

    “有甚?”赵寰抬首。

    敏思咽了咽嗓,觑着他沉如水的面色挪退半步,“若太妃问起,奴婢、奴婢也好有个交代……”她越说越息了声。

    啪!赵寰将书拍在几案。

    敏思轻颤睫羽。

    “三爷息怒。”翡翠三人吓得一愣,屈膝跪下。

    看来真让王爷骂了个狗血淋头,否则,何至于发这大火气。敏思盯着碗里的八珍参汤,只感到双臂发酸。

    略略替今儿受罪最多的膝盖惋惜一声,正要跪地,手上参汤却被赵寰接了过去。

    赵寰几口喝下,又啪一声将碗搁在案上,狠瞪着敏思,指着内屋门口道:“去,那儿站着去。”

    敏思有些发懵,吃不准他家三爷哪根筋搭错了。

    但只站一站而已,没必要为此更惹了三爷不快。敏思几步行过去,瞧着颇为大义凛然。

    赵寰扫她两眼,不知缘何只感到心头更堵了。

    叫起翡翠三人,对玉髓吩咐道:“取碟子梅露松糕过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