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文化类杂志
接到宋约翰,两人在电影院外随便吃了些东西,直奔屠家。
路过国营饭店,才知道今天有婚宴,所以施阳下午抽不开身就没去电影院。乔果又关照一番,让他下班去找小王,然后才离开。
从来没被人如此细致体贴地关心过,施阳觉得自己像掉进了蜜罐一样,甜得不行。
屠家也刚吃好晚饭,童玉芬情绪低落了一天,终是没忍住,和家人说了要被降职的事情。
丈夫屠念彬和儿子屠爱党报纸都不看了,围过来问怎么回事。
把事情大概说了下,童玉芬很是气愤,“你们说是不是很过分?我可是记者,还去过战地呢。在中印反击战场上,跟着部队蹲过战壕!现在嫌我老了,家里事多了,就要卸磨杀驴了!”
屠爱党赶紧哄亲妈,“知道知道,您就是在战场上认识我们屠营长的。其实您不用难过,您这还算好的,编辑部好歹算重要部门。老严你们记得吧,就是带了我一年那个老摄影师。这个月被调去后勤部管道具去了,原因就是扛不动摄像机了。”
很想安慰安慰妻子,可搜肠刮肚一番,屠念彬只想到个案子,“这两天有个伤人案,是食品厂下岗职工。她在法庭上说很后悔,不是后悔把厂长捅成重伤,而是说早知道45岁会下岗,当初就让女儿顶替她的岗位,也不用被逼着下乡了。”
什么逻辑?这是安慰人呢还是往中年女性伤口上撒盐?
好在家里人都习惯了他的读庭审纪录一样的聊天风格。
儿媳妇区雅丽哄着儿子屠亮,劝婆婆:“姆妈,你想开些。退居二线没啥不好,不用到处奔波辛苦,还有更多的时间照顾亮亮。我们也能更放心不是。”
这儿媳怎么说话的,把自己当老妈子么?自己可是职业女性!
童玉芬更不开心了。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
乔果带着宋约翰被屠爱党接进了小区。
宋约翰手里提着一串香蕉,这是乔果在路上买的,钱自然是宋约翰付的。乔果的解释是:“去单位找人谈事情,可以空着手。但到家里找人说事,必须得送点见面礼。”
宋约翰接受良好,“知道知道,礼轻情意重么。”
虽然这个说法有点不对马嘴,可乔果并未纠正,一直在整理思路,想着怎么说服童主任。
两人坐下,童玉芬听说是找自己的,强打起精神应酬,“来就来,喝茶。还带东西干嘛。”
区雅丽则是传统客套话:“饭吃了没?”
人情社会,不能一上来就提诉求。乔果同样客气几句,打扰休息冒昧登门小孩怎么样胃口好不身体如何云云。
最累人的不是这个客套,而是所有的话要说两遍,一遍普通话,一遍粤语。不用英语是因为很多词汇她压根不会翻。
宋约翰则是新奇无比,这还是他头一次亲临华夏民间社交现场呢,太有意思了,又有灵感了。
听了宋约翰的来华目的后,屠家人都很疑惑,寻亲怎么寻到自家来了?屠家/童家/区家也没有什么海外亲戚呀。不然也无法在动乱年代毫发无伤了。
好在乔果很快介绍起宋约翰的身份,“他是记者,找童主任有点事。”
为了不打扰大家谈正事,区雅丽把闹腾的孩子抱进房间。
宋约翰在乔果示意下叽里咕噜说了一通,同样是用粤语。因为乔果觉得对方哪怕听不懂,但华夏语总能拉近点彼此的心灵距离。
乔果假装继续介绍:“约翰在美国有一家报社,他在国内寻亲时也考察了杂志市场。”
宋约翰配合得很好,已经把一兜子杂志铺在茶几上。
“这是咱们海市常见的杂志。种类繁多,有画报类的,有电影时装这种专业类的,还有杂文故事、历史文学……”
童玉芬不愧是干了几十年记者的,对报刊还是很敏锐的,立即问:“约翰先生是不是想说我们国内的杂志市场正在进入蓬勃发展期?”
乔果一顿,褪去家庭妇女的外衣后,童玉芬职业女性的素养还是很厉害的,于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是的。约翰先生是位记者,也是位商人。他看到了商机,也发现了问题。”
“什么问题?”童玉芬问。
屠念彬父子虽然对报刊杂志不了解,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模式同上午在文化宫一样,乔果翻译宋约翰表述,唯一不同的是,此时宋约翰聊的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发挥正常,让乔果轻松了不少。
“约翰先生说,杂志与报纸的不同之处是能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所以杂志的内容应该更丰富、更精致。而咱们国内市面上的杂志,少了一个大类。”
“少什么类别?”童玉芬将茶几上的杂志翻了几遍,没发现端倪。
“文化类,culture。”乔果终于抛出了这次拜访的核心话题。
“culture?”屠爱党忍不住重复这个英文单词,他也学过一点英文,这个单词还是懂的,兴致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干脆用自己会的单词提问:“sing dance write”
“no, no!”宋约翰猜到他想说文化是不是唱歌跳舞写作,于是叽里呱啦解释了一堆,当然这回是英文。毕竟粤语对他来说只会些日常口语,专业方面的表述还是英文更准确。
这下连乔果都听得有些吃力。不过没关系,她反正也不是来做学术探讨的,只要围绕主题,把自己准备好的思路表达出来就行。
“约翰先生是学历史的。他办了本文化类杂志,主要涉及历史文化。但他来到国内后,有了新的灵感,希望把中美文化间的差异进行介绍和对比。举个例子,他对咱们弄堂里的烟火气很着迷,比如晒酱瓜的目的和历史传承,腊肉为何挂在屋檐下,弄堂里的小孩子唱的童谣是什么意思……”
“这些地域文化完全可以介绍给美国人看,他们会觉得新奇无比。类似带有华夏特有文化色彩的东西,他都想写到文字里,印到杂志上。”
“同时也会和美国人的习俗做对比分析,这样才能让大家对两国文化有更详细深入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