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岁月不如歌 > 第112章 领导故事

第112章 领导故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牛海其实在这个行业并没有待十年,满打满算,也就六年。

    这所谓的十年里的前四年,他一直在东北某个城市的某个公司做销售,公司的业务主要来源于政府相关的机关单位,说白了,就是指定供应商。牛海的父母都是当地体制内的,所以凭借着家里的关系,业务干的还行。不到两年,牛海就荣升了整个东三省大区的销售总监,时年24岁。牛海一时意气风发,只觉整个世界就他最牛逼,接下来的将近两年,他的大区销售团队的管理干部都被干翻了,因为在各种大事小情上不服牛海的管教。按这趋势下去,东北大区这一摊就要收摊了,可还没等他收摊,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等一票高层大佬就被收监了。因为当地的某个大贪官被查,拔出萝卜带出泥,由于有经济来往上的不清不楚,公司高层就全都进去了。本来公司在全国开辟新局面的气势如火如荼,一下子就给浇灭了,最后整个公司都黄了。

    自认为是这个世界最牛逼的人——牛海,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他开始自己创业,想着把原公司的业务接过来,可是那些机关单位的联络人对他避而不见。加之牛海本人脾气臭,也招不到牛逼的合伙人,行业里但凡有点能力的人也是唯恐避之不及,牛海父母又去刷老脸,没刷出成果来,毕竟退休后的老脸就只是老脸,刷几次还能好使,一直刷让别人的脸往哪搁呢。就这样不到三月,家底折腾到一毛不剩,团队拉得稀稀拉拉,业务干得毫无波澜,最后创业以失败告终,草草收场。

    牛海那时认为,东三省完全限制了自己能力的发挥,于是就进了京。原行业是不想待了,可搞什么来钱快呢,那肯定是搞金融了。可搞证券看起来又太专业,正好那时在北京还有读书时为数不多的哥们之一在北京混,于是就联络了他,找找门路。那哥们在北京干了多年的保险销售,挣的还行,于是牛海就进了保险业,反正都是干销售的活,那还不轻车熟路,手到擒来。牛海信心满满,一头扎进了保险业。

    可就干了半年,牛海就干不下去了。除了不断给自己买保险自保转正和维持职级,没有真正开过一单。公司发了三十几个老客户名单,要么电话打不通,要么是欠费好几年都已经失效的客户,打过去被对方一通咒骂,要么地址是十几年前的都拆迁了人影都找不着的客户,有时好不容易找着一个客户,登门拜访还被客户放狗咬。牛海心高气盛,差点没和狗咬起来。

    彼时的牛海,一想到曾经的辉煌与不可一世,顿觉虎落平阳,龙搁浅滩。销售是不打算干了,保险行业也不想待了。那介绍他进保险业的哥们也实在想不出来好的法子强留他,但最后他灵机一动,推荐牛海去公司的内勤试试。牛海在做外勤销售时,平日里看那些内勤老师天天忙来忙去,讲早会,组织活动,解决销售们鸡毛蒜皮的事,觉得是毫无价值,所以心生鄙夷,并不想浪费时间。但是知晓内幕的那哥们告诉他,现在行业发展快,当内勤还是有发展空间的。如果找个一线潜力大的分支机构,当个内勤组训老师,可能要不了几年,就能成功上位成为机构总,而当机构总那收入可是十分可观的。如果再抱上个领导的大腿,那可是平步青云,前途不可限量。

    牛海一听这,有点奔头,于是又通过这个哥们牵线搭桥,联络了公司的内勤领导,获得了面试的机会。面试后,牛海顺利由外勤变成了内勤,没有任何意外,直接被派至一线的四级机构当起了组训。

    这一当就是三年,这三年牛海的心性,被打磨得光滑了许多,但他依然觉得自己很牛逼。只不过跟之前的自己相比,他学会了如何利用那些他认为不牛逼甚至傻逼的人。这三年,牛海把保险公司是如何运作的模式,摸得清清楚楚。他清楚了如何发展机构人力,如何发展机构业务,如何分层管控队伍,如何哄上面领导开心并要资源,如何夸下面的人并动员他们干活,如何把一团死水搅活。总而言之,就是学会了如何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何办差事,替谁办差事。

    三年之后,因为机构人力与业务全面开花,加之上面高层变动,牛海的领导被提拔成分公司分管业务的领导,于是牛海也跟着从四级机构到了分公司这二级机构。但顾及从业年限太短,提拔太快可能引发闲言碎语,于是牛海没有直接安排成为某部门的领导,只是安排他当了部门科室主任,主要负责人力发展的推动工作。牛海实实在在地践行了自己哥们说的那句话,认准大腿并死死抱住。

    事业上的回春只是其一,牛海在当组训的同时,成功地发展了一名同事成为自己的对象,这对象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家里在三环内有好几套房的那种。在牛海升职加薪后不久,二人成功喜结连理。

    又过了一年,牛海的领导被仁义人寿高薪挖走,牛海也随之跳槽。到了仁义仍然干的是人力发展推动工作,虽然职位并未得到晋升,但工资收入大幅提升。又过了一年,有了新机会,在成为部门领导和新成立的卓越理财规划师项目负责人的二者之间,牛海自告奋勇选择了后者。

    牛海虽然做保险外勤销售以失败告终,但他着实羡慕那些做得好的外勤所能获得的高收入。尤其是他在机构做组训期间,天天为那些外勤服务,可一对比工资,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心里极度失衡。所以如果有合适的机会重新做回外勤,而且不用从底层业务员做起,那自然是要把握住的。救国都分直线和曲线的,搞事业那也是分的。

    当牛海从大腿那得知总公司要成立卓越理财规划师项目组,而北京分公司是试点分公司之一时,他毫不犹豫地提前做好了竞聘项目负责人的准备。在自身实力和大腿的运作之下,一切如他所料,牛海成功当选。

    接下来,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总、分公司分别在卓越理财规划师项目组上,进行了大量的资源倾斜。首先一项支持就是给予一年的双合同支持。所谓的双合同即是既签劳动合同,又签代理合同。

    在保险公司,只有内勤员工(非销售岗)才签劳动合同,这才是保险公司拥有正式编制的“自己人”,享有无责底薪,五险一金等保障待遇。而所有的外勤销售,一般情况下全部都签订的是代理合同,美其名曰保险公司的合伙人,其实就是销售保险公司产品的代理商,没有底薪,没有五险一金。保险理财规划师项目组的所有成员,因为签了双份合同,那自然得享受劳动合同的待遇,所以配置了无责底薪,和五险一金,同时他们还能按照销售序列的基本法,享受销售的各项待遇。

    在所有项目组成员入职时,都只是接收到了口头上的告知,有四千底薪持续一年,但并未被告知,其实只有第一个季度是无责底薪四千,第二个季度是无责底薪两千(虽是无责,但是得转正),而后半年是有责底薪一千五。为了避免露馅,项目组内除了常流北、单中和干过保险的这两人,在来合伙之前被牛海告知过这一内幕外,其他人一概不知,就连徐徐这项目组三号元老都被蒙在鼓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