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始皇帝 > 河外之战信陵君率领合纵军破秦之战

河外之战信陵君率领合纵军破秦之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五国合纵军共计三十九万,每天一人吃两斤米,大军每天消耗的粮食众多,魏国的府库最多能支撑两个月。也就是说,这次合纵大战,必须要速战速决,而不能持久战,持久战下,合纵军粮草不足,必然溃败。

    至于说,指望赵国运输粮食过来,楚国运输粮食过来,不可能。

    两国也缺少粮食,距离遥远也无法运输过来。

    荥阳,为秦国入侵六国的桥头堡

    算是,秦国新建立的函谷关。

    可荥阳却是没有险要的地理位置,四周皆是平坦,多河流运输,属于易攻难守。

    信陵君这次的目标,就是拔掉荥阳,拔掉洛阳,堵住秦国东出的方向。

    至于攻克函谷关,威逼咸阳还是不要去想了。

    在长平之战的时刻,秦国直接动员六十万大军,与赵军对决。

    若是秦国经历一年多汇聚调动,还真的能汇聚六十万大军与合纵大军对决。

    合纵大军就是趁着秦军动员军队的空暇,大军还未集结成功,给秦军打一个闷棍。

    ……

    咚咚!

    战鼓在响动,合纵大军在猛攻荥阳。

    荥阳的秦军开始反击,双方血拼在一起。

    连续进攻了五天,合纵大军损失无数,却是未能攻克荥阳。

    当初,吕不韦把荥阳当成进攻六国的前沿,就是对这里的城防进行的加固,城墙建立的分外高大,里面的粮食储备充足,更是有诸多的弓弩器械等储存在其中,就是为防备合纵大军的反击。

    荥阳城,更是有五万的秦军精锐士卒,足以抵挡合纵大军一段时间。

    同时,荥阳被围困的消息,也是传到咸阳城。

    秦异人看着求救信,说道:“合纵大军,攻我荥阳,大秦当如何?”

    吕不韦说道:“五国合纵,昔日破函谷关,才能破大秦;可如今,却是必破我荥阳,才能占据洛阳,威胁三川郡。大王可派遣王龁从上党东出,进攻赵国邯郸城。邯郸危机,赵国自然撤军。”

    “又是派遣王陵为将军,从南郡攻击楚国,逼迫楚国退兵!”

    “只要楚国退兵,赵国退兵,合纵大军可破。”

    “同时派遣蒙骜,前往成皋,与荥阳秦军互为犄角,与合纵大军对峙。等到合纵大军退去,我们可追杀之,合纵军可破。”

    三大战场,南北两路为偏师,佯攻为主;中间为主力,当为主攻。

    当然,战场局势时刻在变化,佯攻也可变为主攻。

    秦异人点头道:“可!”

    吕不韦离去,前去布置战场,开始调兵遣将,谋攻合纵军

    ……

    蒙骜率领十万大军,直接从咸阳出发,前往函谷关,直接到了荥阳。

    十万秦军驻扎在成皋,与合纵大军对峙。

    合纵大军顾忌成皋秦军,再也无力进攻荥阳。

    秦军就这样拖着,打算拖道合纵军粮草耗尽,然后进行追击

    信陵君说道:“全军向后撤退,每日撤退三十里。”

    合纵大军开始退却,第一日退到三十里外。

    蒙骜等到消息,微微皱眉。

    蒙武说道:“父亲,合纵军每日退三十里,最多六天,就要退到大梁城,我们还要追击吗?”

    蒙骜说道:“追击,岂能不追击!”

    蒙武说道:“可合纵军却是接近四十万?最近又是有五万秦军来到,也不过是十五万。十五万如何能抵挡四十万大军。”

    蒙骜说道:“此战,合纵军兵马众多,这是优势,可我巡视大营的时刻,却是发现合纵军多是老弱居多,很多士卒年幼不到六尺,甚至五尺。可我秦军士卒,多数为六尺九(一米五三)。此为优势一。”

    “秦军多食罐头,多食肉,体魄强大,可身披重甲,可挥动重兵器;可前面的合纵军粮草匮乏,需要魏国供给,粮食不足,士卒只能每天吃两斤粟米。两斤粟米,能有什么战斗力,此为优势之二。”

    “此战,秦军汇聚三千铁甲军,身上穿三重战甲,又是挥动陌刀,无坚不摧,此为优势之三。”

    “有这三大优势,秦军还不敢战,也太胆怯了!”

    作为将领,谨慎是必须的。

    可过度谨慎,却是错误的。

    尤其是秦军不缺少名将,不打出惊人的战绩,如何能让众人服气。

    有诸多的优势,还是畏惧不前,这也太那個了。

    下着命令,开始拔营,秦军大军紧随其后。

    在成皋,只是留下一万大军。

    ……

    到了第二天的时刻,信陵君发来战书。

    蒙骜接过战书,只是写了一个字:战。

    双方都在准备,为明天的野战做准备。

    “……时至今日,战事已操秦人之手,与其坐等十万秦军汇聚于荥阳,与蒙骜大军汇合,与我军兵力持平,不如先求战!”魏无忌看着地图,开始说着作战意图。

    合纵大军,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多势众,至少四十万大军。

    可对面的蒙骜大军只有十五万。

    还有十万秦军正在前往荥阳的路上,一旦与蒙骜汇合,就是二十五万了。

    合纵优势会再度缩小,还不如趁那十万秦军还未达到,与秦军决战。

    毛公问道:“胜算几成?”

    信陵君叹息道:“仅仅有五层!此战若是胜了,魏国尚且可存活,若是败了魏国将亡,韩国将亡。”

    魏国最为精锐的十万大军,皆是在这里。

    若是尽数覆灭在这里,秦军将会不战而克大梁。

    薛公说道:“不如派遣二十万大军,携带三天的干粮,直接穿过轵关陉,然后进入河东,不攻击野王,安邑,而是渡过黄河,进入关中地区,然后攻击华山。那里是秦军储备粮草之地,只要焚烧掉秦军粮草,秦军失去粮草,二十万大军尽数覆灭。”

    信陵君微微叹息,没有说什么。

    毛公却说道:“从这里绕一个大圈子,进入华山至少要行走千里,大军每日最多行走三十里,至少需要行走一个月,至少需要携带一个月干粮。如何保证不被秦军发觉,不被秦军包抄后路。若是舍弃各种辎重,可急行军百里,只是这样连续行军十天,士卒早就疲惫不堪,还能有多少战斗力。”

    “轵关陉有一万秦军守护,不破轵关陉如何进入河东。进入河东后,秦军四面合围,大军当如何应对?难道指望河东的秦军兵力空虚吗,不敢出战,尽数是瞎子聋子吗?二十万大军渡河,需要大量的船只,如何保证不被秦军发现?渡河之后,若是秦军水师冲击,切断我军归路,我军有覆灭的危险。如何保证秦军不会合围而来?”

    “华山囤聚粮草,秦军必然重兵把守,戒备严格,如何能靠近焚烧其粮草。如何保证秦军在这里,防备松懈?”

    “即便华山粮草被焚烧,可荥阳的敖仓,洛阳的仓库还存储粮草,秦军也不会溃败。”

    连续发出好几个灵魂质问。

    信陵君想要率领二十万大军,穿越太行孔道,进入河东,渡过黄河,杀到华山,焚烧秦军粮草,其中难度之大,几乎是不可能的。

    极端不靠谱。

    必须让这二十万大军,日行三百里,还有强大的战斗力;还要保证河东的秦军是聋子瞎子,无法看到二十万合纵军穿过河东,不给于任何的攻击和骚扰;还要保证合纵军渡河时,没有秦军水师攻击;

    还要保证,华山的粮仓防备松懈,才能偷袭成功。

    薛公微微脸红,他纵横术尚可,可兵法却是不行。

    信陵君说道:“不要说这些了,此次野战,大军当如何布置?”

    毛公说道:“野战胜敌之法,一为击垮敌之中军,促其崩溃;一为勾击敌之两翼,迫其溃败。此次我军,当用勾击之法。魏军,赵军在左侧,为主力;韩军,燕军在中央;楚国在右侧。”

    “为了欺瞒敌人,最好混淆旗帜。魏军赵军,用韩军燕军的旗帜;韩军燕军,用赵军魏军的旗帜。”

    信陵君说道:“可!”

    ……

    次日早上,不待天明便亮了灯火、冒起了炊烟,这是伙兵在连夜造饭,袅袅炊烟中是难得的肉香,非肉食无以鏖战,决战前必须犒劳。

    秦军打开罐头,开始做饭。

    对面的合纵军也在家伙是做饭。

    饱食之后的士卒穿上甲衣,拿好兵器,在伍长、屯长等人的命令下出营列队,列好的队列又将在五百主、千人长带领下汇集到校尉麾下,而校尉则根据幕府的将的指挥,把上万名士卒排于既定的阵列线上。

    阵列是否完整,决定野战的胜负。

    列阵的快慢,同样决定阵战的胜负。

    两军天还没亮就展开了列阵,两军士卒按照主将的布置快速出营、快速摆开阵势,就担心对方抢在自己前面列完阵,而后袭击自己。

    很快,双方分别排列开来,最前排士卒的目光隔空对视着,等待即将到来的生死搏杀。

    军阵长达十二里,旂旗开始在军阵前飘扬。

    随着令旗挥动,双方的军队开始靠近。

    一千步,七百步,五百步,三百部,二百步,到了一百步的时刻,合纵军开始向前冲锋。

    秦军阙张弩却是拉开,在等待敌人。

    等到五十步的时刻,秦军弓弩手才开始射出。

    射出的不是轻箭,而是用墨炉铁制造的重箭。

    战场上,箭射得远重要吗?

    一点也不重要!

    很多箭可射一百二十步,若是抛射,一百五十步,甚至是更远。可射在士兵的铠甲上,杀伤力却是有限的。

    可能某个士兵身上被射中十几把箭,还是活蹦狂跳,砍杀敌人利索。

    这就是轻箭,追求射程。

    可重箭用青铜,或是铁锻造而成,射程也仅仅是七十步,还无法抛射,可是破甲锋利,只要射中一箭,就能破开皮甲,就能要了敌人的命。

    秦军在射一箭后,纷纷丢下阙张弩,或是弓箭,开始拿着武器攻击。

    无数的合纵军士兵倒下,然后双方拼杀在一起,血与火冲杀在一起。

    什么都是多余的,唯有冲杀是关键。

    在前排的死士倒下后,秦锐是冲杀上去,与对面的魏武卒交锋在一起。

    魏武卒,魏国的精锐部队。

    秦锐士,就是学习魏武卒创立而来的。

    秦锐士,皆是拿着长铍,不断上前砍杀。铍是将剑套于长柲之上,其不但能刺,还可以斩。一铍斩下,盾牌尽碎,长矛的木柲皆断。

    所到之处,魏武卒在溃败。

    前排在冲杀,后面的弓弩手也在射击,给予前面冲杀的战友,火力支援。

    合纵军的弓箭手射击,好似暴雨一般,向秦军倾泻,无数的秦军中箭。

    然后身上插着箭羽的秦军,继续冲杀。

    铁甲的防御力,抵挡住弓箭挨打攻击,弓箭的打击效果不佳。

    秦锐士在破阵,只是片刻就是向前杀到三十步,魏武卒在溃败。

    “不对,这些魏武卒太弱了!”

    蒙骜感觉到一丝不对劲,他与魏武卒交战过,魏武卒不弱小,反而很强大。

    “父亲,西面的军阵要被破开!”蒙武上前道:“可要动用后军!”

    蒙骜看向右边的时刻,却是发现本来为弱旅的韩燕军队,却是勇猛的一塌糊涂,秦军的左翼开始溃败。

    “上当了,那不是韩燕军队,而是魏赵军队,我中计了!”

    蒙骜说道,脸色羞红。

    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时刻,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于是两胜一输。

    信陵君深知,秦军的战斗力比合纵军强大,若是正常对决,即便合纵军人数多,可人心不齐,各有心思,必然溃败。

    于是,果断让最弱的韩燕军队对秦最强的中军,两翼的强军对决秦军的弱军。

    中央的秦军在击溃韩燕军队的时刻,两翼的秦军也在溃败。

    “动用后军吧!”

    蒙骜说道,丢下旗帜。

    蒙武调动三万后军,开始出动,开始补漏洞。

    后军,就是预备队。

    这一战,十万大军排列在前方,与合纵军在对决。

    五万秦军,作为预备队,用来补漏洞。

    在军阵上出现大的缺口,预备队要堵上去,防止阵型被撕裂。

    若是军阵被撕裂开来,没有及时堵上去,让敌人攻击侧背,可能导致全军被歼灭。

    就在这一刻,一个谋士说道:“将军不好了,赵军骑兵出动,三万骑兵开始攻击我军幕府!”

    蒙骜向西面看去,却是看到黑压压的乌云席卷而来。

    ……

    ps:信陵君主导合纵大军,大破秦军蒙骜。在资治通鉴上写着:“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信陵君追至函谷关,抑之而还。”

    仅仅是三十多个字,至于双方兵力是多少,秦军伤亡多少,皆是不知。

    唯一可可确定,这场战斗仅仅持续两个月,甚至是更短。

    我记得在百度某篇文章,或是在某个小说当中,写河外之战上,曾经写信陵君率领二十万大军,携带三天的干粮,直接穿过轵关陉,然后进入河东,不攻击野王,安邑,而是渡过黄河,进入关中地区,然后攻击华山秦军仓库,于是秦军大败。

    可仔细思考后,却感觉根本不靠谱。

    还不如陨石落下,蒙骜军大败靠谱一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