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09章 我所经历的非典风波1
公元二00三年二月十一日,宜春城里突然刮起一股购药狂潮。
这天上午刚一上班,在城区各个药店、卫生所,市民争相板蓝根,而且一买就是几十大包。卖药的见市民抢购,乘机将原本卖四元两毛一包(二十小包)的板蓝根涨到九元多钱一包;有的售药窗口不得不挂出“每人限购五包”的提示牌。
这是怎么回事呢?晚报记者迅速出击,奔赴药店、医院、卫生局、防疫站,采访抢购板蓝根的市民、卖药的老板、医务工作者、卫生管理人员。
原来,市民听闻广州发生了一种据称为肺炎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很多人认为板蓝根和醋制品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他们抢购板蓝根都是应在广州打工的亲友要求,在宜春买药准备寄过去。
某药店的李经理向记者介绍,广州在一个星期之前,有两个香港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病因不明。据说与一种肺部发炎的传染病有关系。这个消息在广州引起了恐慌,造成广州市板蓝根及醋制品脱销。于是,很多在广州打工的宜春藉人员纷纷打电话回家,要求寄药过去。这两天许多市民打电话或来店里要求板蓝根,由于板蓝根属中成药,制药周期较长,他们店里的板蓝根是二月四日从全国各地紧急调来的订货。
记者在城区最大的第一、第二医院采访时得知,这两个医院均称最近收治的肺炎病人人数与往年同期相比,并无较大幅度的增长。考虑到宜春近期天气变化较大的原因,应属正常范围。同时院方强调,医院没有收治传闻中的广州流行的那类肺炎病人。
市卫生防疫站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防疫部门还没有收到宜春市有此种肺炎的报告。
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稽查科则证实宜春市部分药店和诊所的板蓝根已脱销。
编辑把记者们把采访的相关稿子综合在一起,在头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刊发。报纸在当天下午面世后,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市民的恐慌心理,抢购板蓝根和醋制品的狂潮有所回落。但人们仍在议论纷纷,有的说,这种传染病早在去年十二月就在广州出现了,还死了人,现在广州人出门都戴口罩;有的说这种流行病十分厉害,只要和病人打个照面或同乘一辆公交车就可能被传染;有的说这种病目前没有药物医治,广州中山三院有二十多个医护人员感染了,最早入院的病人和护理这个病人的护士都死了。一时之间,众说纷纭,恐慌弥漫。不少市民还在板蓝根、醋、碘盐等,以备不时之需。事实上,这些“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后来我查知:早在二00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广东佛山就发现第一起后来称为sars的病例。什么是非典?最初,没有人知道,只知道染上可能就会死。市民们通过短信、电话,纷纷向外传说着这种病毒的可怕,谈论这种“怪病”。后来医生将它命名为“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们简称为“非典”;因其是由sars病毒引起的疫病,人们称其为“sars”病毒。它传播迅速,所到之处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传言比“非典”传得更快,传得更让人恐怖。在得不到印证的二00三年春节,关于“打个照面就会传染”的传言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特别在广东香港等地,更是人心慌乱,出门带口罩成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二00三年二月三日至十四日,广东发病进入高峰,但病原不清。就在宜春城刮起购药狂潮的当天,农历正月十一日,广州市政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新闻发言人公布了广州地区非典型肺炎情况。说是自二00二年年底,广东部分地区先后出现非典型肺炎病例。从二00三年一月十二日起,个别外地危重病人转送到广州地区部分大型医院治疗。春节前后,广州地区开始出现本地病例。截至二月十一日,广州市共发现一百多例该类病例,其中不少是医护人员。由此,“非典”的警报从广州拉响。
二月十二日,宜春市卫生防疫部门负责人通过晚报细说了此事发生的原因。该负责人说,据有关媒体报道,近期广东省发生了三百零五例非典型性肺炎病例,死亡五例,且所有病人的病情均在有效控制之中。而关于广东等地大面积爆发流行性传染病一说纯属谣传,市民不必惊慌。肺炎有典型和非典型两种,非典型肺炎主要表现为起病急,多数病人症状较轻,仅以发热为主。从目前情况来看,该病主要是通过近距离接触病人或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据宜春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统计,元月份至今全市呼吸传染病的疫情平稳,尚未发生疫情流行的情况。
十三日,晚报以《都是谣传惹的祸》为题,刊发了一组读者关于“非典”的来电。樟树市的黄先生说前一位在广东打工的亲戚打电话给他,时下广州正在发生一种叫非典型肺炎流行病,传染速度非常快,要他赶快板蓝根剂及食用醋加以预防。谁知他去买时,各大药店板蓝根已脱销,就连食用醋在市场上也买不到。靖安县的熊先生说他们那里的板蓝根由原来的五元一包涨到一百元,食用醋由两元多一瓶涨至四十多元,并且市面上这两类物品的价格还在上涨,真是涨疯了。宜春城区的市民刘先生则说他看了晚报刊登的此类报道后,才知道上当了,看着自己此前在寒风冷雨中排了一上午队,花高价买回的两百多元板蓝根,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滋味。
然而,此事并没有了结。就在这天,宜春城区又掀起了一股抢购食盐的浪潮。在各大超市和小卖部,人们正在大包小袋地争购食盐,使得超市不得不贴出“每人限购五包”的告示。可越是这样越挡不住抢购的浪潮,有的甚至一家人齐上阵,不到二十分钟,报社附近一家超市的几百包盐就被抢购一空。有的日杂店乘机提高盐价。当记者问市民为什么抢购食盐时,有的说:“我也不知道,看到大家都买,我也买上几包”。有的说:“听说盐要涨到五块钱一包,所以趁早买几包”。有的说:‘“听说广东流行非典,碘盐可以防病,就多买几包。”
而在市盐务局仓库,停车场也停满了前来进货的车辆,交款台前则人头攒动,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忙个不停。盐务局的领导告诉记者:市盐业公司今天已售出两百多吨食用碘盐,其实市民如此抢购完全没有必要。一是食盐不会涨价,也不会脱销;二是盐业公司已对销售商提出不得囤积食用盐更不得提价的要求;三是对销售私盐或非碘盐者以及擅自提价者,有关部门将给予严厉打击。
“非典”风波还“传染”到了农村。我父母打电话问:“现在这么多人抢着买盐、醋、板蓝根,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在外面跑要小心呀!”
我自然以“没事,不要紧,莫听他们乱哇”之类的话语安慰父母。事实上我也没有怎么担忧过这件事。
元宵节刚好是星期六,我就回家“辟谣”。刚到水江集镇,就发现“水江药店”门口贴着一张二月十一日的《宜春晚报》,不由得大为惊奇,就问店主怎么回事。店老板黄敏辉说:“前两天各地都刮起了抢购板蓝根的热潮,为防止群众盲目,我特意将报道这事的《宜春晚报》贴在店门口,提醒前来板蓝根的人先看报纸再做决定。同时,我药店里卖了数百包板蓝根,没涨一分钱价。”想不到在偏远山村还有此等古道热肠的好心人。我便采访了他。原来,年方三十的黄敏辉在外地工作,让妻子在家乡水江开了一家药店。二月十二日,宜春城区抢购板蓝根的风潮波及水江,当地群众纷纷加入到抢购板蓝根的行列,有的药店乘机涨价牟取暴利。黄妻见状遂打电话给黄敏辉,问要不要涨价,他明确表示不能涨价。为稳定人心,避免家乡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他带着二月十一日的晚报赶回水江,将报纸贴在自家药店醒目处,提醒大家不要盲目抢购。果然,不少人看过报道后,都打消了抢购板蓝根的念头。
此后几天,晚报有关“非典”事件的报道频繁出现。我从外地的媒体上获知(那时我们办公室并没有电脑,更别说上网查询了),二月十日,南昌市场上的板蓝根中药剂和醋制品遭到抢购,由此导致这两类商品的销售价格大幅上涨,部分产品已抢购一空。而为此已在两天前发布了消息,称板蓝根、醋制品能防治“非典”纯属谣传,市民买进一大堆的板蓝根和醋制品是巨大的浪费,只会让某些人得到牟取暴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