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连环计 > 第38章 陈家姊弟

第38章 陈家姊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从怀里掏出那封信,躬身放到肃王妃面前的桌子上,随即退了出去。

    这是我来铜城之前太子留给我的,言明事成之后拿给肃王妃。太子嘴贱地补充了一句:如果肃王妃那时候还没死的话。

    这是陈王写给肃王妃的信。

    当年陈姝仪一意孤行嫁肃王,为此不惜气病端淑公主,爱妻如命的陈颂直接放话说自己再没有女儿。

    来铜城两年后,陈姝仪收到来自皇城的信,却不是她父母写的,而是堂弟陈期年写的。

    当年老陈王为救太祖而死,本该长子陈颂继承爵位,但是陈颂为了顺利娶到端淑公主,自愿做富贵闲人,把爵位让给了弟弟陈颀。

    而陈颀只会行军打仗,向来无心朝堂纷争,又早早地将爵位传给了儿子陈期年。

    陈期年承爵后便写信联系堂姊,先是宽慰她,说陈王府永远是她的依靠,又说自己一定会好好安抚伯父伯母,替远嫁的长姊尽孝。

    末了又说淮王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还好长姊是嫁给肃王,若是长姊嫁给了无能的淮王,自己才真要为长姊难过。

    陈姝仪收到信哭成了泪人,她以死相逼父母为自己请婚,置病重的母亲于不顾,此生已经不奢望能得到娘家的原谅,不想堂弟还能记着自己。

    她冰雪聪明,自然没有忽视堂弟对淮王的鄙夷,想到自己的计划,便花了好大一番心思笼络堂弟,如今肃王势薄,希望他在朝堂上多为肃王出力。

    然后非常惊喜地发现,堂弟果真和自己一条心,回信上非常隐晦地表明了立场,坚决拥护姐夫。

    陈姝仪得了堂弟的准信,便时时劝肃王振作:朝堂上有陈王,外族有昆垣,作为镇守铜城的王爷,手里还有兵权,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争上一争?

    肃王果然日渐膨胀,开始暗中收买人手,为日后举事做准备。

    本来十年前,肃王就想造反了,但是陈王说时机还没成熟。

    五年前,肃王又想造反,陈王又说辅国将军虎视眈眈,还是等上一等。

    直到一年前,肃王实在按耐不住了,陈王才通知他们,一切准备就绪,前朝后宫皆安排好了,可以起兵了。

    准备了整整二十年,肃王以为万无一失。

    其实从一开始,肃王就输了。

    因为陈王是皇后的人,或者确切地说,陈王和他的祖父一样,是忠于大梁的人。

    那封言辞恳切的家书,是陈王在皇后的授意下写的。

    知陈姝仪者,莫若岺琅。

    岺琅当时拒绝了陈姝仪的计划,但是并没有归还她塞过来的沉梦丹。她也知道,陈姝仪自幼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她不会就此罢休的。

    作为大梁国母,绝不可能放任她在千里之外搅乱风云,必须从一开始就掌控她所有的计划。

    陈王是至关重要的双面细作。

    表面上是肃王的妻弟,为他笼络贵妃和钦天监,为他在朝堂上收买可以收买的重臣,为难太子和皇上;暗地里却是大梁正统的拥护者,竭尽全力压制肃王,拖延肃王造反的时间。

    如今肃王是意料之中的一败涂地,但是肃王妃的所作所为并不为人知,她的命运有操作的余地。

    尽管她是最大的罪人,甚至可以说没有她,肃王还未必会造反,戎王也不可能顺利接管铜城。

    我掀开帘布出去了,往身后看一眼,守兵将帐篷围得铁桶一般。

    隐约可见肃王妃绰约的身姿,她的脖颈挺得很直,如她本人,高傲,执拗。

    帐篷内,肃王妃放下话本子,缓缓伸手去够那封信,信封上是熟悉的字迹:长姊亲启。

    乍一看,和二十年前地第一封信无甚分别。

    等她拿到手里才发现,还是不一样的:当年那封很厚,洋洋洒洒数十页纸,两分惦念八分算计;如今这封薄如蝉翼,抽出来只有一页,上面只有一行字。

    阿弟会归还丹书铁券,自请除去亲王爵位,尽最大能力保住长姊。

    肃王妃怔怔地看着这行字,忽然泪如雨下,双腮的薄胭脂被冲得七零八落,淡淡的细纹显露出来。

    一别二十载,陈家开国元勋高门显贵,却出了一个倾家丧国的罪人。

    他竟然还认这个长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