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川北书院
赵硕特意来面见这些应聘者,就是为了看一看他们的心性。
赐座之事也是事先安排好的,目的就是试胆。
那些不敢坐的、坐下之后局促不安的,基本上就没机会了。
如果是一身正气、豁出命来要惩治贪官的,自然无所畏惧。
比如那个叫柳泉的,就是坐得笔直,一脸激动的样子。
这就说明他对赵硕是认可的,也是有心为民除害的。
这样的人,基本上就占一个名额了。
赵硕记下了这些,然后又说道:“有件事朕要说一下,如果你们是应聘采访记者的,那么平时就住在京城。”
“有一间四合院专门供你们居住,平时提供餐饮,出去用餐也有补助。”
“有采访任务的时候会出差,一切费用也都会报销。”
“这是采访记者。”
“调查记者,和招聘启事所说的有点不同。”
“赐宅院只是掩人耳目,实际上你们不能暴露身份,回去以后就说没考中,然后继续你们的生活。”
“若是没地方住的,可以悄悄住进宅院,但是不能雇佣下人,出入也要注意保密、掩饰行踪。”
“当然,如果你们真的努力工作的话,是没有时间住宅院的。”
“你们需要以不同的身份去接近贪官、奸商,调查他们的犯罪证据。”
“这可能需要你们进他们府中当下人、扮行脚货郎在外面监视。”
“另外,朝廷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如果三个月没有成果,那就自动离职,收回宅院。”
“不要想着随便找个小商贩揭发就行了,必须要是有资格登上报纸,供全国人民传阅的才行。”
赵硕的这一番话,有些人立刻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那些应聘采访记者的还好,但是应聘调查记者的人,心里想法就多了。
原本还以为赐了宅院,一个月十两银子,就能当富家老爷了,大把地花钱呢!
结果有了宅院还不能声张,而且三个月内必须出成果,而且还得是大案子!
这银子不好赚啊!
但是圣驾面前,他们又没法抱怨,只能暗暗腹诽。
赵硕这两招一出,就把应聘者的心思全都试出来了。
然后他叫人打发走一批,留下了一部分人,赐予了神器,传授了用法。
同时还拿出了一套规章制度,让他们阅读签字。
至此,大夏的第一批正式招聘的记者就出炉了。
紧接着,采访记者留在了京城,那些调查记者则是拿了神器和经费,然后自行回乡了。
蒲南山和柳泉也分离两地了,不过很快,蒲南山就接到了采访任务。
嘉宾正是颍川县的卢玄先生。
蒲南山非常高兴,一路就来到了川北书院。
“卢玄先生,晚辈蒲南山有礼了!”
卢玄还了一礼,微笑说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南山都成了报社的记者了。”
“这可是皇上亲自组建的,相当于天子门生啊!比那金榜题名也是不差!”
蒲南山连忙说道:“晚辈这点小小的成就,不值一提啊!”
“反倒是卢玄先生您,自学了数理化,又开办私塾,教书育人,可谓是为国有功啊!”
“这不,主编点名要采访您呢!”
卢玄连连摆手,“不敢谈教书育人,只能早读了几天,有一点心得,和年轻人探讨一二。”
蒲南山又笑道:
“卢玄先生过谦了,您半辈子读的都是诗书,买到数理化却能在短短一月时间悟透,可谓旷世奇才啊!”
两个人谈笑正欢,忽听门外有人吵闹。
“姓卢的快开门!”
“你躲在这里也没用,今天你这私塾就开不下去了!”
蒲南山大吃一惊,“卢玄先生,这是?”
卢玄此时已经满脸寒霜,“哼!老夫开设私塾,却是坏了那些人的好事啊。”
“这些无耻之徒,竟然想方设法要将老夫赶走。”
蒲南山正待细问,就听咔嚓一声响,转头一看,院子的门都被那些人踹开了。
一伙人看见卢玄,立刻围了上来。
领头的晃悠着棍子喊道:“老不死的,非得逼爷爷动武是吧?”
卢玄一振袍袖,指着院门说道:“你这无耻之徒,怎敢破门而入?”
领头的一瞪眼珠子,“废话!这座山被我们老爷买下来了,要建避暑山庄!”
“我们从前几日就让你搬走,你还给脸不要脸了!”
卢玄大怒,“放屁!山川草木,乃是大夏天子之物,你们凭什么买卖?”
领头的一下就急了,“老子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个老东西讨打是不是?”
他说着,举起棍子就要打人,旁边的小弟也举着棍子要帮忙。
蒲南山赶紧拦着,“住手!你们还有王法吗?我要去报官!”
领头的笑道:“报官?我家老爷和县太爷是好兄弟,你去告吧!”
一旁的小弟一阵哄笑,气得蒲南山满脸通红。
这时候,书院中的门生听到动静,跑了出来。
“你们干什么?”
“竟敢对先生无礼!”
一帮门生反过来围住了那些人,这下子那领头的可急眼了。
“一群小娃娃,还敢跟大爷撒野?给我打!”
这帮人举起棍子就打人,那帮门生也是血气方刚,就以赤手空拳反击。
卢玄连忙喊道:“住手!都住手!”
蒲南山也上前拉人,但是根本没有人理会。
卢玄无奈,只好喊道:“别打了,我们搬走!”
两波人渐渐停下了手。
门生震惊地问道:
“先生,我们凭什么搬走啊?”
“对啊,您当初买不到房、租不到房,被逼在这山上盖了竹舍,如今又有何处可搬啊?”
卢玄叹道:“哎!——只要你们好好的,在家里也是可以读书的!”
“数理化的教材贵,你们就各自抄写一份吧!”
那边领头的人大笑,“早这样不就没事了吗?要搬现在就搬,别给老子耍花招!”
一群门生愤怒地等着这些闹事的人,却不敢违背先生的话。
蒲南山也没有办法,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卢玄先生和门生收拾好东西,离开了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