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叛贼伏诛(下)
此时的文官仍然趴在地上哀求着,全然没有注意到白袍将已经离开。忽然有人拽了他一下,他立即叩头哀求,道:“将军,壮士,求求你们了,不要杀我啊,我上有老下有小啊!求求你们了,我不能死啊!我死了他们都得饿死啊!”百姓们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嘲笑出声。听到笑声的文官终于意识到了不对。抬起头来才发现拽他的是行刑的军士。
军士憋着笑对他说:“大人你还未磕头的时候,那些人就走了,他们不是来劫法场的。”
文官看看憋笑的军士,又看看四周确定了银袍将几人走了才起身。结果一不小心又一个踉跄,狠狠地摔在地上。
在场众人彻底憋不住了,大笑出声来。文官一时间羞红了脸,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了,落荒而逃到了监斩官的台上,狠狠一拍惊堂木,摆出一副上位者的姿态,好像刚刚出丑的并不是他。
时间的流逝恒久不变,午时三刻的到来避无可避。文官看着日冕与午时三刻重合,他立刻扔出刻有斩字的令牌。听着令牌落地的声音文官的心才算是回到了肚子里。尽管过程波折,但好在结果不错。今日的行刑要以罪犯的伏诛画上句号。
按照小说话本里的剧情此时应该有人骑着马,拿着圣旨而来,喊一句刀下留人。但事实总和小说有出入。确实有人骑马而来却没有圣旨,只喊一句刀下留人,可能她带来的是口谕吧。
只见一女子裹素衣骑白马而来,大喊一声刀下留人。马越来越近,百姓中有一人大喊:“是柱国夫人。”
拥挤的人潮很自觉的为她让出一条道来。
素衣女子翻身下马,快速的走到大柱国面前。素衣女子年长却不色衰,俏脸上的泪痕清晰可见,泪水不断涌出,不难猜到骑马而来路上她一直在哭。
看到素衣女子走近,大柱国的泪水也夺眶而出,情不自禁的抬起双手想替素衣女子擦擦眼泪。素衣女子见状快走上前,牵起大柱国的手。素衣女子边拿出手帕擦拭大柱国脸上的泪水一边说道:“荣哥哥要丢下我自己走吗?黄泉路遥遥还是我陪着荣哥哥走吧。好吗?”大柱国不停地摇着头。素衣女子却视而不见,接着道:“荣哥哥不怕死对吗?我也不怕。我知道哥哥不会做反贼的对吗?哥哥不是常说吗?这个国家是你的也是我的,也是所有荣国百姓的。”大柱国脸上的眼泪擦干净了,话也说完了。她紧紧的抱住大柱国,似乎是怕抱的太紧又松开些。铁链的冰冷透过衣服传到皮肤,但阻挡不了爱恋的热烈。良久,他们才分开。正午的大雪越来越大,没有要停的意思。
看着对方落满雪花的头发,大柱国温柔开口:“玉龙一日栖满头。”他笑盈盈的看向素衣女子。素衣女子莞尔一笑,开口回应:“此生已是共白头。”说完便双双赴死。禁军转过身,在场的百姓迅速抢走两人的遗体,送往柱国府。文官急切的上前阻拦,却被禁军死死的挡住。
荣国元年六月大柱国裴荣应召入宫。不久大柱国裴荣以谋反罪被捕,被捕的第二天,大柱国裴荣,护国夫人裴荣发妻王怀月两人自缢于京都刑场。荣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史称六月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