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古法窖泥
老爷子看我们来了,给我们介绍窖泥的制作:
“第一步是取黄土,要那种非常黏的黄粘土,
“还要取一种腐殖土,最好是多年的烂泥塘的发臭的淤泥。”
我问:“ 臭淤泥不是很脏吗?”
老爷子笑的:“越臭越好,不臭的话,我们还要加烂苹果,烂菜叶子和烂梨子,一起沤臭。
“你看这黄土, 先铺好粘土,要求厚薄均匀,成块状的应敲碎,发现草根,树枝,或石块应捡掉,高度控制在六七寸以内。
“要放在大太阳底下暴晒,不能有蚂蚁呀,蚯蚓啊,蛄蝼啊,
“再加入窖皮泥,窖皮泥应过筛,去掉多余的糠壳。再依次均匀铺上酒糟、曲粉、豆粕、玉米酒精糟、营养土,用耙锄翻、钩均匀。
“加这些东西是有比例的,不是想加多少加多少。
“第二步是拌料。
“在加入黄水以前,其外围应刨一条沟出来,夯实,防止黄水外漏。”
我问:“黄水是什么水?”
老爷子说:“黄水就是我们用陶缸发酵,缸底渗出的黄浆水。
“先均匀地加上黄水及酒梢子,再加入酒曲水。最后用耙锄再次翻、钩均匀,待一切配制完成后,再用塑料薄膜覆盖至少24小时,以彻底的润料。”
我说:“这样就好啦?”
老爷子说:“那哪能呢?还要混泥。
“混泥就是润好的黄泥土加淤泥一起混搅,现在用混凝土搅拌机了,又快又省力。
“搅拌时应加些稻壳,烂水果,待其自然搅拌好,再出料,搅拌过程中如发现石头等异物,应及时剔除。
“搅拌好的窖泥按标准堆放后(高15mx宽6m x长12m),上面用黄水密封,再用塑料薄膜覆盖。
“定期用黄水酒梢子保养,尽量避免出现发霉,如发现发霉应及时用酒梢子、黄水将其抹掉。
“若要等时间过长,可视实际情况加入部分所需营养材料如:曲粉、玉米,酒梢子,精糟等,用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这个天气正好,这样发酵要60天,才能发酵好。”
我不由感叹道:“ 真的不容易,想不到一个窖泥都这么复杂。”
老爷子说:“你可不要小瞧这窖泥啊,古时候都有人偷窖泥的。
“世界上最贵的泥巴是什么?肯定是窖泥。窖泥是能把粮食变成白酒的宝贝,从几元到几千一瓶,区别就是窖池的不同。
“每一块老窖泥中,都富含非常适合发酵的东西,窖泥只能靠时间,越久越值钱!新窖泥人工是再怎么调,都达不到那个效果的,
“所以才会有‘一两窖泥一两金’的说法。”
我笑着对老爷子说:“老爷子,你这不是在做窖泥,这是在点土为金啊。”
师傅说:“我们今天来,也是要跟您老人家签个协议,签个什么协议呢?就是五粮酒加工协议。
“虽然您是万老板的老丈人,但做生意要讲规矩,否则会有算不清的账,扯不完的皮。”
老爷子笑的:“胡先生说的对,吃喝不计较,买卖论分毫。把丑话说在前面,后面的事就好做了。”
我们又一起坐下来商量,订了协议:
我们提供粮食,老爷子负责质量把关,每天出多少酒,我们派人拿走。
加工费按一块钱一斤,一个月一结算。
我们先付两个月的四千块钱预付款。
协议签字、盖章、画押,皆大欢喜。我们算完成的酿造环节的联营合作。
回到家,师傅问我:“你对今天的事,有什么感想?”
我说:“我没想到万老板的老婆会反对,这个女人也太精了!”
师傅摇摇头,郑重的对我说:“当时你说,我们只要出个销售公司的钱,不花钱就能把事办成了。
“我说看看再说。现实是:不是万老板老婆太精,也许这个事,就是万老板自己提出来的呢?
“合伙做生意,与纯粹的买卖不同。
“合伙就要共担风险,合作共赢。如果你把风险都推给对方,自己甚至无本经营,空手套白狼。
“这样的合作不会长久,要么你许以重利,要么你就是骗子。
“合伙,你不拿出你的诚意,不亮出真金白银,别人凭什么相信你?
“其实我和万老板十几年的交情,在利益面前,不能用交情换利益,你一定要替别人想好。
“这就叫‘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明白不?”
师傅的一番教导,让我面红耳赤,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浅薄。
什么是商道?商道就是人心。
《青蚨经》的二十七篇,每一篇都是从人性的角度分析问题,将人心分析的淋漓透彻。
比如:第十四章的“仕怨篇”
计子曰:“以心度心者少,以德报德者稀。
劣御报德,犹如挟山超海之难;
好意救焚,恐堕指鹿为马之术。”
就是说:以自己的内心来体察别人的内心的人,少之又少;用可以积下恩德的好事,来报答别人恩情的人,比较少见。
想以卑劣的行径来报答恩情,犹如想挟着大山跨过大海一样,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好心好意在别人危难时来帮助他,最后却恐怕落入了别人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圈套。
范蠡按语:“客之投主,宾有益尔,其至诚至德,无间然焉。
但主家不能体心,侵渔客体,甚有负其美意云。
既坏之经纪,虽怀报客之恩,然行止有亏,不能服人,徒有心而力不及耳。
客见主家落薄,债集讼缧,务垂慈悯而救援之。
但主不体心,惟图目前之急,而返恣好诡,侮弄诓掣,所谓恩多反成怨矣。”
范蠡这段话的意思是:
有客商来到此处做生意,实际上带来了很大益处,而且客商诚实守信、品德高尚,如果主人不加猜疑,就可以得到很大好处的。
但如果主人不能体察客商的内心,结果侵犯了客商的本意,这就极其伤害并辜负了客商的好意。
名声已经毁坏的经纪人、中间人等,虽然在内心里想报答客商的恩行,但是其行为举止已经有了亏欠,无法让别人信服,有报恩之心却无行动之力。
客商见到主人家没落,日益困难,债务已经积累到被上告至官府,甚至有可能下大牢的地步、本来饲怀着仁慈、怜悯的心情,想救护、援助主人家。
但主人家却不能体会客商的内心,只顾眼前利益,解决燃眉之急,反而恣意妄为,玩弄诡计,欺侮、牵制、阻挠客商。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恩德施得太多了,反而结成了仇怨。
大恩似仇,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这就是人性。
师傅的教诲,祖师爷的商道,结合着近期所发生的事,我一一回顾自己所做欠缺的地方,为自己的小九九和小聪明感到惭愧。
商之大道为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