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深入虎穴
他们离开之后,那些人立刻放火烧了竹舍。
蒲南山看着熊熊火光,何重地说道:“卢玄先生,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帮您讨回公道的。”
卢玄先生叹了一口气,“算了,就算是告到皇上那里又如何?惩治了这些地痞流氓,那何家又会招来一批。”
“县令和何家乃是一丘之貉,官商勾结,我们又没有证据,如何告倒他们啊?”
蒲南山想了想,“会有办法的,卢玄先生,你且回家静候佳音。”
卢玄先生只当他是安慰自己,随意客气两句便回去了。
蒲南山可不是随便说说,他也没想着直接回京城告御状。
主编李公明教过他们,凡事要讲证据,只有拿到了证据,皇上才能名正言顺地惩治他们。
只有记者们有能力找到证据,这些贪官污吏才会害怕。
只有这样,才能扭转不正之风。
但是蒲南山是采访记者,身上只有录音机,不方便调查证据。
而且他已经在书院露面,如果再去调查会引起怀疑。
所以,蒲南山辞别了卢玄先生之后,直接来到了柳泉家。
他把事情一说,柳泉立刻义愤填膺地说道:“卢玄先生德高望重,这些畜生竟敢如此无礼!”
“这事交给我了,我一定要找到他们的犯罪证据!”
蒲南山问道:“可是卢玄先生也说了,这件事和何家、县令他们没有直接的联系。”
“虽然我有录音,但是他们也可以推说是这些流氓乱讲,也算不得铁证,只怕……”
柳泉笑了,“没关系,像他们这种贪官奸商,肯定还有别的坏事,只要扳倒他们就行了。”
“等皇上派来新的官员,自然就会支持卢玄先生的事业了。”
蒲南山一拍脑袋,“倒是我迂腐了,还是你脑子灵活,那这事就拜托你了。”
柳泉一拍胸脯,“没问题,你就等着瞧好吧!”
……
这一天,何家宅院。
有两辆马车停到了门口,一个商人模样的人上前说道:“两位辛苦,我是刘记酒坊的,给何家送酒来了。”
“哟,李老板,最近生意不错啊?”
看门的一边笑着搭话,一边朝李老板伸出了手。
不是要握手,而是要意思意思。
李老板也是明白人,立刻摸出两块散碎银子来。
“托何员外的福,还算不错。”
看门的笑着接过去,分给另一个人一块。
“我去叫管家,你在这等着吧。”
不一会,管家出来了。
李老板又是笑脸相迎,“何管家,这是您要的二十桶纯粮酒,您看看。”
何管家点点头,“好,都是老朋友了,就不用看了,搬进去吧!”
李老板非常高兴,“是是是,都是上等的货色,您尽管放心!”
酒坊的工人一桶一桶地往里搬,然后李老板又和何管家客气几句,就离开了。
这酒是准备过几天何员外过寿的时候用的,再加上和李老板是老熟人,所以何管家也没有检查。
等到了晚上,柳泉才放心地从酒桶里爬了出来。
他活动一下筋骨,然后朝着何员外的房间摸去。
由于仓库已经是何府深处,所以防备十分松懈,院里连条狗都没有。
柳泉前些天借着打工的机会,已经把何府的结构摸透了,现在是轻车熟路。
他顺利地来到了何员外房外,然后从怀中掏出了采花贼必备神器,迷香。
一道轻烟从窗户缝里吹了进去,让何员外和小妾进入了更加优质的水面。
柳泉又等了一会,才从窗户翻了进去,然后开始了地毯式的搜索。
足足一个时辰之后,他终于找到了想要的东西。
这是一套账本,上面不仅有何家偷税漏税的证据,还有贿赂颍川县官员的证据。
不过这套账本不能拿走,否则何家发现之后,会想办法伪造证据、和别人串供。
幸好有照相机!
柳泉把每一页都拍了下来,最后赶在天亮之前钻回了酒桶。
第二天,李老板又驾着一辆马车来到了何府。
“何管家,真是对不住,我昨天送来的酒里面,有一桶是勾兑的。我晚上对账的时候才发现……”
何管家一听就急了,“什么?勾兑的?这要是给客人喝了,我们何府的脸往哪放?”
李老板赶紧点头哈腰,还拿出了一锭银子。
“真是对不住,我们有个伙计新来的,一不小心就给弄错了。”
何管家掂量掂量银子,“嗯,下回注意。”
李老板连忙说道:“是是是,我保证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我这就带人去给换出来。”
何管家一挥手,“去吧。”
李老板带着人来到仓库,把酒桶放下,然后把装着柳泉的桶搬了出来。
一路回到了酒坊,李老板将门窗紧闭,屏退左右,才伸手敲桶。
“柳泉,出来吧。”
柳泉打开桶盖钻了出来,长出了一口气。
“额滴娘嘞!可憋死我了!”
李老板拿过一碗酒,让柳泉暖暖身子。
“怎么样?找到东西了吗?”
柳泉微微一笑,拿起相机晃了晃,“都在这里面呢。”
李老板看着这传说中的神器,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神器啊,这回你可立了大功了!”
柳泉哈哈一笑,“不算什么,全靠李老板您的帮衬,我上报的时候,少不了你的一笔。”
一听这话,李老板笑得跟朵花似的。
“嘿嘿嘿,我也不是为了赏赐,主要是为了还颍川县一片太平啊!”
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
柳泉为了防止对方起疑心,所以自己还在家里待着,让蒲南山带着证物回京面圣。
赵硕看到了照片非常高兴。
“好啊!这柳泉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当初朕见他眼神始终坚定不移,就知道他必能成事!”
赵硕一边笑着,一边拿起笔来拟旨。
颍川县官员全都接受了何家的俸禄,全部革职,押往刑部审理。何员外行贿有罪,一并处置。
何家偷税漏税,加倍补缴。
柳泉赏银千两,蒲南山赏银百两,二人赐同进士出身。
另着新任县令帮助卢玄先生重建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