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05章 正式出击2
那时,宜春中心城的公交车还没有实行月票制和发放公交卡,有些市民向本报反映:自己天天乘公交车,不但要随时准备零钱,经济压力也比较大,希望本市的公交车也像其他城市一样,实行乘客坐公交车买月票刷卡制度,并给予适当的优惠。我就此事采访了市公共交通公司办公室人员,对方解释说,公司也有意实行乘公交车购月票的制度,以方便经常乘坐公交车的人。只是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实行,他们会向政府相关部门转达市民的呼声,争取早日实行城区乘公交车月票制。不久后,市公交公司建立了月票制度,设立了ic卡办证场所,发售公交月票卡,每次费用比不办卡的便宜了一至两毛钱。
我一个在袁州区三阳镇政府工作的堂弟多次对我说;乘客乘坐往返三阳至宜春的客车没有自由权,希望通过晚报呼吁有关部门对这种严重损害乘客合法权益的垄断行为进行查处,还乘客“行车自由权”。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向新闻部主任汇报后(凡出城采访或采访带有危险性的事件,需向部门主任或分管副总请示汇报,以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出了事报社不知情),就赶往十五公里外的三阳集镇采访。三二0国道三阳至宜春段是城郊的一条主要路段,全市大部分县、市、区通往宜春城区的客车几乎都要经过这里(那时宜春城区还没有高速公路经过)。宜春至三阳客运线路开通后,承包了这条线路的司售人员就不断组织人员在宜春城贸易广场车站及三阳集镇两地,强行阻止其他客车搭载往返宜春和三阳两地的乘客,并多次引发矛盾冲突。乘客被迫坐三阳的“专线车”,都要接受“转圈、不准时”的折磨,既限制了旅客乘车自由权,又浪费了乘客的宝贵时间,还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旅客也曾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一问题,但一直没有结果。我了解实际情况后,采访了市运管处易副处长。易说,班车车主可以载运需要乘坐本次车辆的旅客,旅客更有权选择所乘车辆及线路,其他人无权干涉。当前客运市场不良现象较多,仅靠运管部门来治理难以标本兼治。为使读者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我又向“市长专线”反映此事。几天后,市政府决定从元月十七日至三月底,开展“全市春运期间整顿道路市场秩序”专项工作,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和新闻单位将抽调专职人员联合办公,上路检查。对欺行霸市、画地为牢、强揽旅客和强迫旅客乘车等不法行为,一经查实,有关部门依法从快从重,坚决予以打击。为此,我将专项整顿工作组的投诉电话在晚报上公布。在工作组的强力整顿下,往返宜春和三阳的旅客们恢复了“乘车自主权”。
元月七日,晚报刊发了《来宜春竟要绕道》的读者来信,说的是从我家乡水江来宜春因水江至天台山刘佳源十来公里路太破烂,小型车辆只有绕道萍乡地界才能到宜春来。新闻部李主任让我去该路段实地体验行路难。刚好上个星期天没回家,现在去采访这事,是一举两得,何乐不为?我欣然前往。第二天天放晴,我上午交了稿子后,于下午两点三十分在宜春城北张家山欲坐车去水江。在此候车的水江卫生院的彭医生告诉我,他一点钟就在这里等车回水江,一直到现在还未看到水江的客车来。前两天他从水江来宜春,客车在爬水江境内的窜江岭时因路滑上不去,他得知后打摩的到窜江岭坐客车,可掉了头的客车因路太烂,又不敢下坡,捱到傍晚他见走不成,只好返回水江,后来还是绕了几十里路从萍乡弯到宜春来的,真是气死人。攀谈中,去水江的末班车来了,可因班车已满座,车子不顾我们招手就开过去了(那时运管部门对客车超载管得很严)。彭医生气恼地说:“唉,白等了两个钟头,只好明天再来搭车了!”说完无奈地走了。我为了完成采访任务,只得搭乘宜春至天台山的班车。
说起三(阳)水(江)线六十公里的路,可是一言难尽。这条线路途经袁州区西北的十个乡镇,涉及几十万群众。为了使这条沆沆洼洼的沙石路修成混凝土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乡村两级就向当地群众收取修路费,收了好多年,才修好三阳至天台的混凝土公路,而天台到水江的公路还是沙石路,碰上冬天雨雪霜冻天气,那泥巴路就被车子碾得大坑小凼,大车子都难平安通过,小汽车就莫想过了。
我到天台集镇时,发现去水江的班车还没开走,原因是坐车的太多,挤得关不了门(到了乡下,承包客车的人又开始大肆超载),连售票员都只得从司机座位处上车。正当我打算打摩的去水江时,恰好有个熟人开着吉普车去水江,我就上去了。车子进入天台山乡刘佳源村后,路面变得沆洼不平,泥水满道,吉普车犹如大海上的小船,左右颠簸,前窜后跳,晃得人头昏眼花,胆战心惊。一般的小汽车根本跑不了。我暗自庆幸刚才没坐摩托车,要不然不但两脚是泥,搞不好还会跌跤。这条路前些年还好走些,近两年由于下面的路修好了,这上面十多公里路没人养护,致使路况越来越差,影响了水江、天台山数万群众的出行及货物运输,使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春运在即,天台至水江路段的路况这么差,如果不及时修护,怎能确保春运公路畅通、交通安全呢?
第二天我坐班车回宜春,跑这条线路的班车司机彭师傅向我诉苦,说这样的路不但耽误时间、损坏车子,而且很不安全。他请我曝曝光,呼吁有关部门修好这条路。我回报社后,立即将记者亲历行路难的见闻形成稿子,十二日在晚报热线新闻版头条刊出。报道见报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也进行了跟踪报道。据袁州公路段负责人介绍,他们得知这一情况后(真不知道他们平时干什么去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筹资二十万元,调集了四个养路队的五十多名工作人员,派出五辆工作用车,连日来奋战在天台山刘佳源至水江集镇的十三公里长的路段上。到一月二十三日,专跑宜春至水江线路的班车司机彭师傅(他承包了宜春至水江的客运线路)告诉我,经过维修,该段路的路况已明显好转,大坑小凼都填充了石料,如今班车是畅通无阻,小汽车也能通行,大大方便了过往车辆和群众,增加了交通运输安全系数。我进一步从袁州公路段了解到,天水公路抢修工作还在进行,整个工作将在春节前结束。到时,天水路路难行的状况将得到彻底改变,沿线群众不用再担忧因路况差而出行难。公路段的负责人还表示,今后,养路队也会及时做好公路常规养护工作,保持公路畅通、运输安全。
春节前,我坐彭师傅的班车回水江,彭师傅对我和晚报表示感谢,并且不收我的车费,说是帮了他们的大忙,要不然路不修好不但会影响他们整个车队的生意,而且他们的车子也坏得快,所以,我坐他们的车不用花钱。由于我每次回家都得自掏腰包(在晚报前三年,无论私事还是公事,我都没有在报社报销过一分钱车票钱),这项开支也不小,见对方不收车费,我也就不勉强。之后,彭师傅他们免了我好多次车费。
身为一名晚报记者,碰到的事可谓千奇百怪,见过的人可谓形形色色,产生的感受可谓一言难尽。要写的话,不是几十万字能解决的。所以,从下章起,我就开始写专事或专人,因为这样更能深入地反映各个阶层、各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