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往事
江若望自从和龙葵说开之后,他说话就变得直截了当多了。
“行了,她都听见了。”江月都快没眼看了,“我今日为了你的事可是口水都说干了,我自个的事都没那么上心呢,谁来关心我一下呀?”
江若望又朝窗户那里看了眼,接着给江月拱了拱手,郑重地说道:
“葵儿接下来就拜托侧妃关照了。方才你们说的话,为兄也无意听到了一些,你今日做的一切,道谢的话就不多说了,为兄会一直记在心里。”
江月“噗嗤”一笑道:“堂哥,你突然用敬语,我还不习惯了。”
江若望换成轻松口气道:“之前不熟的时候,你叫我兄长,如今混熟了,你反而叫我堂哥。怎么愈发生疏了?要不,你就像若兰若桃一样,以后叫我哥就行。”
“嗯,”江月打趣道,“那哥要怎么谢我呢?”
“没问题,想要什么,你尽管开口。”
“这才像话吗,不过,”江月话锋一转,“我还没想好呢,想好了再告诉你。”
走前,江若望忽然又转过身来了一句:“月儿,之前我拒绝你去救墨梅那事,抱歉。”
江月瑶瑶头笑道:“那时候我们不熟,你能为我说话已经不错了,再说了,你说的那番话也不无道理。”
墨梅已经被明泊弈救了,也引发了其他的事情,直到现在她都并不确定自己做得对不对,只能说当时的选择只是凭着本心。
江月又去了一趟书房,本想看一下那几株滴水浮屠,明泊弈还没回来。她径直上楼到藏书阁,早上来得匆忙,未曾好好看过这里。
藏书阁挺宽大,让江月想起道观那个藏书楼,站在窗棂边能看到院中有棵银杏树,一到深秋在日照下金光万丈,无数金黄的小扇子,在风中摇动。
虽说那个藏书楼没有这么讲究,但江月在那里度过了七年的时光。她刚被师父带到道观那会快十一岁了,由于她是俗家弟子,星象占卜道观规定不可传授给俗家弟子。习武练剑她又没有童子功,至今仍是三脚猫功夫,只够防身逃命。幸好她小时候跟母亲学过一点医术,师父决定指点她毒医药理。她每天的安排就是打扫藏书楼,看书习武,到药谷中辨别药材、配药。
思绪飘回现在。
玲珑瓷瓶,精美灯盏,挂壁名画,飞云窗棂。一排排书架上典籍满目琳琅,古籍、兵书、医书、杂谈等都有,涉猎甚广。书架的书籍放不下了,就整齐堆砌在角落,看过的书籍还做了记号,明泊弈倒是个好学之人。
她走到最后一排书架时,光线有点暗,便想经过过道打开窗户,过道有些窄又看不清,她一不小心就踩到了一个滚轴,身子一歪重重撞向旁边的书架,书架往前倾去,幸好她反应快,下意识扎稳脚费力扶住书架,才没让书架倒下。但是还是有一边的书“哗啦啦”掉下来,散落了一地。
窗户打开后,光线照了进来,江月看着一地上的书,脑壳疼,有得捡。
捡好书分类以后,她想看一下方才到底踩着了什么,却瞧见那地方有个竹画筒,便捡起来看了一眼。这竹画筒被她踩得有点变形,也不知里面的画卷会不会受到影响。
要是名画就麻烦了,她连忙打开竹画筒,取出画卷,把画拿到光亮的地方铺开检查。可这画卷一铺开,她整个人都不好了,这幅画……
画上有一棵银杏树,半黄半绿的扇叶随风飞舞,两只白鸠停靠在树枝上,一位绿衣少女靠坐在树干上看书。
她吃惊是因为这个场景她太过熟悉,这就是道观藏书楼院落中的银杏树。每天打扫完藏书楼之后,如果天气好,她都会靠坐在树干上看书,一天最惬意就是这半个时辰功夫。而且在道观中她天天穿绿衣,那个绿衣少女画得还真有点像自己。
作这幅画的人定然是去过那里了,可是没有留下印章落款。
这幅画怎么会在明泊弈这里呢?
首先排除是师姐妹作画,一般她都会在她们诵持功课的时候上树看书,再说她们午膳前也不怎么到藏书楼来。
外面来的信徒不能进入道姑所住的后院,尤其是男子,一概不能留宿。来求医的人,也只能住在药谷下面的民房里。
师父对道观制定的规矩一直很严,除了那一次,唯一的一次。
去年刚立秋,道观藏书楼中突然住进来一位男子,师父破天荒允许男子住进来,而且这件事情整个道观除了师父只有江月知道。
师父让江月负责给他送一日三餐和茶水,但同时给她制定了规矩,两个人不能碰面不能交谈,需错开时间进入主书阁。她只能在规定的时辰进入主书阁送饭菜,放在案几上走后,那男子到主书阁吃饭。半个时辰后,她再去收拾碗筷。
洗衣也如此,他把要洗的衣服放进木盆,她洗好晒干之后,再搁在案几上给他。一开始她不太好意思给陌生男子洗衣,不过他衣服看似还算干净,久了也就习惯了。
如果他需要什么药跟物品,会给她留字条,但那些字条看完就要烧掉,她有什么要说的也会给他留字条,他从不说话,似乎不想留下任何痕迹。
她依然会坐在银杏树上看书,有时,会瞧见他在二楼书阁的窗台上遥望,戴着个面具,可以判断他身材挺高大的。他们偶尔会对望一会,远远的她都能感觉到他满腹心事的样子。
他们就这么相处了快一个月,最后都没有打破这个规则。彼此都习惯了之后,突然有一天师父来找他,二人在主书阁里谈了很久的话,当晚,那人悄无声息地走了。
又一个月后,师父告诉她,那人被江湖仇家杀了,为了道观不受牵连,让她忘掉这段经历,不能跟任何人提起。
她与那人素未谋面,但是听说他死了,还是难过了很久。
虽然不知道他是何方人士,多大年纪,但是他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曾在这藏书楼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