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童玉芬的新契机
见屠家人都在点头,乔果引出了最终目的:“同时,他也希望华夏人能对美国有个客观地了解。不要盲目地认为美国是天堂,美国的月亮也比中国圆。”
“不瞒几位,我家有个堂哥,就是现在给你们做家政的乔燕她弟弟。这两年一直想去美国,为了办签证,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得差不多了。根本原因就是认为美国比华夏繁华百倍,那里遍地是黄金。”
“我个人很反对这样的思想,但我无法阻止他出国,更无法让出国潮降温。”
“可我却从约翰先生的想法中得到了启发。国人为何崇洋媚外?就是因为对他们不了解国外,距离产生美才会认为外面什么都好。如果有这么一本杂志,让大家清楚地知道美国人是如何生活、工作、学习,甚至他们也会失业,也有抢劫犯罪,也会考不上大学。大家会不会就不那么盲目地想往国外跑呢?”
“当然,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域都有其灿烂的文化传承。咱们也能学习一些美国人的创业者精神,了解他们为何拥有冒险主义义浪漫主义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等不同的情怀。”
“这样一来,其实不用出国,我们也能吸收很多别人文化中的精华。”
“啪啪啪!”
屠爱党鼓掌,冲宋约翰竖起大拇指。“good! good!”
宋约翰不知道乔果已经把他的想法升华得无比高大上,只自得地用笑容回应夸赞。
屠念彬则若有所思地点头,同时对乔果的评价更高了些。这孩子没读大学可惜了。
童玉芬的注意终于从自己职业生涯滑铁卢的痛苦里转移出来。
“所以,我们是想请童主任帮忙,想和贵报社谈一下合作事宜。”
“合作?什么合作?”童玉芬问。
乔果递出一张纸,上面是昨晚拟好的几条大方案。
1、宋约翰报社出版的杂志,可授权《海城日报》进行代理翻译、翻印、销售;具体内容《海城日报》可根据国情/法律规定等进行删减;
2、《海城日报》可代为收取华夏地区投稿,翻译成英文后寄到宋约翰报社;
3、费用结算方式、利润分成和具体权利义务等条款另行协商。
屠家三人凑着一起看,很快看完。屠爱党最先哇出声,“这个好这个好,咱们就能看国外杂志了。”
屠念彬拧眉深思。
要说不心动是假的,作为资深媒体人,童玉芬更清楚这份杂志的利益和影响力。
如果她还是采访部主任,哪怕与翻译部杂志部没什么太大关系,也能在主任会议上提出引进这本杂志的建议。如果成功,也算是一段美谈。
可惜,晚了。
童玉芬把纸推回给乔果,“小乔,不是阿姨不帮你。实在是我无能为力。”
乔果不解:“为什么?”
难道是自己拒绝来屠家当家政,所以记恨上了?
可能性不大,屠家几人看着都挺正派的,不会将公事与私事混为一谈。
宋约翰感觉到气氛不对,问了乔果,乔果如实翻译。他抱着头,“天哪,怎么会这样?”
“你要是昨晚来,这事还有成功的可能。”童玉芬也不想让乔果误会,“实话和你讲,我刚被调到编辑部,还只是副主任。就算领导卖我面子肯见你们,这事也很难谈成。”
屠爱党先问出口,“为什么?”
“因为老季是个求稳的人。这种引进国外杂志的事情,他是不会同意的。”童玉芬说得还算委婉。
实际上,老季非常固执守旧,还很排外。如果说那些削尖脑袋想出国的是觉得国外月亮更圆,那么老季就是那种坚信华夏的太阳更大的人。
“你们的想法很好,要不你们去找些其他报社试试吧。”童玉芬建议,“我可以帮你们引荐一下同行。”
宋约翰的热情眼见要被浇灭,乔果赶紧和他叽里咕噜讨论了番。
他才勉强点头,示意乔果试试。
乔果转向茫然的三人,“如果无法一下子出全本杂志,能否挑选其中的文章翻译后印到报纸上出版呢?”
童玉芬点头,“这倒没问题,有先例。”
太好了,那就可以换种方式,乔果赶紧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如果你们每天或隔天放一部分杂志内容,会不会有问题?”
见童玉芬摇头,她接着道:“你们是日报,每天都会出版。杂志是月刊,一个月一期。能否在版面上搞一个小专栏,就叫‘美国的月亮’。专门翻译约翰杂志上关于美国文化的文章,长的甚至可以分几集发布。等时机成熟了,再推出杂志。”
屠家三人眼睛越来越亮。
乔果还没完:“童主任,这事编辑部能定吗?”
虽然她对报社的职责不太清楚,可编辑部选稿的权力肯定有,更何况作为副主任,至少能负责几个版面。
直到童玉芬点头,乔果才露出个大大的笑容。
一直没发言的屠念彬终于开口了,“老童,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你是个喜欢干实事的人,而在采访部,你能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你不是也一直觉得崇洋媚外的风气要改变吗?如果像小乔提议的,让更多人了解国外的情况,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国内的人才也不会大量流失。”
“如果到了编辑部,就能换个角度去选稿定稿。对你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契机。”
没想到最顽固的屠法官竟然会为自己说话,乔果很感动,“咱们也能把这种合作当成一个文化输出的机会。”
屠家三人再次洗耳恭听。
乔果道:“靠约翰一个人,不可能搞定所有稿件,尤其是针对咱们的文化,他了解得不多也不深。不如鼓励国人投稿,挑选好的稿件翻译寄给宋约翰先生,刊登在杂志上。甚至咱们可以就一些热点讨论,将两国人的想法同时刊登。不但能交流思想,还能辩证地看待一些重要事件和问题。”
太好了!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童玉芬已经能想象得到,跨国文化交流百分百会成为焦点话题,自己负责的版面肯定会受欢迎。那时候,稿件会如雪花般飞来。
只要想到那样的场景,童玉芬就觉热血上涌。以前喜欢当记者,不就是因为喜欢这种激情澎湃的感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