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奶奶烦恼
日子过得飞快。
我在山上不知不觉的已经待了二十多天了。
铜钱我已经能准确的分辨出真假,师傅让我辨认的铜钱,主要就是咸丰通宝当十当五十、太平天国圣宝、天国圣宝和太平圣宝。
他说两千多年来,每朝每代铸造的铜钱有成千上万种。
我们不是专家,没有必要研究那么多,能把这几种研究透了,辨认出真假就行了。
术业有专攻,绝技独步天下!
我们地下洞里所藏的匡王圣库,主要也就是这几种。
他又教我如何识别精品,官方铸造的和民间铸造的区别,还有现代高仿的如何辨认。
今天他又搬出了一箩筐的银元,有鹰洋,有光绪元宝,有袁大头(这个我打小就见过),还有孙中山的,让我再从头分出真假来。
看来这青蚨经真的不好学,越学越深,越学越感到里面的浩瀚无穷,博大精深。
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本书里说的一万小时定律。
说一个人,如果在一件事上,花费一万个小时的时间学习和研究,他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至少也是这方面的高人。
花十万个小时,就是独一无二的行业翘楚!
一万个小时?我现在每天花十个小时,那也得一千天,要三年才能完成!
所以旧时学徒必须学满三年才出师,看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每天跟着师傅耳传目染,亲手实授,点拨迷津,再愚笨者也能知其一二。
所谓:棒槌靠城墙,三年都成精。
我每天还要跟师娘学习天医的知识。
即使这样,我每天只有四五个多小时的睡眠时间。
天哪!这样可不行。
还有800多册的古书古籍要整理,那些拗口磨牙的文言文,如何才能记得住啊?
这样也不知要到哪个猴年马月,才能完成?
我曾问师傅为什么一定要用毛笔抄写?用钢笔抄不是更快吗?现在有复印机,拿去复印也很快呀。
师傅说,为什么要用宣纸和毛笔抄写?因为泾县宣纸可以千年不毁,毛笔抄写用的是屯溪胡开文的徽墨。
他家的徽墨里用的是动物的骨胶,多种中药材,还有麝香,旧时就有“一两徽墨一两金”的说法。
用宣纸徽墨抄写的书,虫不蛀,字迹千年不洇不晕不化。
这就是为什么要让我用毛笔和宣纸抄写的缘故。
钢笔抄的不到几年,字迹就晕墨了,复印的保留时间更短。
师傅说的有道理,但这样的速度也太慢了,估计还没有抄完,那几百册古典籍就毁了。
师娘对我特别好,我吃完了她熬的七剂汤药,又吃了十四剂加减的药。
现在感觉好多了,阴雨天以前痛的地方也不痛了,浑身有了力气,也不怎么累了。
但早晨还是不能晨勃,软绵绵的,毫无生机,看来真的被刀条脸的绝户腿伤着了。
师娘很是过意不去,她叹道:“如果师叔她老人家在,她肯定有办法,当年师太公最喜欢她。
因为师叔和他脾气相投,不但教她武功,常常教她一些稀奇古怪的方子。”
我说:“那不急,明年春天我一定要找到师太叔。“
师娘说:“这个伤很难治,不能拖,越早治越容易好,拖久了就很难治。”
我也很气馁。
师傅要教我武功,说玄隐的门人以后行走江湖,没有武功怎么防身?
师娘坚决反对,说我已过了练武的年龄,骨膜不开,韧带己硬,行走江湖不一定要会武功。
师傅要教我百日筑基,先打通小周天。
师娘要教我蛰龙睡功,说我现在会阴穴刚刚恢复,先打通任督二脉,才能打通小周天。
两人平时很和气,但在如何教我的问题上,常常争的面红耳赤。
没办法,两个师傅一个徒弟,都恨不得将自己的平生绝学教给徒弟。
因为武功不能同时练,那是有先后顺序的。
他们争执的时候,我感到自己无比的幸运和幸福。
已到霜降节气,山上的中药材也挖的差不多了。
天气骤然变冷,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来了,早晨的草木上已有厚厚的一层霜了。
我想丫丫了,快一个月了,我应该去看看她,给她买两套冬装了。
还有奶奶,不知道她老人家恢复的怎么样了?
今天天气很好,太阳暖暖的。
我跟师娘说我要下山去看奶奶,可能还要到芜湖去一趟,再打听打听师叔的消息。
我没有说去看丫丫。
师娘给我两百块钱,我不肯要,我说我有钱。
师娘说:“你的是你的,我给的是我给的。”
我接过了心想:我给婉青买套化妆品,女孩子嘛,总归喜欢的。
夏莲就有各种各样的化妆品,她喜欢用的一种香水,味道很好闻,她涂在胳肢窝里,抱着我的头,让我闻。
最迷女儿香!
那香水好像叫迪奥,小小一瓶就要 400多呢,够我四个月的生活费。
我先到桃花潭看奶奶,奶奶已能拄着拐杖,自己慢慢的走了。
奶奶看到我很高兴,说我这么忙还来看她。
我没有告诉奶奶,我在宝峰岩上当学徒,她以为我在芜湖上班。
我问:“胡婶呢?”
奶奶摆摆手,叹口气道:“你不应该一次给她三个月的钱,她现在三来三不来的,说家里忙。”
我听了有点生气,说那我去找她,做人不能这样。
奶奶拉住我,不让我去找她,说:“你坐下,我跟你说件事。”
我看奶奶有心事,便坐下来听奶奶说。
奶奶说:“前些天胡婶来跟我说,她有两个儿子,都还没有成家。
“她想把小儿子过继给我们陈家,说我两个孩子都不在了,以后就让小二子给我养老送终。
“我说不用,我有政府养着,老陈是新四军的老革命,我家陈家骥也是打越南死的,
“我是烈属,我关系在水库,是退休的职工,我死了有国家管。
“她说以后总得有人清明烧纸,冬至送寒衣吧?
“我说我还有外孙女外孙,她们总会给我烧纸的。
“她说那是外人,外孙外孙女隔几层山,不如自己过继的亲,她家小二子可以改姓陈。”
“奶奶,我给你出个主意。”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